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闯
,
彭晓东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Ti6A14V钛合金进行真空热氧化处理.通过显微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测试、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该合金氧化层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真空热氧化渗氧处理可促进氧向基体扩散,表面形貌出现均匀的凹坑结构,氧化层中的TiO2转变为TiO,表面硬化层中发现有Ti3Al相形成.Ti6A14V钛合金经真空热氧化后表面硬度达600 ~ 620 HV,硬化层深度可达30 μm,膜层组织致密均匀,硬度梯度平缓,耐磨性好.
关键词:
Ti6A14V
,
真空热氧化
,
结构
,
性能
孟龙晖
,
杨吟飞
,
何宁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主要通过恒加载速率纳米压痕法的保载阶段测量了Ti6Al4V钛合金在室温下的蠕变应力指数n.通过给金刚石Berkovich压头施加不同的加载速率使其达到不同的最大载荷,观察加载速率和最大载荷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最大载荷下,给压头保载5 min,通过保载过程中材料的压痕应变率和硬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该材料在常温下的蠕变应力指数n.结果表明,在特定范围内加载速率和最大载荷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最终测得Ti6Al4V钛合金在室温下蠕变应力指数的分布范围为7.0513~7.216.
关键词:
纳米压痕
,
Ti6A14V
,
室温
,
蠕变
,
应力指数
李金龙
,
马欣新
,
孙明仁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z1.068
采用等离子体基氧离子注入技术对Ti6A14V合金进行表面改性.注入负脉冲电压分别为10、20、30、40、50kV,注入剂量为0.6×1017 ions/cm2.用XPS分析了注氧层中元素的分布和化学态.结果显示,注入电压增加,氧的浓度深度分布增加.注入氧元素的浓度深度分布曲线不同于束线式注入氧元素的类高斯分布,表面氧浓度最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出现一个略倾斜的氧浓度平台,该平台的宽度随注入电压增加而增加.氧离子注入引起基体元素Ti、Al、V的浓深分布发生变化,近表面区域Ti的原子百分含量减少,Al的含量增高,而V未检测到.并且随着注入电压的增加,近表面区域富集Al的浓度明显增加,富Al贫V的区域也明显加大.注入样品的改性层具有相似的层状结构,由表及里依次为表面污染层、TiO2和Al2O3组成薄的外层、内层在改性层中占的比例最大,由TiO2、Ti2O3、TiO、Ti、Al、Al2O3,V和VO组成.
关键词:
Ti6A14V
,
氧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
,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层状结构
苏彦庆
,
骆良顺
,
毕维升
,
丁宏升
,
郭景杰
,
贾均
,
傅恒志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5.01.026
通过在钛合金中引入临时元素氢,可以改变钛合金的相组成,进而改变钛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利用OP、XRD和TEM研究了固态置氢后Ti6Al4V合金的微观组织变化.研究表明:随氢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的β相含量增加,在置氢0.302%及0.490%(质量分数)的试样中发现面心立方(fcc)的氢化物δ,及大量的斜方结构的马氏体α",未发现亚稳态的氢化物γ.提出了一种基于扩散的由βH共析转变生成α及fcc结构的片状氢化物δ的机制,并指出氢的引入可能诱发马氏体转变.
关键词:
Ti6A14V
,
置氢
,
氢化物
,
共析转变
,
扩散
王磊
,
张昭
,
李纲
,
李仲恺
功能材料
在(NH4)2SO4/NH4F电解液中,采用阶段升压至预定电压,然后恒压阳极氧化在Ti6A14V表面制备出纳米多孔氧化膜.利用SEM、XRD对纳米多孔氧化膜进行表征.研究表明,电解液pH值和外加电压对纳米多孔氧化膜形成和形貌影响非常大.电解液的pH值=4.O,恒压为20V时,形成孔均匀规整的纳米多孔氧化膜,孔内径约为85nm.纳米多孔氧化膜形成机理是:首先钛合金表面钝化,在F-作用下钝化表面发生孔蚀而形成原始胚胎孔,然后胚胎孔处氧化膜在电场支持下发生场致溶解而成大孔.
关键词:
纳米多孔氧化膜
,
Ti6A14V
,
阳极氧化
,
孔蚀
辛国强
,
杨学勤
,
董楠
,
田修波
,
杨士勤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PⅢ对Ti6A14V合金进行表面处理,温度控制在300~400℃之间,利用小掠射角X射线衍射技术(GXRD)、扫描电镜(SEM)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相结构和表面形貌,并且测量处理后试样的显微硬度、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试样表面形成了金红石相,且试样表面变得粗糙;在390℃处理后的试样硬度提高27%,抗磨损性能提高.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Ⅲ)
,
Ti6A14V
,
氧等离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