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奥氏体化温度对4330M钢晶界上杂质偏聚的影响

史群星 , 吴建生 , 林栋梁

金属学报

用Auger谱仪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4330M钢晶界上杂质偏聚的影响,并对偏聚量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不同,杂质偏聚量也不同,指出了McLean平衡偏聚理论关系式 C_g=AC_0exp[Q/RT]的局限性

关键词: 4330M钢 , impurity segregation , sulphur ,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INFLUENCE OF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ON IMPURITY SEGREGATION ALONG GRAIN BOUNDARIES IN STEEL 4330M

SHI Qunxing Luoyang Ship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 Luoyang , ChinaWU Jiansheng LIN Donglia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 Shanghai , China

金属学报(英文版)

The effect of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on segregation of impurities along grain boundaries in steel 4330M has been examined by AES.The impurity segregation was computed quantitatively.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ntity of impurity segregation changed with the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The limitation of the McLean′s expression for equilibrium segrega- tion was discussed.

关键词: steel 4330M , null , null , null

奥氏体化温度及时间对EQ70钢晶粒尺寸的影响

陶素芬 , 王福明 , 于乔木 , 孙乐飞 , 柴国强

材料热处理学报

用光学显微镜、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对EQ70海洋平台用钢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尺寸变大,EQ70钢的晶粒粗化温度为950℃,1000℃出现混晶现象.850℃奥氏体化时,随着奥氏体化保温时间的增加,EQ70钢的晶粒尺寸变大.但是随着保温时间的进一步增加,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加量减少.

关键词: EQ70海洋平台 , 奥氏体化温度 , 保温时间 , 晶粒尺寸 , 热力学计算

9Ni钢薄板的奥氏体化温度及强韧化因素分析

谢章龙 , 刘振宇 , 陈俊 , 徐蓉 ,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9Ni钢薄板组织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薄板与厚板低温韧性差异的原因。奥氏体化温度高于800℃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升高,奥氏体化温度对逆转奥氏体(γ′)的体积分数没有影响;奥氏体化后奥氏体晶粒尺寸减小,晶粒趋于等轴;组织均匀化程度提高;最终组织中取向差大于1 5°区域尺寸减小,低温韧性增加;板条或亚板条束的平均尺寸增加,强度降低。薄板中较小的平均取向差是其低温韧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9Ni钢 , 奥氏体化温度 , 低温韧性 , EBSD , 回火马氏体

热处理工艺对9Cr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韩笑晨 , 李昭东 , 孙新军 , 雍岐龙 , 王小江 , 周世同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040

利用热膨胀试验研究了9Cr钢随冷却速度变化的相变行为,设定奥氏体化温度分别为860和1000℃,利用 OM、SEM、TEM、XRD和室温拉伸对比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下9Cr钢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随着冷却速度增加,9 Cr 钢发生铁素体/珠光体相变、贝氏体相变和马氏体相变,其中马氏体相变临界冷速为1.6℃/s;860℃热处理后9Cr钢的显微组织为板条贝氏体/马氏体和少量等轴铁素体,并有4%的残余奥氏体;奥氏体化温度升至1000℃后,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加,9Cr 钢中铁素体几乎消失,板条特征更加明显,力学性能与860℃热处理后基本相同,均达到 HL级抽油杆钢的要求,说明9Cr钢具有较宽的工艺窗口.

关键词: 9Cr钢 , 冷却速度 , 显微组织 , 奥氏体化温度 , 力学性能

奥氏体化温度对TAM钢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影响

定巍 , 杜敬超 , 龚志华 , 李岩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奥氏体化预处理、两相区临界退火以及贝氏体等温处理这3个过程制备了含退火马氏体组织的TRIP钢(TAM钢),利用拉伸试验机、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奥氏体化预处理温度对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退火马氏体组织的TRIP钢,具有良好的断后伸长率和强塑积,尤其是在奥氏体化预处理温度为950℃时,其断后伸长率高达40%以上,强塑积高达27 GPa·%;其微观组织由铁素体、贝氏体、残留奥氏体以及退火马氏体构成,退火马氏体精细结构呈现板条状,板条间存在残留奥氏体;奥氏体化预处理温度对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最终组织中的退火马氏体体积分数以及晶粒大小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TRIP钢 , 奥氏体化温度 , 微观组织 , 力学性能 , 退火马氏体

奥氏体化温度对M50钢组织转变的影响

周丽娜 , 唐光泽 , 马欣新 , 吴廷宝 , 马芳 , 赵开礼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电解分离萃取、光学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了奥氏体化温度对M50钢碳化物溶解、晶粒尺寸以及残留奥氏体含量等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奥氏体化温度为1000 ℃时,M23C6已经全部溶解,而M6C也已于1100 ℃下完全溶解,继续升高奥氏体化温度,剩余碳化物类型不再发生变化;当奥氏体化温度为1120℃时,出现个别晶粒长大现象,而温度达1140℃时,平均晶粒直径达37 μm,晶粒度已经达6.5级;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残留奥氏体含量逐渐增加,当奥氏体化温度为1200℃时,残留奥氏体含量达30%.

关键词: 奥氏体化温度 , 碳化物 , 残留奥氏体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