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庆鑫
,
谢建军
,
赵玉双
,
宋文淼
,
成青
,
张平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0901.002
以木质素磺酸钠(LS)、丙烯酰胺(AM)、马来酸酐(MAH)为原料,膨润土(Ben)为无机添加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通过溶液自由基接枝共聚法制备了膨润土/木质素磺酸钠接枝丙烯酰胺-马来酸酐(Ben/LS-g-AM-co-MAH)选择性吸附树脂.采用元素分析(EA)、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BET)、FTI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XRD、SEM-EDS及XPS对所得吸附树脂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en/LS-g-AM-co-MAH的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酰胺基和羧基基团,其在二元Pb2+/Cu2+溶液中对Pb2+具有较高的吸附量以及良好的吸附选择性.
关键词:
木质素
,
丙烯酰胺
,
马来酸酐
,
接枝共聚合
,
吸附树脂
,
选择性吸附
,
铅离子
,
铜离子
叶代勇
,
杨洁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6.001
将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接枝到纳米纤维素晶须表面,制备出双重接枝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和偏光显微镜分析表征双重接枝共聚物的官能团和液晶性能,研究了其对Cu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 值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成功接枝到纳米纤维素晶须的表面;Cu2+的加入影响了双重接枝共聚物的液晶织构;在吸附时间为8 h,吸附温度为35℃,pH 值为6~8时,双重接枝共聚物对 Cu2+具有最佳的吸附效果,最大的吸附容量为38.96 mmol/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晶须
,
双重接枝
,
丙烯酰
,
丙烯酰胺
,
铜离子
,
吸附
饶小波
,
陈建勇
,
唐红艳
,
张华鹏
,
陈其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自由基本体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丙烯酰胺(AM)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ATR)、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方法对不同单体配比合成的共聚物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单体比例的减少,共聚物分子链中AM单元的含量增加,对应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和压缩性能提高.单体BMA与AM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制备的共聚物分子链中AM单元的含量较高,物质的量比为1∶1和0.5∶1制得的共聚物有单体残留,影响共聚物的压缩性能.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丁酯
,
丙烯酰胺
,
本体聚合
,
表征
张雯
,
贺永宁
,
王红洁
,
金志浩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获得适用于苛刻环境下的高强度、高气孔率氮化硅陶瓷,采用原位生成纳米碳化硅增强相的方法,以提高材料的性能.从改善凝胶注浆料稳定性着手,利用铈离子(ce~(4+))和醇羟基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对炭黑表面进行接枝改性,将改性后的炭黑与氮化硅粉配合,用于制备多组分凝胶注模成型用复合浆料.探讨了水溶液中丙烯酰胺在炭黑表面接枝反应的影响因素,利用红外谱、热失重、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验证了炭黑表面的接枝情况.研究表明:经接枝改性的炭黑在水分散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炭黑经接枝处理后其阻聚性明显下降,可以制备出均一、稳定的多组分浆料,很好地应用于氮化硅凝胶注模成型工艺.
关键词:
炭黑
,
丙烯酰胺
,
接枝反应
,
氮化硅
,
多孔陶瓷
张晓云
,
郑修新
,
张思思
,
吴伟
功能材料
将丙烯酰胺(AM)改性的四乙烯五胺(TE-PA)负载到介孔材料孔道内,形成氨基改性的CO2吸附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物理吸附-脱附(BET)、红外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动态吸附法研究了材料的CO2吸附和脱附性能,并与TEPA负载的吸附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备介孔分子筛MCM-41的过程中得到的一种结构规整度低的材料对TEPA-AM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经过TE-PA-AM修饰的该材料表现出良好的CO2吸附性能,当TEPA-AM负载量达60%,该材料的吸附能力达到159.1mg/g;经过12次循环使用吸附量不下降。
关键词:
介孔材料
,
四乙烯五胺
,
CO2吸附
,
循环
,
丙烯酰胺
李万捷
,
姚婷
,
郑玉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2,2’-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V-50)为光敏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水溶液聚合,采用Fineman-Ross、Kelen-Tudos及Yezrielev-Brokhina-Roskin法计算了单体竞聚率,得出光敏引发条件下,AM和DAC的竞聚率分别为2.2784和0.3836。分析了单体组成、共聚物瞬时组成随转化率变化的关系及共聚物主链的序列长度分布,得出采用AM起始物质的量比为0.8且总转化率在80%以下的合成工艺条件,可得到组成相对均一的AM/DAC共聚物。运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共聚物结构进行分析表征,表明所得聚合物是AM/DAC共聚物。
关键词:
丙烯酰胺
,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
光敏引发聚合
,
竞聚率
,
序列分布
张巧玲
,
李小月
,
郑会敏
,
刘有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报道了薄膜反应器在UV光直接引发丙烯酰胺(AM)反相乳液聚合中的应用.以OP-10/Span-80为复合乳化剂,环己烷为溶剂,在室温且不使用引发剂,采用UV光直接引发AM反相乳液聚合,所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达107.考察了单体浓度、光照强度、液体流量、转速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浓度增加,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提高,聚合速率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光强的增大,单体转化率和聚合速率增加,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下降;随着转速的增加,单体转化率和相对分子质量先增加后降低,当转速为300 r/min时达到最大值.通过调节转盘转速和原料流量得到最优停留时间.
关键词:
旋转盘反应器
,
丙烯酰胺
,
反相乳液聚合
,
紫外光引发
陈嘉良
,
李万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单体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通过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V-50)引发,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合成P(AM-co-DMC)共聚物.通过毛细管膨胀计法测定了其反应动力学.随着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在控制低转化率的条件下,以Fineman-Ross、Kelen-Tudos及Ye2rielevBrokhina-Roskin法计算了单体竞聚率.得出了在紫外光与引发剂共同作用下,AM和DMC共聚单体的反应级数为2.2502,引发剂的反应级数为0.5032,反应活化能为38.1920kJ/mol,AM和DMC的竞聚率分别为2.3398和0.2849.
关键词:
共聚
,
动力学
,
竞聚率
,
紫外光
,
丙烯酰胺
于宽
,
朱波
,
王永伟
,
曹伟伟
,
吴益民
,
张式雷
功能材料
以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采用水相沉淀法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研究了AM对聚合反应以及共聚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M竞聚率高于AN,倾向于均聚反应,会降低PAN的分子量,提高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少量AM会略微改变分子链中的立构规整度,提高PAN的结晶度,降低晶粒尺寸。
关键词:
聚丙烯腈
,
水相沉淀法
,
丙烯酰胺
,
共聚物
丁伟
,
赵那娜
,
刘康
,
曲广淼
,
栾和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可聚合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氯化-1-正辛基-3-(4-丙烯酸丁酯基)咪唑(PMOIH8)、丙烯酰胺(AM)以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AMPS)为单体,采用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SET-LRP)法进行了三元共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P(AM/PMOIH/NaAMPS).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目标产物.考察了CuCl2、引发剂、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未加CuCl2时,聚合反应速率变慢,速率常数(kappp)由0.0144 min-1降低至0.0117min-1,-Mw/Mn由1.30增大为1.38,引发效率(Idf)降低至92.76%;增加引发剂用量,kappp增加至0.0153 min-1,-Mw/-Mn减小为1.26,Icff增加至95.18%;降低温度,kappp降低至0.0102min-1,-Mw/-Mn减小为1.28,I.ff降低至92.97%.
关键词:
可聚合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
,
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
,
丙烯酰胺
,
三元共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