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莎
,
符裕
,
王悦
,
刘艳珠
,
周雪珍
,
李永绣
稀土
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碳酸稀土为皂化剂的稀土皂化P507-煤油有机相的制备方法.为此,系统考察了多种因素,例如,碳酸稀土用量、杂质离子硫酸根浓度、游离稀土离子浓度、相比和接触时间等因素,对稀土萃取率、分相性能和稀土负载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507-煤油有机相与含游离稀土浓度在1 mmol/L以上的水相接触混合时,P507-煤油有机相的皂化可以快速地与加入的固体碳酸稀土反应,形成稀土皂化有机相.其皂化反应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完成,比水相中不含游离稀土离子时要快很多,这是因为受动力学条件限制的直接皂化反应已经变成了两个分立的反应:P507-煤油有机相与游离稀土离子的皂化反应以及该皂化反应析出的质子与碳酸稀土的溶解反应.基于这一特征,把P507-煤油有机相的稀土皂化设计成了多级逆流萃取皂化过程,该过程可以连续产出合格有机相并使水相在体系中保持循环.分液漏斗模拟结果证明了多级逆流皂化的可行性,确定了最佳的萃取相比为1∶1,皂化有机相的稀土负载浓度在0.12 mol/L以上.
关键词:
稀土皂化
,
碳酸稀土
,
萃取
,
P507
杨幼明
,
黄振华
,
邓声华
,
沈文明
,
周武风
,
钟杨根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2.019
采用水洗法脱除P507-N235体系复合有机相含有的残留酸,结果表明,相比及水温对酸的脱除效果均有影响,相比O/A越小越好,水温应控制在70℃以上.要实现复合有机相的循环使用,应控制残留酸度小于0.1 mol·L-1.此时的有机相与新配有机相萃取稀土效果基本一致.逆流和错流串级模拟洗酸实验表明,逆流洗酸很难将残留酸洗至0.1 mol·L-1以下,当逆流洗涤级数大于20级时,有机相残留酸度仅降至0.2 mol·L-1以下,而错流洗涤的方式可在O/A =1∶5时,经6级热水洗涤可将残留酸洗至0.1 mol·L-1以下.复合有机相循环使用的实验表明,只要严格控制残留酸度,有机相可实现循环使用,且稀土的分配比和分离系数稳定,效果良好,萃取性能并不会随使用次数增加而下降.
关键词:
稀土
,
有机相
,
再生
,
P507
,
N235
李学鹏
,
杨斌
,
刘大春
,
王林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0.02.019
对硫酸镍电解液的萃取净化除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采用M5640对铜离子进行除杂,实验条件为:pH值为3.0,相比为1:1,萃取剂体积浓度为15%,振荡时间5 min,在此实验条件下铜离子的萃取率大于99.83%,其含量小于0.1 mg·L~(-1),已达到5N镍电解液标准.去除铜离子之后,采用P507对电解液进行除杂,在实验条件pH为4.0,相比为1:1,萃取剂体积浓度为15%,振荡时间5 min下,二价铁离子、锌离子、铅离子的萃取率分别为:99.93%,99.75%,84.01%,其含量分别为:<0.10,0.21,0.30 mg·L~(-1),已达到5N镍电解液标准.在此之后再采用P507对电解液中钴离子进行去除,实验条件为:用氢氧化钠溶液均相制皂75%,提高待萃液当中钴离子的含量至4.19 g·L~(-1),即Co/Ni为1/10.实验采取四级萃取,控制水相pH值在4~5之间.钴离子萃取率为74.92%,含量为14.88 mg·L~(-1),已达到5N镍电解液标准.
关键词:
镍电解液
,
萃取
,
M5640
,
P507
刘纪红
,
周桂英
,
温建康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6.014
研究P507-Cyanex272钠皂协同萃取剂在同一水相中同时萃取Co2+,Ni2+的动力学机制,用以研究动力学层面上Co2+,Ni2+分离的可能和效果.文中测得P507-Cyanex272钠皂协同萃取Co2+,Ni2+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3.76和16.63 kJ·mol-1.综合搅拌速度和温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判定该协萃体系下Co2+的控制机制为扩散-化学反应混合控制,Ni2+的控制机制为扩散控制.Co2+和Ni2+的萃取速率都与层流恒界面池的恒界面积大小成正比,结合有机磷酸钠皂萃取金属离子的反应机制,认为该萃取反应区是两相界面层,或是靠近有机相一侧的双电子层区.用起始速率法测定了水相金属离子浓度和有机相萃取剂浓度分别对Co2+,Ni2+萃取速率的影响.测出Co2+浓度、Ni2+浓度、P507钠皂浓度、Cyanex272钠皂浓度4个影响因素对应Co2+,Ni2+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98,0.48,(0.65,0.89),(0.42,0.39),确定了P507-Cyanex272钠皂协萃体系对Co2+的协萃反应速率方程式为:r=k[NaA1]0.65(o)[NaA2]0.42(o)[Co2+]0.98(i).
