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明
,
马兰
,
刘会敏
,
贺德华[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032-2
使用浸渍法结合不同预处理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Ru/SBA-15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丙三醇氢解反应中。使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CO化学吸附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所制备Ru/SBA-15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前驱体经过空气焙烧后再经H2还原的Ru/SBA-15催化剂上Ru的分散度较低,而直接使用H2处理较高。同时,随着H2还原温度提高, Ru分散度逐渐降低。保持反应活性接近时,随着Ru分散度的降低, TOF增加。表明Ru/SBA-15催化剂上丙三醇氢解是结构敏感反应。
关键词:
钌
,
负载型催化剂
,
丙三醇
,
氢解反应
,
预处理
,
结构敏感反应
余运波
,
赵娇娇
,
韩雪
,
张燕
,
秦秀波
,
王宝义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1)60484-1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Co3O4,考察了焙烧和预处理条件对其结构、低温催化氧化CO性能的影响.热重分析表明,未经焙烧的样品以Co(OH)2CO3的形式存在,150~400℃空气气氛中焙烧后,样品以立方相Co3O4的形式存在.N2吸附-脱附法、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以纳米颗粒物存在的Co3O4的比表面积、颗粒尺寸、催化氧化CO活性与焙烧温度密切相关.正电子湮没寿命谱、O2-程序升温脱附与定温条件下CO氧化测试结果表明,合适温度(150~250℃)下N2预处理有利于Co3O4表面氧空穴团的形成,它在吸附活化分子氧以及CO催化氧化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讨论了预处理作用下Co3O4表面氧空穴的再构机制.
关键词:
四氧化三钴
,
焙烧
,
预处理
,
氧空穴
,
一氧化碳氧化
胡志辉
,
董绍明
,
胡建宝
,
王震
,
鲁博
,
杨金山
,
李庆刚
,
吴斌
,
高乐
,
张翔宇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2)60021-3
采用一种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炭纤维表面制备碳纳米管.为了提高炭纤维表面的润湿性能,炭纤维在浸渍之前先在CVD设备中在真空下973 K的高温处理,然后在硝酸和浓硫酸体积比为3∶1的混合酸中酸处理30 min.而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关键在于让催化剂的还原步骤和碳纳米管的生长步骤同时进行.这样通过减小过渡金属元素与炭纤维之间的接触时间从而降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扩散,在确保了炭纤维本身的力学性能下降程度明显小于用普通化学气相法制备的情况下生长出长且茂密的碳纳米管阵列.另外,经过对工艺参数的优化发现当用乙醇作溶剂,Fe(NO3)3·9H2O溶度为100 mmol/L,氢气和碳源气体比值为4/1,而生长时间为30 min时得到最好的碳纳米管阵列.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炭纤维
,
表面
,
前处理
,
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
赵健
,
周伟
,
马建新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648-2
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了Ni-Co/La2O3-γ-A12O3双金属催化剂,并使用固定床石英反应器在850℃,0.1 MPa和空速为6000mL gat-1 h-1的条件下考察了预处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氢气还原预处理相比,经氢气和二氧化碳预处理后,催化剂性能明显提高,且能基本消除该催化剂上沼气重整反应的诱导期.511 h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经氢气和二氧化碳预处理后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抗积碳性,平均积碳速率仅为0.2 mg gcat-1 h-1.表征结果显示,经氢气和二氧化碳预处理后,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抗烧结和抗积碳性能,反应后金属颗粒较小,分布较均匀,粒径分布范围较窄,从而增强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关键词:
预处理
,
镍钴催化剂
,
沼气重整
,
抗积碳性能
,
制氢
银建中
,
郝刘丹
,
喻文
,
王恩俊
,
赵孟姣
,
徐琴琴
,
刘一凡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040-1
提出了一个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预处理的全绿色加工过程.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为原料,以超临界CO2和超声偶合法对木质纤维素进行预处理.超临界CO2预处理条件为:压力15-25 MPa,温度120-170°C,含水量50%,反应时间0.5-4 h.超声场功率600 W,温度80°C,作用时间2-8 h.用纤维素酶水解反应获得的还原糖总量来评价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单纯超临界CO2和超临界CO2偶合超声预处理都能够提高生物质水解反应还原糖产量.对于玉米芯,超临界CO2预处理(170°C,20 MPa,30 min)后,还原糖产率为62%(未预处理的为12%).对于玉米秸秆(170°C,20 MPa,2.5 h),还原糖产率为46.4%.对于玉米芯,超临界CO2偶合超声预处理(600 W,80°C下超声处理6 h,然后用170°C,20 MPa超临界CO2预处理30 min)后,还原糖产率为87%.对于玉米秸秆,超临界CO2偶合超声预处理(600 W,80°C下超声处理8 h,然后用170°C,20 MPa超临界CO2预处理1 h)后,还原糖产率为25.5%.与未处理生物质相比,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在超临界CO2和超声预处理后其结晶度没有明显变化.扫描电镜分析则发现木质纤维素的表面积显著增加.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
预处理
,
超临界CO2
,
超声场
,
酶水解
冯军
,
杨丽霞
,
张文广
,
顾涛
,
林伟伟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9.06.021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金属进行预处理是一种新型、环保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涂层的结合力及金属耐蚀性能,有望替代传统的磷化和钝化处理,而水解过程是决定金属表面硅烷化预处理好坏的关键.采用反射吸收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温度、pH、醇水比及硅烷体积分数等关键因素对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的影响,确定了水解液中获得最多硅醇单体时的水解工艺参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硅烷溶液水解程度随着水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比较Si-O-Fe与Si-O-Si峰强的变化,确定Si-O-Fe与Si-O-Si在金属表面存在竞争协同作用.
关键词: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
硅烷偶联剂
,
水解
,
金属
,
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