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闪闪
,
曹军
,
谭海彦
,
顾继友
,
张彦华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0509.001
以杨木粉、玉米淀粉和聚乳酸(PLA)为原料,甘油为相容剂,利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木粉-淀粉/PLA复合材料.研究了木粉含量对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热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木粉含量的增加,PLA与木粉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下降,木粉-淀粉/PL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下降,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逐渐增加;随着木粉含量的增加,木粉-淀粉/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木粉含量为18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达到最大值,最大值分别为40.65 MPa和60.91 MPa;随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由9.64%减小到5.97%,而吸水率由5.38%增大到13.43%.
关键词:
木粉
,
PLA
,
复合材料
,
相容性
,
热性能
,
力学性能
,
流变性能
秦静雯
,
傅佳佳
,
万玉芹
,
王鸿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了载药量为20%的多层结构醋酸纤维素/聚乳酸(CA/PLA)载药纳米纤维膜、载药量分别为10%、20%、30%的单层结构CA载药纳米纤维膜,研究了药物姜黄素(CM)与CA间的相互作用,测试了载药膜的释药性能并探讨了其释药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纤维可纺性良好;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表明CM与CA为纯物理混合;释药性能测试发现,载药量大的纳米纤维释药速率更大,240 h内,单层结构载药膜的累积释药率分别为50.6%、58.8%、68.8%;随着PLA层厚度的增加,释药速率减小,240 h内,多层结构载药膜的累积释药率分别为55.9%、53.1%、50.8%;可通过改变PLA层厚度控释药物.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显示CM在CA中的释放主要以扩散机制为主,其释放规律更符合Ritger-Peppas释放模型.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
PLA
,
纳米结构
,
姜黄素
,
释药动力学
贾仕奎
,
朱艳
,
王忠
,
陈立贵
,
付蕾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60427.002
以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和聚乳酸(PLA)为原料,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为增容剂,利用熔融挤出热拉-骤冷工艺制备了一系列 Nano-CaCO3/PLA复合材料。分别采用 SEM、DSC、TG、毛细管流变仪(CR)和万能实验机研究了 Nano-CaCO3/PLA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热性能、流变性能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纯PLA相比,当 Nano-CaCO3含量达到15 wt%,Nano-CaCO3/PLA 复合材料团聚现象明显,其结晶度、最大热分解温度与拉伸强度分别下降1.9%、15.5℃与28.2%,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37.5%和29.3%,而相应添加4wt% POE-g-MA增容剂的 Nano-CaCO3/PLA 复合材料分散形态得到改善,其结晶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下降4.2%和25.2%;最大热分解温度、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5.8℃、25.3%和174.4%;同时POE-g-MA增加了 Nano-CaCO3/PLA复合材料的剪切黏度。
关键词:
POE-g-MA
,
Nano-CaCO3
,
PLA
,
热性能
,
流变性能
,
力学性能
王曙东
,
尹桂波
,
张幼珠
,
王红卫
,
蒋新建
,
董智慧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10.081
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的聚乳酸(PLA)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以高速旋转的滚轴为收集装置,制备了PLA小口径管状支架(d=4.5mm).研究了不同工艺对PLA管状支架形态结构、孔隙率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纺丝液质量分数的增加,纤维直径增大,孔隙率减小,断裂强度提高;当滚轴转速为2000r/min时,可获得取向很好的纤维,此时,PLA管状支架的孔隙率最小,断裂强度最大,其爆破强度远高于人体正常血压;随着管壁厚度的增加,PLA管状支架的孔隙率减小,其断裂强度及爆破强度均增加.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PLA
,
管状支架
,
形态结构
,
孔隙率
,
断裂强度
,
爆破强度
唐家驹
,
潘长江
,
洪玮
,
王进
,
黄楠
功能材料
药物洗脱支架具有良好的抗增生性能,对血管支架内再狭窄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其抗凝血性能仍有待改善.大黄素(emodin)是一类具有抗增生以及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等特性的中药提取物,有望成为药物洗脱支架的选用药物.本文以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PLA)为载体制备了浓度为3%(质量分数)、5%(质量分数)的大黄素复合薄膜.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复合薄膜的组成成分,用体外血小板粘附实验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表征复合薄膜的体外抗凝血性能.结果显示大黄素与PLA的特征峰在复合薄膜的红外图谱中均有出现,复合薄膜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数量减少且APTT长于纯PLA薄膜,这都表明大黄素/聚乳酸复合薄膜的抗凝血性能优于纯PLA薄膜.