关键词:
动力学
,
协同萃取
,
P507
,
Cyanex272
,
Co2+
,
Ni2+
李银
,
夏举佩
,
刘海浪
,
罗中秋
,
杨劲
硅酸盐通报
以煤矸石酸溶物中和液为研究对象萃取分离稀散金属镓,主要考察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剂浓度、稀释剂种类对镓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曲面法对煤矸石中和液中镓的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值和预测值相近,可以用拟合模型对镓的萃取率进行分析预测,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工业煤矸石中和液中镓的提取提供依据.
关键词:
煤矸石
,
中和液
,
镓提取
,
P507
,
响应曲面法
黄小卫
,
李建宁
,
张永奇
,
龙志奇
,
王春梅
,
薛向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恒摩尔法、斜率法以及饱和容量法研究从硫酸介质中用P204(D2EHPA,用(HA)2表示)与P507(HEHEHP,用(HL)2表示)协同萃取Nd3+或Sm3+的性能与机理,并测定协萃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s.e,求得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结果表明,萃取反应呈现正协同效应,且协萃过程为放热反应,协萃配合物组成分别为Nd·(HA2)2-HL2和Sm·(HA2)2-HL2.因此,P204与P507混合使用可以改善硫酸介质下稀土的萃取分离效果.
关键词:
P204
,
P507
,
硫酸介质
,
协同萃取
,
Sm3+
,
Nd3+
肖海建
,
蓝桥发
,
黄金
,
聂华平
,
叶信宇
,
杨幼明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506007
P507-N235双溶剂萃取体系利用P507萃取稀土离子、N235萃取酸的特性实现了稀土的无皂化萃取分离.在振荡时间5 min、相比1:1、料液pH值2~3工艺条件下,P507-N235体系对稀土的萃取能力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符合"正序萃取"规律,对稀土的萃取量随着料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震荡时间8 min、相比1:1、料液浓度1 mol·L-1的最优萃取工艺条件下,测定了各稀土元素组之间的平均分离系数.研究结果能为P507-N235体系应用于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稀土
,
萃取分离
,
无皂化
,
P507
,
N235
彭新林
,
赵娜
,
朱兆武
,
龙志奇
,
李德栋
,
黄小卫
,
李红卫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6.04.013
利用电导法研究了氨皂化的P507形成的微乳液体系,Ea-VH2O%关系曲线表明,溶水率VH2O%为29%时微乳体系最稳定.利用FT-IR光谱研究了P507皂化时的分子结构变化、微乳液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微乳液的相变化.增溶水过程发现,P507阴阳离子先发生水化,之后形成微液滴的内相,W/O型微乳液内相增溶水阶段出现渗透现象,再加入水使得分散相联通形成双连续相微乳液,最后发生相变,形成O/W型乳浊液.
关键词:
微乳液
,
P507
,
电导率
,
FT-IR
徐欣
,
杨新伟
,
邬元旭
,
钟月明
,
李永绣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8.03.019
以氯氧化锆(铪)溶液为料液, 用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萃取剂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锆铪.研究了P507浓度、料液浓度、萃取温度和时间、盐酸或氯离子浓度、添加剂浓度等因素对锆铪萃取率、分配比和分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P507萃取锆铪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萃取速率较慢, 平衡时间≥40 min, 改变金属离子和萃取剂浓度, 以及在有机相中添加仲辛醇等均难以使萃取速率得到有效提高; 饱和法测得有机相中萃取剂与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左右; 锆、铪的分配比随着P507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增加的幅度在低浓度区域和高浓度区域各不相同.锆铪之间的分离系数在萃取剂浓度0.9 mol·L-1附近呈极小值; 盐酸和氯离子浓度的影响较复杂, 呈波浪式变化.
关键词:
P507
,
盐酸
,
溶剂萃取
,
锆
,
铪
杨幼明
,
蓝桥发
,
邓声华
,
聂华平
,
叶信宇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30401
稀土萃取分离过程皂化产生的含盐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利用P507萃取稀土离子、N235萃取酸的特性,设计了P507-N235双溶剂无皂化稀土萃取体系,研究了双溶剂有机相的稳定性及对Nd3+的协萃效应.P507与N235混合时发生放热现象,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其特征峰发生了变化,但32次萃取-再生后的混合萃取剂的化学结构稳定;P507与N235对Nd3+具有显著的协萃效果,形成的萃合物为REA3·(R3N·HA)·3R3 NHCl.研究结果为无皂化稀土萃取分离新工艺开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协同萃取
,
P507
,
N235
,
无皂化
,
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