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建伟
,
宋金明
,
袁华茂
,
李学刚
,
李宁
,
康绪明
,
王启栋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2.2016061706
作为我国北方地区酸雨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青岛及其近岸区域酸雨的研究对揭示典型海陆人为交互作用下酸雨形成机理具有典型的示范性.本文从酸雨的现状及变化、酸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雨水中致酸/碱性成分的来源人手,系统总结了青岛近岸区域酸雨的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青岛近岸区域自1981年以来酸雨状况有所减轻,但2006年以来又有加重的趋势,并由“硫酸型”酸雨向“硫-硝混合型”酸雨转变-局地人为源SO2和NOx的排放、区域外污染物的输送以及海上浮游生物释放的二甲基硫(DMS)是该地区大气致酸物质的3条重要输入途径.大气中致酸成分前体物的浓度和排放强度、气溶胶中酸化缓冲/碱性物质的含量以及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是该区域酸雨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人为源和地壳源分别是大气中致酸成分和碱性成分的主要来源,海盐源硫酸盐气溶胶会对降水酸性产生一定的稀释作用.今后的研究应特别重视:(1)降水pH的动态变化及与大气颗粒物的相互作用;(2)低分子有机弱酸、重金属及与污染有机物的复合污染作用机制对酸雨的影响;(3)优化酸沉降模型,精确量化解析不同来源对雨水酸性成分的贡献;(4)雾、露、霜等其它形式的酸沉降及沉降通量.深入研究青岛近岸区域酸雨的地球化学特征,不但有助于加深对海陆人为交互作用下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气污染与酸沉降形成机理及其生态效应的认识,还可为科学制定酸雨防控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酸雨
,
pH值
,
酸性组分
,
碱性组分
,
人类活动
,
青岛近岸区域
石晓非
,
牛贺文
,
何元庆
,
齐翠姗
,
蒲焘
,
史晓宜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5.2016112003
2014年6-8月分别对丽江-玉龙雪山索道区,甘海子,丽江市区,龙蟠镇等4个地区进行降水采集,共采集87个样品,对主要化学离子(Na+、K+、NH4+、Ca2+、Mg2+、SO42-、Cl-、NO3-)电荷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离子总浓度丽江市区>龙蟠镇>甘海子>索道区.阳离子含量最高的为Ca2+和NH4,阴离子含量最高的为SO42--.分析1997-2014年丽江降水离子含量,SO42-与NO3-的比值逐年下降,表明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对丽江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显著.采用主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NH4、SO42-、NO3-在第一因子中为高载荷,受人类污染的影响,Na+与K+、C1-在第二因子中高载荷,受海洋源影响.Ca2+、Mg2+在第三因子中高载荷,受陆地源影响.
关键词:
丽江-玉龙雪山
,
雨水化学
,
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