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制膜工艺条件对PVC/SPES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周红中 , 吴俊 , 王军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5.03.004

采用溶剂-非溶剂扩散致相分离的方法,在不同制膜条件下(铸膜液聚合物含量、铸膜液温度、凝胶浴温度和凝胶浴组成)制备了PVC/SPES共混膜,并对膜的纯水通量、截留率、断裂强度、耐污染性能和膜的断面结构等性能进行了测试,从而探讨制膜工艺条件对PVC/SPES共混膜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聚合物含量的共混膜的纯水通量、截留率、机械性能和耐污染性能测试比较,得到PVC/SPES共混膜的最佳制膜条件: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6%,铸膜液温度为70℃,凝胶浴温度为20℃,凝胶浴为纯水.

关键词: 磺化聚醚砜(SPES) , 聚氯乙烯(PVC) , 共混膜 , 耐污染

PSS-PDADMAC改性PES微滤膜及膜抗污染性能研究

申利国 , 陆晓峰 , 潘玲 , 陈利芳 , 秦强

膜科学与技术

通过层层(LBL)自组装技术对聚醚砜(PES)微滤膜进行改性.以29.2 g/L NaCl做为支撑电解质,在膜表面修饰一层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聚苯乙烯磺酸钠(PSS)聚电解质膜.通过电位仪、水接触角分析仪、SEM、AFM、过滤评价装置等方法对膜进行测定分析.改性后膜的最外层为PSS,膜表面负电性增加,为-35.02 mV,水接触角值降低,由未改性膜的59.86°降低到37.99°;膜的表面形貌表征显示,改性后的微滤膜,表面更加平整,孔径尺寸分布更加均一;在过滤0.02 g/L腐殖酸时,试验120 min后,未改性膜的通量下降为39.4%,而改性后的膜通量下降为15.5%,膜的抗污染性提高.

关键词: 层层自组装 , 聚电解质 , 负电性 , 膜抗污染性

羧甲基壳聚糖/苯甲酸金属盐的制备及其防污性能研究

董磊 , 于良民 , 李霞 , 李昌诚

功能材料

无毒或低毒防污剂是环境友好型防污涂料开发的关键。以无毒或低毒的羧甲基壳聚糖、苯甲酸钠等为主要原料,制成了羧甲基壳聚糖/苯甲酸铜盐、羧甲基壳聚糖/苯甲酸锌盐、羧甲基壳聚糖/苯甲酸铋盐3种在环境友好型防污涂料中具有应用前景的高分子金属盐,通过红外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对新月菱形藻的半数致死浓度、生长抑制曲线及实海挂板试验研究了其防污性能,3种化合物的LC50分别为75.98、28.52、437.85mg/L;防污性能测试表明含有苯甲酸的羧甲基壳聚糖盐防污能力好于含同种金属离子但不含苯甲酸的羧甲基壳聚糖盐,防污性能表现为CMC-Cu-B〉CMC-Zn-B〉CMC-Bi-B。

关键词: 壳聚糖 , 金属盐 , 防污涂料 , 环境友好

舰船高性能防腐蚀防污涂料研究进展

叶章基 , 王晶晶 , 蔺存国 , 陈光章 , 李瑛 , 吴建华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4.07.06

简要论述了海洋防腐蚀防污涂料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舰船高性能防腐蚀防污涂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有机锡自抛光防污涂料被禁止使用之后,基于丙烯酸锌、丙烯酸铜和丙烯酸硅烷酯的自抛光防污涂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含防污功能基团树脂的防污涂料、基于降解树脂的防污涂料以及基于表面结构特性的防污涂料技术成为当前防污涂料研究的热点。文中详细报道了降解树脂的结构对降解性能及力学性能影响规律,以及表面结构特性对污损释放型防污涂料防污性能的影响规律。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日趋严格,防腐蚀涂料向无溶剂(或高固体)、长效方向发展。报道了提高涂层的湿态附着力和致密性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大幅提高涂层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满足了远洋和深海装备发展需求。

关键词: 海洋 , 防腐 , 防污 , 涂料

基于壳聚糖的防污涂膜制备及性能评估

秦朋 , 于刚 , 区又君 , 陈丕茂 , 秦传新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24.013

