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显娟
,
鲁世强
,
李鑫
,
王克鲁
,
肖璇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分别以1020℃保温30 min后空冷和炉冷得到的TA15合金为原材料,对其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研究了温度800~950℃、应变速率0.001~1 s-1、真应变0.51~1.20时,不同原始α片层厚度对TA15合金动态球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均呈现出明显的流动软化,峰值应力和流动软化率对α片层厚度的依赖程度较小.当热变形参数相同时,细片状比粗片状组织更容易发生动态球化,这与其在试验范围内测得的变形激活能分别为597 kJ/mol和650 kJ/mol是一致的.TA15合金中片状α除了形成低和高角度界面及强烈的局部剪切带导致动态球化外,还有动态再结晶等其它方式.
关键词:
TA15合金
,
α片层厚度
,
流动软化
,
动态球化
,
激活能
孙前江
,
王高潮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分步变形法对TA15合金在10 kN高温电子拉伸试验机上进行了超塑性拉伸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和预变形量对该合金超塑性性能及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变形温度为850~950℃和预变形量为100%~200%时,TA15合金呈现出良好的超塑性;变形温度为900℃和预变形量为150%时,该合金的超塑性能最好,最大延伸率为1456%;变形温度为950℃时,该合金的超塑性能降低,延伸率仅为188%.TA15合金的微观组织状态显示:该合金在拉伸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保持等轴状,但是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晶粒开始长大,变形温度越高,晶粒长大越显著.
关键词:
TA15合金
,
超塑性
,
分步拉伸
,
微观组织
徐文臣
,
陈勇
,
王春晓
,
单德彬
,
郭斌
材料科学与工艺
针对热强旋过程的变形特点,本文研究了基于平面应变压缩的物理模拟模型对钛合金热强旋过程的组织性能演变预测的可行性.为此本文对TA15钛合金平面应变压缩变形的组织和热强旋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平面应变压缩的组织性能演变模型为基础,采用BP神经网络对TA15钛合金热强旋旋过程的组织性能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TA15钛合金平面压缩变形和热强旋过程的组织性能演变规律基本一致,采用平面应变压缩的组织性能模型可有效预测钛合金热强旋过程的组织演变.但是,由于强力旋压的多道次累积变形较平面压缩的单道次变形更为均匀充分,使得大减薄率时的预测误差略有增大趋势.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
平面压缩
,
强旋
,
组织
,
性能
,
预测
王昉
,
缪强
,
梁文萍
,
任蓓蕾
,
裴秋旭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热处理温度(820、900、980和1030℃)对TA15钛合金微观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微观组织,显微维氏硬度计测定合金的表面硬度,并采用HT-5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检测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SEM、EDS、XRD分析磨痕的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及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等轴初生α相不断减少,亚稳定β相不断分解,形成针片状(α+β)相;显微硬度由300 HV0.1提高到550 HV0.1;室温摩擦系数由0.42降低为0.2,比磨损率也大大降低.
