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铝上浸锌层的无氰预镀铜工艺研究

冯绍彬 , 李振兴 , 宋伟光

电镀与涂饰

研究了一种铜包铝线浸锌后的无氰预镀铜工艺.最佳镀液配方为:20~25 g/L焦磷酸铜,320~350 g/L焦磷酸钾,40~45 g/L辅助配位剂A(氨羧化合物),15~20 g/t辅助配位剂B(有机酸).讨论了起始电流密度、温度、预镀时间及pH对镀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起始电流密度0.3~1.1 A/dm~2,温度25~40℃,预镀时间3 min,pH 8.0~8.8.

关键词: 铜包铝线 , 无氰预镀铜 , 焦磷酸盐 , 工艺 , 结合强度

感应加热连续退火对铜包铝复合线材再结晶组织和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影响

姜雁斌 , 刘新华 , 王春阳 , 莫永达 , 谢建新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580

研究了在250~470℃下感应加热连续退火对冷拉拔铜包铝复合线材包覆Cu层和Al芯组织、界面层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和厚度的影响,并与传统炉式等温退火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感应加热温度为250℃时,Cu层和A1芯只发生回复现象;Cu层和A1芯分别在300和330℃时开始发生再结晶,在430℃时均发生完全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分别约为6.0和7.3 μm.当温度为360℃时,Cu/Al界面形成了不连续分布的CuAl2金属间化合物;当温度为390℃时,界面形成了连续分布的CuA12层,430℃时形成了CuAl2和Cu9AL 2种化合物层,平均厚度分别约为0.52和0.48 μrn.进一步升高温度,Cu层和Al芯的晶粒明显长大,界面化合物层厚度呈增大趋势.在本工作实验条件下,冷拉拔铜包铝复合线材合理的感应加热连续退火温度为430℃.与炉式等温退火工艺相比,感应加热连续退火方法可明显细化铜包铝复合线材Cu层和A1芯的再结晶晶粒,显著减小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

关键词: 铜包铝复合线材 , 感应加热退火 , 再结晶 , 金属间化合物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