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对流换热特性研究进展

李乐园 , 邹得球 , 詹建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19.010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既具有流动性又兼具蓄热能力的功能性流体.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工作过程中涉及复杂的流体流动与传热以及储热过程,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对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圆管、小(微)通道内的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否能强化对流换热存在的分歧,并提出了自己的分析与看法.分析了圆管与小(微)通道对流换热机理的区别,最后概述了强化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对流换热的方法.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 圆管 , 微通道 , 对流换热

伴随水力空化现象的对流换热数值研究

刘斌 , 蔡军 , 李勋锋 , 淮秀兰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水为介质,建立了液体流动的混合物多相流模型及空化模型,运用CFD方法对水平圆管内伴随有水力空化现象的受迫对流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详细分析了管道入口压力、入口温度和限流孔与管道直径比等因素对水力空化及对流换热过程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空化现象出现在圆管喉部(限流孔)壁面附近区域;与相同流量下无空化时的传热相比,在发生空化现象的区域,传热壁面被蒸汽所覆盖导致传热急剧恶化,而在远离空化发生区域的下游位置,由于空化的扰流作用使得加热壁面与流体之间的传热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水力空化 , 空化效应 , 对流换热 , 传热强化 , 模拟

多孔扁管内单相对流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代宝民 , 李敏霞 , 党超镔 , 马一太 , 陈启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水力直径为0.715 mm的方孔及0.86 mm的圆孔多孔扁管内液相流体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Re数范围为50~2300,入口温度为5~45℃,加热热流密度为3~9 kW/m2.实验结果表明,对流换热在Re=2000附近发生过渡;入口段效应明显;在Re数较小时,Nu数明显小于充分发展流动的预测值;热流密度越大、入口温度越高,对流换热强度越低.两种管型扁管的实验值变化趋势一致,但圆孔Nu数高于方孔.基于尺度效应的影响及经典层流换热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修正.

关键词: 多孔扁管 , 微通道 , 对流传热 , 单相 , 尺度效应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突扩管中对流换热的流动特性研究

邓毕力 , 张信荣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流动分岔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平面对称突扩管中进行强迫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热流密度在流体发生流动分岔现象后流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临界雷诺数和转换雷诺数减小,流动稳定性遭到削弱;对应于相同的雷诺数,由于流动分岔引起的不对称压力分布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对应于突扩管上、下半部有不同变化规律,这使得对应回流区的大小分别减小和增大。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 对流换热 , 突扩管 , 流动分岔

管外高温熔盐的流动换热特性

何石泉 , 丁静 , 陆建峰 , 杨建平 , 杨晓西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实验研究熔盐蒸汽发生器管外高温熔盐的流动换热性能.测试不同熔盐流速下蒸汽发生器管外熔盐的传热系数,并拟合相应的实验传热关联式.考虑高温熔盐的变物性特征,利用黏度项对Wiegand关联式进行修正,得到用于管外熔盐传热的修正Wiegand关联式.研究发现,管外熔盐过渡流传热的修正Wiegand方程与实验测试结果平均偏差小于8%,而紊流传热修正Wiegand方程的平均偏差则小于9%.

关键词: 太阳能热利用 , 熔盐 , 蒸汽发生器 , 对流传热

微注塑成型充模流动中的对流换热实验

徐华 , 于同敏 , 徐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微注塑成型中,聚合物熔体与微型腔壁面间的对流换热行为与常规注塑成型不同,对流换热系数也发生了变化。通过采用微模具和温度传感器,对聚丙烯(PP)、ABS和两种聚甲醛(POM)熔体,以不同注射速度填充厚度为0.510 mm和0.420 mm,表面粗糙度为0.062μm、0.393μm和0.695μm的不同微型腔时的模具温度分布进行测量,从而求得对流换热系数。结果表明,微注塑成型中对流换热系数,与聚合物材料热物理性质紧密相关,热物性参数值高的材料,对流换热系数也大;且随注射速度和型腔表面粗糙度的增加以及型腔厚度的减小而增大。

关键词: 微注塑成型 , 对流换热 , 型腔厚度 , 表面粗糙度

太阳能真空管对流换热的模拟和实验研究

张涛 , 韩吉田 , 闫素英 , 于泽庭 , 岳秀艳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对太阳能Kalina循环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对流换热边界条件,建立单管太阳能热水器对流换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通过实验验证,实验采用φ47×1500和φ58×1800两种真空管,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对流换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单管太阳能热水器对流换热过程;安装角度、管径和管长、水箱直径,是否加装导流板和反光板均对对流换热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单管太阳能热水器的场协同性可视化分析,确定加装反光板和导流板的φ58×1800真空管为首选.

关键词: 太阳能Kalina循环 , 单管太阳能热水器 , 对流换热 , 影响因素 , 场协同原理

梭形百叶窗结构内传热强化数值分析

张丽娜 , 刘敏珊 , 董其伍

工程热物理学报

提出一种新型百叶窗结构梭形百叶窗,它与一般的矩形百叶窗结构相比,流道从翅片中间截面到管连接处逐渐变宽,有较多流体冲刷管壁表面,增加管壁附近流体温度梯度,从而使传热增强。同时降低了流体流动阻力。具有较好的流动和传热性能。应用FLUENT软件对两种百叶窗结构下空气的流场、温度场和压力场进行了CFD研究,分析不同Re数对换热和流动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百叶窗 , 换热强化 , 数值模拟 , 对流换热

颗粒有序堆积多孔介质对流换热实验研究

杨剑 , 王劲 , 步珊珊 , 曾敏 , 王秋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瞬态单吹反问题研究方法"对颗粒有序堆积多孔介质内的强制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详细研究了颗粒堆积方式变化对多孔介质内对流换热的影响,并对均匀与非均匀颗粒堆积多孔介质内的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对颗粒进行合理有序堆积,可以使相应多孔介质内的压降显著降低,其综合换热效率明显提高;通过拟合获得了颗粒有序堆积多孔介质内的宏观流动换热实验关联式,其形式与传统经验公式(Ergun公式和Wakao公式)一致,但部分模型参数值远低于传统经验公式。

关键词: 颗粒有序堆积 , 多孔介质 , 对流换热 , 实验研究

微酒窝通道与圆柱面凹槽通道对流传热强化分析

毕成 , 唐桂华 , 陶文铨

工程热物理学报

结合对流传热场协同原理分析了微酒窝通道、圆柱面凹槽通道及低肋通道强化传热特点,研究发现酒窝与圆柱面凹槽强化传热主要原因为:1)增加近壁区流体扰动,促进酒窝或凹槽内部流体与主流之间的传热;2)酒窝与凹槽均可扩展传热面积,进而提高总传热量。与低肋通道相比,酒窝与圆柱面凹槽仅对其附近流体的流动产生影响,而对主流流体的流动影响较小,进而阻力增加较少。提出传热量单元性能参数PEC_A作为评价指标,酒窝通道综合性能参数略高于圆柱面凹槽通道,而远高于低肋通道。

关键词: 对流传热 , 场协同原理 , 强化传热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