关键词:
TA15
,
热处理
,
显微组织
,
摩擦磨损性能
权国政
,
王阳
,
张艳伟
,
王熠昕
,
王月乔
,
周杰
功能材料
通过Ti-6Al-2Zr-1Mo-1V(TA15)合金多组试样热物理模拟压缩实验获得温度1073~1323K、应变速率0.01~10s-1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以此作为计算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功率耗散系数η、失稳判据ξ三重指标的底层材料模型。以一组3D曲面形式揭示了应力、应变速率、温度、应变量的共同作用诱导的多种变形机制的转化及同时存在所引起的应变速率敏感系数m的剧烈响应,并通过m值的正负初步识别变形稳定区和失稳区。进一步绘制能量耗散图并识别出η值为负的不稳定变形区,以及η值为正的稳态变形区。在此基础上最后通过失稳判据分布图识别出ξ〉0的稳定变形区、ξ≤0的失稳变形区。最后将不同应变下的功率耗散图和失稳图叠加以构造最终所需的含应变影响的系列加工图。综合识别后,具有较高m值水平、较高η值水平、较高ξ值水平的稳定变形参数区间为优先推荐,具有负m值水平、负η值水平、负ξ值水平的失稳变形参数区间为避免推荐。
关键词:
钛合金
,
热压缩
,
动态材料模型
,
应变速率敏感指数
,
加工图
马超
,
孙志超
,
韩飞孝
,
杨合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近β变形+热处理工艺为TA15钛合金获得三态组织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作为三态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决定其损伤容限性能的片状α是在近β变形和后续热处理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演化过程十分复杂,而三态组织对各相特别是片状α的含量和形态要求苛刻.本研究采用热模拟压缩实验和定量金相实验研究了不同近β变形条件下(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应变速率)TA15钛合金变形+高低温强韧化热处理(950℃/100 min/WQ+800℃/8 h/AC)后微观组织演化行为,揭示了组织中片状α含量和形貌的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以高损伤容限性能为目标,研究确定了获得满足三态组织要求并具有优异断裂性能的片状α近β变形条件区间;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针对TA15钛合金,在所确定的近β变形区间内可以获得性能优异的三态组织.研究结果可为TA15钛合金通过近β变形工艺获得三态组织和性能优化的片状α提供指导.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
三态组织
,
近β锻造
,
热处理
,
片状α
郭温
,
米国际
,
张金龙
,
王振亚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50350
采用共沉积法在TA15合金表面制备了Ni-SiC复合镀层,分析了Ni-SiC复合镀层对基体合金硬度和磨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摩擦磨损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 Ni-SiC 复合镀层组织致密且与基体结合紧密,硬度明显高于TA15合金基体。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 Ni-SiC复合镀层能为TA15合金提供良好的摩擦磨损抗力,在相同的摩擦条件下, Ni-SiC复合镀层的磨损率明显低于TA15合金。TA15合金与GCr15球和Al2O3球对磨的磨损机制均主要为犁削磨损、粘着磨损,同时伴随有氧化磨损和轻微的磨粒磨损;Ni-SiC复合镀层与GCr15磨球对磨的磨损机制主要为镀层组织的拔出及 GCr15钢球在其表面上的涂抹,与 Al2O3磨球对磨时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疲劳磨损和削层磨损。
关键词:
TA15合金
,
Ni-SiC复合镀层
,
摩擦磨损
,
磨损机制
孙前江
,
李宁
,
尹彬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TA15合金在SANS CMT4104型高温电子拉伸实验机上进行恒应变速率超塑性拉伸试验,研究了合金超塑性变形过程中空洞演化及断裂行为.结果表明:超塑性变形过程中,TA15合金空洞含量和大小受变形量、应变速率和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的影响较大.随变形量增大,空洞分别沿拉伸轴方向和垂直于拉伸轴方向发生了聚合和连接,空洞长大由形核时的一般扩散机制向塑性变形机制转变.TA15合金超塑性拉伸试样断口呈针点状,断口上含有大量的韧窝状空洞,空位聚集-空洞连接是TA15合金超塑性断裂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TA15合金
,
超塑性
,
空洞
,
断口
郭宝会
,
李海龙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6.06.007
利用电镀技术在TA15合金表面上制备了纳米Ni-SiC复合涂层.研究了TA15合金基体及Ni-SiC复合涂层在室温和600℃时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制备的Ni-SiC复合涂层致密,与基体结合较好,显微硬度要高于TA15合金的.室温时Ni-SiC复合涂层的平均摩擦系数比TA15合金基体的高,而在600℃时Ni-SiC复合涂层的平均摩擦系数要小于TA15合金的.600℃时Ni-SiC复合涂层的质量损失要低于TA15合金的,说明温度较高时Ni-SiC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室温时TA15基体的磨损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氧化磨损和摩擦磨损,而Ni-SiC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为摩擦磨损;600℃时TA15基体的主要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氧化磨损、摩擦磨损和疲劳磨损,而Ni-SiC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为摩擦磨损、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
关键词:
TA15合金
,
Ni-SiC复合涂层
,
摩擦磨损
,
磨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