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河南省水泥行业节能潜力及协同减排效果分析

田璐璐 , 王姗姗 , 王克 , 岳辉 , 王逸欣 , 刘磊 , 张瑞芹

硅酸盐通报

水泥行业是河南省传统支柱产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大户.该研究采用节能供给曲线方法对31项节能技术进行筛选,并分情景对河南省水泥行业2030年节能减排潜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节能情景下2030年河南省水泥行业能源消费量将达到613万t标准煤,较基准情景节约能源306万t标准煤,节电技术和其他节能技术的节能潜力分别占93.22%和6.78%.其中节能潜力最大的技术为熟料替代技术和燃料替代技术,节电潜力最大的技术为低温余热回收发电技术与辊压机球磨机联合粉磨技术.(2)节能情景下2030年河南省水泥行业CO2、SO2、NOx、PM10排放量分别为6702万t、0.90万t、8.27万t和6.52万t,减排潜力为1174万t、0.40万t、1.24万t、1.02万t.减排潜力主要是由其他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来实现的,其中熟料替代与燃料替代所带来的减排效果最为明显.

关键词: 水泥行业 , 节能供给曲线 , 能源消费 , 碳排放 , 大气污染物

基于价值工程原理的混凝土物化阶段碳排放评价

汪振双 , 宁欣 , 赵一健

硅酸盐通报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价值工程原理,以混凝土材料多次循环使用为例,对混凝土强度和物化阶段碳排放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材料的立方体抗压强度随着混凝土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在混凝土物化阶段过程中,混凝土各组分原材料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最大,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碳排放所占比例较小;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大,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物化阶段的碳排放量就越大;混凝土的多次循环使用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碳排放,提高混凝土的价值系数.

关键词: 价值工程 , 碳足迹 , 强度 , 碳排放

铁水w(Si)对高炉碳排放量的影响

丁建坤 , 高斌 , 王尚 , 张强

钢铁研究

高炉炼铁排放CO2是钢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CO2的产生与高炉内众多条件相关。应用物料平衡计算与热平衡计算,根据国内某高炉原料条件与冶炼参数,主要计算分析铁水w(Si)对焦比、碳排放量的影响,得出了定性定量的关系:在本文的计算条件下,铁水w(Si)每升高0.1%,焦比吨铁增加4.54 kg,碳排放量吨铁增加7.46 m3。

关键词: 铁水w(Si) , 碳排放 , 节能减排

焦炭固定碳对高炉碳排放量的影响

刘彪 , 魏亲睿 , 李烁 , 张杰 , 韩枫 , 高斌

钢铁研究

通过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分析了焦炭固定碳含量对焦比和碳排放量的影响.计算条件为煤比180 kg/t,高炉热损失保持不变.计算结果表明:固定碳质量分数在84.04%~91.04%的范围时,每增加1%,焦比降低约3.83 kg/t,碳排放量减少0.9 m3/t.

关键词: 焦炭固定碳 , 碳排放 , 节能减排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