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礼恭
,
王徐颖
,
陆永浩
,
丁贤飞
,
初起宝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013.018
综述了国际上对PWR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焊缝(CSWs)结构、载荷、应力状态、失效分析的研究。研究认为CSWs的结构设计易造成高溶解氧服役环境,在CSWs死水区空腔存在微量氯离子污染的可能,导致较大应力腐蚀倾向。目前研究确认的失效模式有穿晶应力腐蚀(TGSCC )、沿晶应力腐蚀(IGSCC )、SCC+点蚀。计算出CSWs死水区空腔理论浓度可达230×10-6,分析认为溶解氧和低浓度水平的氯污染是可引起上述腐蚀的环境因素;CSWs应力腐蚀裂纹扩展模式与材料敏化、服役溶液环境、初始应变、应力状态等因素相关;点蚀可能成为应力腐蚀的起源也可发展成为独立的破坏形式。
关键词:
CANOPY密封焊缝
,
溶解氧
,
氯
,
应力腐蚀开裂
,
点蚀
,
穿晶应力腐蚀
,
沿晶应力腐蚀
袁齐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issn.1000-7571.2014.01.015
采用氢氧化钠熔融分解试样,熔渣用水煮沸浸出,冷却定容后分取上层清液,用氯化银比浊法测定氯.考察了试样与熔剂氢氧化钠的比例、试样熔解温度与时间、氯化银悬浊液中硝酸和硝酸银加入量及试样中共存的银和硫化物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与氢氧化钠以1∶4的质量比于650℃熔融15 min即可彻底分解,同时共存的S2-被氧化而不干扰测定;常见共存元素及试样含银量小于21.4%对测定不产生干扰.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0μg/mL,相关系数为0.99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103 L·mol-1·cm-1.对铅锌矿实际样品进行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1.4%~2.2%范围内,测定值与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基本一致.
关键词:
氯
,
铅锌矿
,
碱融
,
氯化银比浊法
杨志
,
邓玉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文对核电站没备乏燃料储存架材料含硼不锈钢A887 304B7出现麻点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分别考虑材料,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假设分析及试验验证,最终找到氯是产生麻点的根本原因.成功通过配制溶液浸洗有麻点的含硼不锈钢的方法解决了该质量问题,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杜绝了麻点问题的再次产生,确保了设备质量,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表面质量
,
含硼不锈钢
,
麻点
,
环境
,
氯
张可桂
,
杨文忠
,
徐斌
,
刘瑛
,
尹晓爽
腐蚀与防护
合成了新型的含氯咪唑啉化合物(CIM),以1H-NMR和FTIR确定其结构.采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等方法研究了CIM在0.5mol/L盐酸溶液中对碳钢的腐蚀抑制作用.结果表明,CIM的缓蚀率随其浓度增大而增大,且在高温时保持高效的缓蚀性能.CIM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属于混合型吸附.
关键词:
氯
,
咪唑啉
,
缓蚀剂
,
碳钢
,
高温
王正鑫
,
卢文壮
,
黄群超
,
王晗
,
胥军
,
左敦稳
人工晶体学报
在高温下Cl2+ H2体系可促使SiC转化为金刚石.论文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Cl2选择性亥蚀SiC制备金刚石时,Cl2和H2对sp2、sp3杂化形式的C-C键的作用机制,从理论上推导了SiC转化为金刚石的气源中Cl2、H2比例范围.建立了SiC结构向金刚石结构转变时形成金刚石团簇的理论模型,根据该模型解释了SCDD膜的增厚机制.
关键词:
金刚石
,
碳化硅
,
氯气
,
热力学
,
选择性刻蚀
张庆建
,
岳春雷
,
孙瑞昌
,
冯丽丽
,
郭兵
,
于立洋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b0yuan.issn1000-7571.009613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进口煤环保项目要求逐渐提上日程,砷、磷、氯是主要项目之一.实验通过筛选,采用硼酸作为粘结剂,与煤炭样品直接混匀、压片制样,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煤中的砷、磷、氯含量,所制样片强度高,所建方法的测定范围:0.000 5%~0.005 1%(砷)、0.015%~0.11%(磷)、0.007%~0.092%(氯).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6.2%(砷)、1.7%(磷)、2.5%(氯).用煤炭标准样品验证实验方法,测定值与参考值一致;与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了砷对照试验,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吻合较好.实验方法可用于进口煤中砷、磷、氯的快速测定.
关键词:
进口煤
,
X射线荧光光谱
,
砷
,
磷
,
氯
兰臣臣
,
张淑会
,
武兵强
,
吕庆
,
孙艳芹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419
在分析高炉内氯元素的主要来源和相关化学反应的基础上,综述了氯对高炉炉料、耐火材料、风口以及设备的影响.指出氯元素对高炉原燃料的作用机理,提出降低氯元素对高炉耐火材料侵蚀的措施,寻找有效降低净煤气中氯含量的方法,以及研究氯元素在高炉渣铁形成过程中的分配规律,指出找到适宜的高炉渣排氯的操作条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可为降低氯元素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氯元素
,
高炉冶炼
,
高炉渣
,
排氯
张淑会
,
兰臣臣
,
吕庆
,
孙艳芹
,
郄亚娜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231
为找到合理有效的炉渣排氯制度,使得炉渣排氯能力最大化,在对高炉内氯元素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高炉渣的化学成分、温度以及恒温时间对排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炉渣的排氯率随着炉渣碱度的提高而增加;其排氯率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w(MgO)的增加,其排氯率先增加后降低;随w(Al2O3)的增加,其排氯率先增加,当渣中w(Al2O3)超过16%时,其对炉渣排氯率的影响不大;随着恒温时间的延长,炉渣的排氯率降低。高炉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应适当地提高炉渣碱度,降低高炉渣温度和增加出渣铁次数,w(MgO)和w(Al2O3)应保持在11.0%和16.0%左右,以提高炉渣的排氯能力,减少氯元素对高炉冶炼和后续设备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高炉渣
,
氯元素
,
排氯能力
,
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