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Co(Pd)CuZnLa/硅藻土催化剂改性共沉淀法制备与表征

刘利平 , 马晓建 , 李静 , 方书起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4.021

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硅藻土负载Co-Cu-Zn-La和Pd-Cu-Zn-La的复合金属催化剂,利用SEM、TEM、XRD、FT-IR、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结构及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有丰富孔结构,4~15nm的活性氧化物组分呈200~400nm花状分布,分散良好;制备催化剂经H2程序升温还原后,除有金属单质存在外,可能还有合金生成.

关键词: 负载金属催化剂 , 表面活性剂 , 共沉淀法 , 硅藻土

共沉淀法制备Cu掺杂的钙钛矿型混合导体透氧材料

张恒 , 董新法 , 林维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6.006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合成了掺杂Cu的钙钛矿型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考察了pH值、陈化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前驱体性质和膜片透氧性能的影响,采用TG-DSC考察了复合氧化物粉体的生成过程,采用XRD、TEM对粉体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对材料进行了透氧性能测试并与固相反应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pH=10~11,陈化时间为10小时是最佳的前驱体制备条件,合成温度为800℃即可得到纯相钙钛矿结构的粉体,其平均颗粒直径为90nm,透氧测试结果显示,制备方法和Cu掺杂量对膜片的透氧性能有显著影响,900℃时共沉淀法制备的SrFe0.6Ti0.1Cu0.3O3-δ的透氧量达到O.64ml·min~·cm-2(STP).

关键词: 透氧 , 钙钛矿 , 混合导体 , 共沉淀

共沉淀MgO(10.4mol%)-ZrO2粉体中MgO的固溶度

荣天君 , 黄校先 , 郭景坤 , 王士维

无机材料学报

研究了等温热处理的共沉淀MgO(10.4mol%)-ZrO2粉体的酸浸滤,并利用XRD和TEM表征了粉体的物相和晶粒尺寸.结果表明:在1450℃,MgO全部溶入ZrO2晶格,相应的相是四方和立方相;在1350-750℃,只有约2.2mol%MgO溶入ZrO2晶格,相应的相为四方相;750℃以下,溶入ZrO2晶格的MgO反而增加,在500℃时,固溶度为7.7mol%MgO,相应的相是立方相.其余的MgO分布在ZrO2晶粒的表面.

关键词: 共沉淀 , MgO-ZrO2 powder , MgO , solid solubility

还原共沉淀-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焙砂浸液中铟

韦小玲 , 潘雪珍 , 韦湫阳 , 龚琦 , 朱薇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10.03.009

针对锌焙砂酸浸液中高浓度Fe~(3+)和Zn~(2+)对微量In~(3+)的光谱测定存在严重的基体干扰,提出一种铟与锌、铁粗分离,并使铟得以富集的还原-共沉淀前处理方法.用Na_2 SO_3溶液将锌焙砂酸浸液中大量Fe~(3+)还原成Fe~(2+),调节溶液pH值为4.0~4.5,溶液中少量未被还原的Fe~(3+)形成Fe(OH)_3沉淀,In~(3+)也以In(OH)_3形式共沉淀而得到富集,大量Zn~(2+)和Fe~(2+)则留在溶液中.富集铟的滤泥用酸溶解,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铟.该方法对铟富集率达到98%以上,锌和铁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 %以上,基本满足铟光谱测定的要求.

关键词: , 还原 , 共沉淀 , 分离富集 , 预处理 , 原子吸收光谱法

Sm,Nd共掺CeO_2固体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

刘巍 , 刘燕袆 , 李彬 , 潘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分别用固体反应法、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Sm, Nd共掺CeO_2粉体,将粉体压制烧结制成固体电解质.通过XRD和SEM等仪器对该复合电解质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测量了高温直流电导率.结果表明,3种方法制备的烧结体致密度良好,相对密度都达到了94%以上.电导率达到0.01 S/cm时3种制备方法对应的烧结温度分别为770、639和621 ℃.

