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雷
,
张玢
,
郜建全
,
赵文广
,
安胜利
稀土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0.7Sr0.3Cr0.5Mn0.5O3-δ (LSCM)阳极粉体.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显示,在1000℃下焙烧4h处理后,粉体为单一的钙钛矿相结构.应用单向压力成型方法、空气中1450℃下烧结8h制备了Ce0.8Sm0.2O1.9(SDC)为电解质片,应用丝网印刷方法在SDC电解质两侧分别涂覆La0.7 Sr0.3 Cr0.5 Mn0.5 O3-δ阳极和Pr0.6Sr0.4Co0.8Fe0.2O3-δ-SDC(PSCF-SDC)复合阴极,组成电解质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单电池.扫描电镜(SEM)观察显示,制备的电解质致密,阳极和阴极孔隙大小分布均匀,阳极厚度约为20μm,阴极厚度为10μm.用湿氢气作燃料,在800℃下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32.84 mW/cm2,短路电流为919.84 mA/cm2.为了提高LSCM阳极材料催化活性,阳极中掺入少量SDC构成复合阳极.La0.7Sr0.3Cr0.5Mn0.5 O3-δ-10% SDC复合阳极的单电池输出功率明显提高,最大输出功率为340 mW/cm2.
关键词:
SOFC
,
LSCM
,
SDC
,
复合阳极
,
钙钛矿结构
张徐民
,
陈秀华
,
项金钟
,
马文会
,
于洁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法)一次性合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阳极材料Ce_(0.8)Ca_(0.2)O_2-La_(0.7)Sr_(0.3)Cr_(0.5)Mn_(0.5-x)Co_xO_(3-δ) (CDC-LSCMCo).XRD、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1350 ℃下烧结5 h能够得到单一萤石-钙钛矿结构且粒度较小(1 μm左右)的复合阳极粉体.电导率的测试研究发现,温度大于750 ℃时,电导率随C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800 ℃时,CDC-LSCMCo_(0.15)分别在空气与氢气气氛下的电导率分别为10.5和0.7 S·cm~(-1).SEM和XRD分析表明:CDC-LSCMCo与La_(0.9)Sr_(0.1)Ga_(0.8)Mg_(0.2)O_(3-δ)电解质材料有很好的热与化学相容性,是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IT-SOFC阳极材料.
关键词:
GNP法
,
CDC-LSCMCo
,
复合阳极
,
电导率
,
IT-SOFC
孔江榕
,
张勇
,
邓长生
,
徐景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共沉淀-共沸蒸馏法合成锶掺杂的锰酸镧(LSM)粉体,在此基础上制备了LSM与钇稳定的氧化锆(YSZ)的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该材料应用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阳极的性能.通过XRD、TEM、SEM等手段分析了该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及微观结构.通过动电位扫描以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该阳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TEM分析显示共沉淀-共沸蒸馏法在减小粉体粒径方面要优于传统的共沉淀方法.SEM结果显示经过1200 ℃,2 h的烧结后,复合阳极与电解质结合紧密,阳极材料内部孔隙均匀,YSZ与LSM两相各自形成连通的网络结构.对不同组成和不同结构的阳极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多层的阳极结构增加了三相界面(TPB)的长度.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
,
复合阳极
,
锶掺杂的锰酸镧(LSM)
,
电化学性能
王娟娟
,
张勇
,
孔江榕
,
邓长生
,
徐景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979
分别采用丝网印刷和浸渍法两种工艺制备了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铁酸锶镧(LSF)基复合阳极, 通过XRD、TEM、SEM等手段对LSF粉体和复合材料的相结构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利用电位扫描以及电化学阻抗谱(EIS)比较了这些复合阳极在SOEC工作温度800?C时的电化学性能. 结果表明, 采用共沉淀?共沸蒸馏(CP-AD)合成的LSF20(La0.8Sr0.2FeO3-δ)粉体粒径约为20~30 nm, 其都分布在氧化锆(YSZ)陶瓷骨架上; 800℃时, 浸渍法工艺制备的LSF20-YSZ复合阳极在0.1V极化过电位下的极化电流值为0.38~0.49A/cm2, 约为丝网印刷工艺制备的电化学性能的2~2.5倍.
关键词:
复合阳极
,
process
,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