关键词:
大黄素
,
PLA
,
抗凝血
,
复合薄膜
陈艳
,
费燕娜
,
王鸿博
,
高卫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为了研究静电纺主要工艺参数对聚乳酸(PLA)/姜黄素超细纤维形貌及直径的影响,以丙酮和三氯甲烷的混合液为溶剂,调节姜黄素质量分数、纺丝电压、速率和接收距离分别制备不同规格的超细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超细纤维形貌进行观察并应用Photoshop CS 3.0软件对超细纤维直径进行测量统计,发现在本实验范围内,姜黄素质量分数和纺丝电压对超细纤维的影响较显著,而纺丝速率和距离对超细纤维的影响相对较小;较理想的工艺条件为:姜黄素质量分数1%、纺丝电压20 kV、速率0.5 mL/h、接收距离16 cm。
关键词:
静电纺
,
聚乳酸
,
姜黄素
,
工艺参数
,
超细纤维
,
形貌
,
直径
殷海荣
,
吴阳
,
章春香
,
乔荫颇
,
郭宏伟
,
刘盼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5.030
采用原位共沉淀法制备了聚乳酸(PLA)纤维增强的羟基磷灰石(H A)/壳聚糖(CS)复合材料,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 HA含量、PLA纤维长度、PLA纤维含量对所制备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实验结果.方差分析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LA纤维含量和PLA纤维长度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显著性水平P<0.05).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断口形貌并讨论主要因素对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聚乳酸纤维
,
壳聚糖
,
复合材料
王雪芳
,
王鸿博
,
傅佳佳
,
万玉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了纯聚乳酸(PLA)纳米纤维膜和不同TiO2含量的TiO2/PLA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对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了形貌表征、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用改良的振荡烧瓶法测试了复合纳米膜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随TiO2含量的增加,纤维直径减小而CV值和表面颗粒尺寸有所增加;复合纳米纤维膜中含有TiO2成分,证明TiO2与聚乳酸能够物理复合;添加适量的TiO2能够提高纳米纤维膜的断裂强度;在光催化条件下,TiO2/PLA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当TiO2含量为1%时,对两种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2.9%和92.2%.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二氧化钛
,
聚乳酸
,
复合纳米纤维
,
抗菌性能
李晋波
,
刘宣勇
,
李伟锋
,
朱剑豪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11125
以聚乳酸、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钙为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乳酸/SiO2-CaO多孔复合薄膜.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 并利用表面Zeta电位测定仪对其表面电位进行表征, 通过模拟体液浸泡实验和MTT方法对薄膜的生物活性和细胞毒性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复合薄膜在模拟体液中经过7d的浸泡, 薄膜表面形成了环状结构的类骨磷灰石层; 随着SiO2-CaO含量增加, 复合薄膜表面微孔的孔径变小, 薄膜表面Zeta电位变负, 诱导类骨磷灰石沉积的能力增强; MTT实验证实复合薄膜对MG-63细胞没有毒性且有利于细胞的增殖.
关键词:
聚乳酸
,
SiO2-CaO
,
Zeta potential
,
bioactivity
,
MTT
兰小蓉
,
刘正英
,
华笋
,
张瑞岩
,
季得运
,
吴枫
,
王宇
,
杨伟
,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未封端的聚乳酸(PLA1)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通过大分子链末端直接脱水酯化反应制备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嵌段共聚体系(LB),并对比研究LB体系及纯PBS两种改性剂对封端聚乳酸(PLA)熔体流变性能的影响。流变测试结果证明,LB或PBS的添加均使PLA的储能模量有较明显的提高。但当改性剂的含量相同时,LB对PLA熔体流变性能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PBS,这可能是因为在LB共聚体系中除传统的"海岛"结构外还形成了新的PLA1-PBS"核壳"结构。
关键词:
聚乳酸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嵌段共聚
,
流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