关键词: 固体反应法 , 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 , 共沉淀法 , CeO2基

烧结方式对氧化铝-氧化锆复相陶瓷性能的影响

刘振英 , 赵金虎 , 宋雪洋 , 檀文俊 , 宫亚峰

人工晶体学报

以硫酸铝、氧氯化锆和氨水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氧化铝-氧化锆复相陶瓷,借助XRD、SEM等手段对复相陶瓷进行表征,分析了微波烧结和常规烧结对陶瓷烧结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烧结体的相对密度较常规烧结体的大,且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烧结体的致密度增强,在1550℃可达99%以上;微波烧结体的最高抗弯强度为765 MPa.组分分析表明微波烧结体主要含m-ZrO2和α-Al2O3和少量t-ZrO2相,且晶粒分布均匀、微观组织致密.用微波烧结获得的材料显微结构较常规烧结有较大改善.

关键词: 共沉淀 , 微波烧结 , 氧化铝-氧化锆 , 抗弯强度

Ce元素掺杂Sm_2Zr_2O_7材料的合成和热膨胀性能

李淼 , 徐强 , 王富耻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在Sm_2Zr_2O_7中掺杂Ce元素对其热膨胀系数的影响.通过共沉淀法合成Sm_2Ce_xZr_(2-x)O_7(0≤x≤0.4)粉体,在1600 ℃烧结成形.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其微观结构,利用热膨胀仪检测其热膨胀系数.Sm_2Ce_xZr_(2-x)O_7(0≤x≤0.4)的晶格常数大于纯Sm_2Zr_2O_7,热膨胀系数也高于纯Sm_2Zr_2O_7,这是因为Ce元素的掺杂有效地削弱了材料的化学键.

关键词: Sm_2Ce_xZr_(2-x)O_7 , 共沉淀 , 微观结构 , 热膨胀性能

“珠串”堆叠超结构的介孔铁酸锌的制备与表征

沈水发 , 刘玉红 , 李玲 , 潘海波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3.10.004

以硫酸亚铁和硝酸锌为铁源和锌源,十二烷基硫酸钠为颗粒尺寸控制剂,草酸钠为沉淀剂,通过草酸盐的热分解制备了介孔铁酸锌.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热分析、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不同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制备的样品的晶相组成和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Fe2+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0∶1,煅烧温度为500℃时制备的铁酸锌有较大的表面积(82.0m2·g-1),BJH平均孔径为12.5nm,孔体积为0.257cm3·g-1,得到的介孔铁酸锌具有由尺寸均一的纳米粒子规则排列而形成的“珠串”堆叠超结构.

关键词: 铁酸锌 , 介孔 , 共沉淀 , 珠串超结构

制备工艺参数对氟离子和碳酸根复合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影响

朱庆霞 , 李亚明 , 苗立峰

人工晶体学报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氟和碳酸根复合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CFHA).研究了合成温度、掺杂离子浓度和pH值对CFHA形貌、替代类型和替代量的影响.用透射电镜观察合成粉体的形貌,用红外光谱和碳硫仪表征了碳酸根替代的类型和含量,用氟选择电极法测定了样品中的氟含量.结果表明:合成温度、碳酸根掺杂浓度和pH值对CFHA形貌有明显影响.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碳酸根掺杂浓度和pH值的减小,晶粒尺寸和长径比增加;合成粉体中氟和碳酸根含量随掺杂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但实际替代量与理论计算值有较大偏差;高pH值有利于碳酸根和氟的替代.

关键词: 共沉淀 , 羟基磷灰石 , 复合掺杂 , 氟掺杂 , 碳酸根掺杂

抗菌羟基磷灰石的一步合成及其表征

杨辉 , 蔡日强 , 王栋 , 徐可为

功能材料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AP),将硝酸银均匀加入反应体系中,通过温度、酸度和搅拌状态控制实现一步合成载银羟基磷灰石(Ag/HAP),该法操作简单,载银均匀,载银量易于控制,克服离子交换法和机械混合法载银的不足,其载银机理包括共沉淀和离子交换载银.所得Ag/HAP经750℃高温处理,未见分解,其结晶度提高,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测得Ag/HAP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抑菌性,其最小抑菌浓度为7.385×10~(-5).

关键词: 载银羟基磷灰石 , 共沉淀法 , 无机抗菌剂 , 纳米材料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