在最佳成膜条件下,用流延法制备6种壳聚糖膜.比较了6种膜的物理特性、抑菌效果及对低浓度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6种膜均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加入交联剂戊二醛会改变膜的柔韧性,加入纳米TiO2的膜透光率降低.6种膜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而且吸附铜离子后抑菌效果有所增强.6种壳聚糖膜对铜离子的吸附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为基于壳聚糖的自抛光、低表面能新型海洋防污损涂膜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壳聚糖 , 防污 , 制备 , 评估

冷喷涂Cu-Cu2O涂层防污机理研究——机理讨论

丁锐 , 李相波 , 王佳 , 许立坤

涂料工业

总结了冷喷涂Cu-Cu2O涂层在不同溶解氧、盐度、温度及流速海水中的铜渗出率,继续讨论涂层的防污机理.本文认为铜的腐蚀或氧化亚铜(膜)的溶解,释放出可溶性铜离子或亚铜离子,在其表面形成富含溶解态铜离子或亚铜离子的水层从而毒杀靠近的海生物,这是铜、铜合金以及以氧化亚铜为防污剂的涂料产生防污功效的原因.冷喷涂Cu-Cu2O涂层的铜渗出机制为:铜与氧化亚铜形成腐蚀微电池,其中铜作为阳极,氧化亚铜作为阴极促进铜阳极的溶解.铜的电化学溶解通过增加表面CuCl2浓度和降低氧化亚铜附近Cl-浓度的方式抑制了氧化亚铜的溶解.由于氧化亚铜颗粒和铜表面的氧化亚铜膜结构不同,后者溶解速率大于前者,整个涂层的减薄过程由铜的腐蚀控制.

关键词: 材料加工工程 , Cu-Cu2O涂层 , 冷喷涂技术 , 铜离子渗出率 , 防污

海洋产蛋白酶细菌发酵液防污活性研究

张晓 , 陈西广 , 段东霞 , 蔺存国

材料开发与应用

传统的防污剂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相关规定的制订,各国竞相开展新型无毒防污剂的研究.本文以海洋产蛋白酶菌株发酵产物为活性物质,研究蛋白酶粗提物对污损生物硅藻(navicula sp.)和贻贝(mytilus edulis)附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菌株的发酵液对硅藻(navicula sp.)和贻贝(mytilus edulis)的附着有明显抑制作用.贻贝(mytilus edulis)毒性实验显示,细菌发酵液对贻贝无毒.因此,海洋微生物蛋白酶产生菌粗酶提取物可以作为环保型防污功能添加剂.

关键词: 蛋白酶 , 海洋细菌 , 硅藻 , 贻贝 , 防污

冷喷涂Cu-Cu2O涂层防污机理研究——溶解氧、盐度对铜渗出率的影响

丁锐 , 李相波 , 王佳 , 许立坤

涂料工业

考察了冷喷涂Cu-Cu2O防污涂层在不同溶解氧及盐度海水中的铜渗出率.实验结果表明:涂层总铜渗出率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铜金属的电化学溶解和氧化亚铜的化学溶解.海水溶解氧的增加,利于铜金属的电化学溶解及涂层总铜渗出率的增大,同时抑制了氧化亚铜的溶解,但这种抑制作用弱于对铜金属的腐蚀促进作用.海水盐度的升高,利于铜金属的电化学溶解,且促进氧化亚铜的溶解,使涂层总铜渗出率增大.随着浸泡时间延长,由于难溶产物的积累,涂层总铜渗出率降低.氧化亚铜的渗出率贡献比随其含量增加、溶解氧降低、盐度增加或浸泡时间延长而增加.

关键词: 材料加工工程 , Cu-Cu2O涂层 , 冷喷涂技术 , 铜离子渗出率 , 防污

表面微结构防污研究

高海平 , 蔺存国 , 张桂玲 , 王利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0.01.020

表面微观结构的开发是目前海洋无毒防污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介绍了防污表面微结构的设计、制备方法以及防污性能评价.

关键词: 表面微结构 , 防污 , 设计 , 制备 , 性能评价

海洋防污涂料发展现状与研究趋势

任润桃 , 梁军

材料开发与应用

本文概述了海洋防污涂料的发展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新型环保防污涂料的发展现状及其作用机制,同时分析了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解决新型防污涂料的应用,以及海洋防污涂料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防污 , 自抛光 , 有机锡 , 低表面能 , 污损生物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