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仙
,
吕祥鸿
,
李鹤林
,
路民旭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在模拟油田实际腐蚀环境中研究了温度对P110钢CO2腐蚀行为的影响。用SEM、XRD等分析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材料表面腐蚀产物膜的形貌以及对腐蚀速率和腐蚀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0℃时表层腐蚀产物类似于疏松的土壤,少且很松散地附着在材料表面,成份主要是溶液中沉积的KCL。90℃时腐蚀产物主要是钙铁镁的碳酸盐和少量的KCl和Fe2O3,腐蚀产物呈颗粒状,较致密但是膜层中含有大量的孔洞。140℃时,试样表层腐蚀产物呈致密的粘土形貌、下层腐蚀产物仍是颗粒状,产物层致密,成份主要是FeCO3和KCl。不同温度下不同的腐蚀产物形貌造成随温度升高,材料的平均腐蚀速率在90℃时出现峰值。
关键词:
CO2腐蚀
,
P110 steel
,
corrosion scale
,
corrosion rate
,
temperature
王勇
,
李洋
,
孙世斌
,
张旭昀
,
徐子怡
,
毕凤琴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借助高温高压腐蚀反应釜,测试了咪唑啉和有机胺类缓蚀剂在饱和CO2油田采出液对20和P110钢的静态和动态缓蚀行为,并对表面腐蚀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钢静态电化学行为呈现活性溶解而P110钢发生钝化,缓蚀剂加入后均降低了腐蚀电流.缓蚀剂浓度是影响20和P110钢动态缓蚀行为的显著因素,材料表面均匀致密的产物膜层直接影响其缓蚀效果.
关键词:
CO2腐蚀
,
缓蚀剂
,
电化学
,
动态
,
20
,
P110
刘飞
,
黄金营
,
周仕明
,
高元
,
邓天安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506004
通过模拟环境中的电偶电流的跟踪测试,研究了P110钢表面腐蚀产物膜层/金属基体所构成的电偶电流随温度、时间和面积比等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0℃时,有膜层覆盖的P110钢电极作为阳极发生垢下阳极溶解,而裸露电极作为阴极反应;在60℃时,偶接初始阶段,有膜层覆盖的P110钢电极先发生垢下阳极溶解,但很快偶接电极之间会出现电流反转,裸露电极由阴极变成阳极而被腐蚀;不同面积比的裸露电极/膜层覆盖电极偶接时,电偶电位相差不大,随着阳/阴极面积比的增大而负移,电偶电流密度绝对值则随阳/阴极面积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时间延长,稳态条件下,裸露电极/膜层覆盖电极的电偶电流密度趋近为零;而在动态变化条件下,则很可能会形成小阳极大阴极的情况,从而会导致难以极化,最终出现腐蚀穿孔的危险.
关键词:
电偶腐蚀
,
电偶电流
,
腐蚀产物膜
,
P110钢
宋开红
,
李春福
,
崔世华
,
邓洪达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恒载荷拉伸法、腐蚀电化学测试和断口分析技术等,研究了P110钢在不同H2S/CO2含量的NACE-A溶液中的硫化物应力腐蚀(SSCC)行为.结果表明,在加载初期,P110钢的自腐蚀电位Ecorr)急剧下降,至极小值后缓慢升高,达到稳定值后直至断裂,试样断口呈脆性解理状.当通入CO2量达到17%时,P110钢的自腐蚀电位降低,自腐蚀电流(Lcorr)增大,加速钢的SSCC进程,断口形貌为完全解理断裂;随着溶液中通入CO2量增大,钢的自腐蚀电位稍有升高,自腐蚀电流减小,试样断裂时间延长;至CO2量达到50%,断口形貌出现少量韧窝.这种现象的产生与H28/CO2在钢表面的竞争吸附及P110钢在应力腐蚀环境中表面膜的拉伸破裂与再生有关.
关键词:
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
竞争吸附
,
腐蚀电化学
,
P110钢
,
断口形貌
官自超
,
任元明
,
崔振邦
,
张静
,
杜敏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5.136
针对P110钢在模拟油田采出水中发生的严重腐蚀情况,采用一种双季铵盐类复配缓蚀剂对其进行腐蚀防护.通过失重挂片法、电化学频率调制技术和耦合多电极技术评价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该缓蚀剂能够有效地抑制P110钢的腐蚀,在60℃,当复配缓蚀剂的浓度为150 mg/L时,缓蚀率达到95.31%,在90℃时虽然缓蚀率不高,但是能够有效的抑制局部腐蚀.电化学频率调制技术(EFM)和耦合多电极矩阵传感器(CMAS)均能够用于监测金属的腐蚀情况,评价缓蚀剂的缓蚀性能.通过EFM校验因子能够清楚地表明该缓蚀剂对局部腐蚀的抑制效果,而通过CMAS表明,缓蚀剂在金属表面上的吸附能够有效地消除金属表面上存在的阴极点和阳极点,从而抑制金属的局部腐蚀.
关键词:
复配缓蚀剂
,
EFM
,
CMAS
,
P110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