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洪彬
,
李炜
,
董璐璐
玻璃钢/复合材料
采用不同浓度的碱与不同浓度的硅烷偶联剂对竹片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表面改性对竹片抗拉强度及其复合材料制品界面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碱处理改性方法对竹片拉伸强度和竹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的提高要明显优于KH550改性方法,双重改性对竹片的抗拉强度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冲击断面破坏方式发现,竹片/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损伤模式主要表现为竹片中竹纤维抽拔断裂、基体断裂、纤维/基体界面脱粘以及剪切分层,界面性能有所改善.
关键词:
竹片
,
乙烯基树酯
,
碱处理
,
硅烷偶联剂
,
界面改性
王秀芳
,
张会平
,
陈焕钦
功能材料
以竹屑为原料,研究了KOH活化法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分别考察了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产品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能的活化机理.在所研究的实验条件下,最佳的制备工艺是浸渍比1.0,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2h.所得到的活性炭产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可达2996m2/g和1.64cm3/g.该产品附加值高,在吸附领域特别是在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活性炭
,
高比表面积
,
化学活化
,
KOH
,
竹屑
栗洪彬
,
李炜
,
罗永康
玻璃钢/复合材料
和传统的钢护拦相比较,竹片增强复合材料护拦具有重量轻、成本低、耐腐蚀、环境友善和可再生性等优点.但是竹纤维表面的复杂成分,影响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本文利用竹片作为增强材料,采用真空辅助成型方法制备了竹片增强环氧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表面改性和铺层数对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并对单向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破坏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铺层结构条件下,用经过碱与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过的竹条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31.95%、46.72%、29.58%,冲击韧性分别提高了25.62%、29.74%、28.61%,而且单向复合材料的弯曲和冲击性能最佳.当单向复合材料中的竹片铺层为15层时,其冲击吸收功为13.55J,拉伸强度为270MPa,弯曲强度为340MPa,在主要性能上能满足公路防撞护栏对其原料Q-235B钢的要求;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竹片增强复合材料防撞护栏材料的防撞机理表现为竹纤维抽拔断裂、基体断裂、纤维/基体界面脱黏以及剪切分层.本文的结果对复合材料公路防撞护栏的制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竹片
,
复合材料防撞护栏
,
界面改性
,
铺层结构
,
冲击性能
,
防撞机理
吴秋宁
,
杨文斌
,
余方兵
,
陈丽红
复合材料学报
探讨了水热处理对可逆热致变色竹粉/塑料复合材料的材色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ESEM观察竹粉/塑料试样表面的微观结构;分别利用FTIR和DSC方法表征试样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试样的结晶度.研究结果表明:水热处理对可逆热致变色竹粉/塑料复合材料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为:水热80℃处理>常温水浴处理>干热80℃处理,水热处理使试样表面产生较大裂纹,接触角和力学性能明显降低,材色变化非常显著;常温水浴处理使得试样表面产生微裂纹,接触角略有降低,其力学性能呈现先升后降再升高的趋势,材色变化较明显;干热处理之后的试样表面光滑、平整,接触角反而增大,其力学性能变化不一致,材色变化不明显.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表明,干热80℃、常温水浴和水热80℃处理使竹粉和高密度聚乙烯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且高密度聚乙烯会发生再结晶现象.
关键词:
可逆热致变色
,
竹粉
,
塑料
,
复合材料
,
水热处理
,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