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冬芳
,
贾梦秋
,
徐斌
,
张浩
,
曹高萍
,
杨裕生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3)60074-8
采用NaOH一步炭化-活化聚偏二氯乙烯(PVDC)简便制备出高比表面积、层次孔结构炭材料.该炭材料具有发达的微孔-中孔-大孔的层次孔结构,其比表面达到2 815 m2·g-1.独特的微结构使其在无机和有机电解液中都表现出高的比电容和优异的大电流性能.其在6 mol·L-1KOH电解液中以0.05A·g-1电流充放电测得的比电容高达376F·g-1,电流密度增大到50A·g-1比电容还保持215 F·g-1.在有机电解液1 mol·L-1Et4NBF4/AN中的比电容也达到170 F· g-1(电流密度0.05A·g-1),电流密度增大到20A·g-1比容量还保持124F·g-1.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
活性炭
,
层次孔
,
电容
,
大电流性能
Sang-Min Jang
,
Jin Miyawaki
,
Masaharu Tsuji
,
Isao Mochida
,
Seong-Ho Yoon
,
康飞宇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09)60018-4
制备一种炭纳米纤维-天然石墨复合材料,以改善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天然石墨的倍率性能.通过优化控制天然石墨上炭纳米纤维的生长量及其形状提高了天然石墨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与天然石墨原料相比,炭纳米纤维-天然石墨复合材料第一次放电容量达到了95%.炭纳米纤维的生长量被严格地控制在天然石墨质量的15%以下.研究发现:由于炭纳米纤维对充放电过程中阳极的体积膨胀和收缩程度的控制作用,天然石墨表面边位上生长的类似常青藤形的炭纳米纤维对倍率性能的提高最为有效.提出采用炭纳米纤维-天然石墨复合材料的原理结构模型解释重复充放电过程中电极的体积稳定性.通过在石墨表面上生长类常青藤形炭纳米纤维而使得SEI(固体电解质界面)变薄并减少了充放电过程中阳极的体积变化,因而提高了倍率性能.
关键词:
天然石墨
,
锂离子电池
,
炭纳米纤维
,
倍率性能
,
体积稳定性
郭德超
,
曾燮榕
,
邓飞
,
邹继兆
,
盛洪超
新型炭材料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利用电泳插层法制备出具有适当膨胀体积的微膨石墨,石墨的结构缺陷增多,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增大的石墨层间距. 微膨石墨的可逆容量可以达到521 mAh/g;在0. 2 C倍率循环充放电30次容量最佳可保持在99%以上,在1. 0 C循环50次其容量可稳定在188 mAh/g,且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 微膨石墨电化学性能的改善得益于其具有适当的比表面积及内部结构的改变. 交流阻抗测试显示微膨石墨的SEI膜阻抗和电荷传递阻抗小于鳞片石墨,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关键词:
微膨石墨
,
负极材料
,
倍率性能
,
循环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