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纳米结构氧化铁棒束的制备、表征及光学性质

刘淑玲 , 李苗苗 , 李淑 , 李红霖 , 闫路

人工晶体学报

以三氯化铁(FeCl3·6H2O)和氨三乙酸(N(CH2COOH)3)为主要原料,在160℃反应12h得到了空心管状的白色前驱体,再经500℃煅烧2h得到了纳米结构氧化铁棒束.通过热重分析(TG)、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白色前驱体经500℃煅烧后全部转化为六方相的氧化铁(α-Fe2O3),形貌为含微孔结构的棒束,直径约为2μm,其结构单元为含微孔结构的纳米棒,这些棒的直径为30~50 nm,长度约16μm;紫外数据表明所得氧化铁棒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6nm,带宽吸收约在685 nm处,发生红移.

关键词: 氧化铁 , 水热 , 棒束 , 紫外-可见光谱

系列Cr(Ⅲ)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光电性能

刘懿 , 牛淑云 , 金晶 , 陈亚东 , 于战 , 杨光第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12.013

采用常规方法合成了3种Cr(Ⅲ)配合物:[Cr(en)_2ox][Cr(en)(ox)_a2]·2H_2O(1)、[Co(NH_2NHCSNH_2)_3][Cr(ox)_3]·7H_2O(2)和Cr(acac)_3(3)(en=ethylenediamine,ox=oxalic acid,acac=acetylacetone).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表面光电压光谱(SPS)测试技术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通过SPS光谱对3种配合物的表面光电性能与其相应的UV-Vis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配合物在300~600 nm范围内均可呈现较好的光伏响应,而且测得的表面光电压光谱峰位置和紫外吸收光谱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Cr(Ⅲ)配合物 , 晶体结构 , 紫外光谱 , 表面光电压光谱

3,3-双(N-辛基-2-甲基吲哚)邻苯二甲内酯荧烷在乙醇溶液中的显色性能

刘付永 , 冯丹 , 武永平 , 吴佳娜 , 董川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12.150170

测试了3,3-双(N-辛基-2-甲基吲哚)邻苯二甲内酯荧烷(ck-16)在显色前后的13C NMR谱图,揭示了其显色前后的结构变化及其显色机理.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ck-16在乙醇溶液中与不同显色剂作用后的光谱性质,测定了其与常用显色剂间的络合比和不稳定常数,并进一步研究了外界条件的改变对ck-16在乙醇溶液中与特定显色剂作用后显色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亲电阳离子进攻ck-16荧烷分子的苯酞环,使苯酞环断裂,推电子的N原子和吸电子的羰基O原子之间建立π电子迁移通道使分子显色.在乙醇介质中,ck-16与不同显色剂作用后具有不同的显色效果;对路易斯酸和有机弱酸这两类显色剂而言,ck-16与所测的四种显色剂(FeCl3、草酸、CuCl2、水杨酸)均以1:1的形式络合,ck-16与Fe3+的不稳定常数最小,结合最稳定,草酸其次,与Cu2+的相近,ck-16与水杨酸的结合最弱;在乙醇中,放置时间对ck-16/FeCl3和ck-16/H2C2O4两个体系的吸光度影响不大,但两体系表现出随水含量变化不同的敏感性,ck-16/FeCl3体系具有比ck-16/H2C2O4体系更为灵敏和快速的水致褪色性能.

关键词: 荧烷染料 , 显色剂 , 显色性能 , 紫外可见光谱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