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O2/CO2气氛下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特性实验研究

李辉 , 韩奎华 , 刘洪涛 , 路春美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立式高温管式炉研究了O2/CO2气氛下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特性,以及添加剂碳酸钠、乙醇和氯化铁对脱硝特性的影响.实验得出O2/CO2气氛下氨气脱硝适宜的反应参数:温度窗口841~1184C,最佳反应温度约为900C,停留时间为1~1.2 s,氨氮比为1.5.增加氨氮比、停留时间和初始NO体积分数都会提高脱硝效率.氧体积分数超过3%,脱硝效率随氧体积分数升高降低明显;CO2体积分数超过20%,脱硝效率随CO2体积分数增大降幅减弱.三种添加剂均可以提高脱硝效率,碳酸钠和氯化铁可以拓宽温度窗口,使其向低温方向移动.

关键词: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 NO , O2/CO2 , 氨气 , 添加剂

无烟煤热解过程中表面官能团的演变

黄晓宏 , 柳朝晖 , 尹志强 , 杨明 , 张泰 , 卢兴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FTIR和光谱的曲线拟合方法被用于研究无烟煤在高温O2/N2和O2/CO2气氛下热解时表面官能团的演变.为了揭示不同温度和气氛下热解过程中煤焦结构的变化规律,热解在不同的火焰环境(1670 K和1770 K,O2/H2O/CO2/N2)下开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煤焦的红外光谱,得出以下结论:相比于N2焦,CO2焦含有更长的脂肪链或烷基侧链;由于煤焦表面化学吸附的CO2在高温下与芳香环发生的裂解反应可以生成脂肪族共轭C=O,这使得CO2焦含有更多的含氧官能团结构,同时也使得CO2焦的芳香度略低于N2焦.

关键词: O2/CO2 , 无烟煤 , 煤焦 , 表面官能团 , FTIR

O2/CO2循环燃烧中NOx的中试实验研究

黄志军 , 邹春 , 初琨 , 丘纪华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O2/CO2 循环燃烧技术不仅便于回收烟气中 CO2,还能大幅度减少 SO2 和 NOx 排放.在国内第一台中试规模O2/CO2 循环燃烧台架上,对炉膛内部不同燃烧区域和尾部烟气的 NOx 排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台架燃烧一段是 NOx 排放的重点提升区,Air 气氛下 NOx 浓度上升了 109.7%,在 O2/CO2 和 O2/RFG 气氛下 NOx 浓度没有明显增加,分别上升 23.2% 和 21.6%,燃烧二段 NOx 浓度基本没发生变化.尾部烟气中,与 Air 工况相比,O2/CO2 循环燃烧工况下脱硝率为 83.41%,另外喷钙对 NOx 的脱除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关键词: O2/CO2 , 中试台架 , 燃烧区 , 炉膛 , Nox

与SOFC整合的CO2准零排放IGCC新系统研究

段立强 , 杨勇平 , 林汝谋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研究与SOFC整合的CO2准零排放IGCC系统.基于总能系统思想和系统集成方法,本文提出了O2/CO2循环与SOFC-CC结合的双循环CO2准零排放系统,对SOFC-CC循环系统特性及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对新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还与其它准零排放IGCC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系统在回收CO2后系统效率有大幅度提高,与基准系统相比系统效率高7个百分点.本文研究成果为CO2准零排放IGCC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关键词: SOFC , IGCC , CO2准零排放 , O2/CO2

混煤燃烧减少细微颗粒物生成的实验研究

周科 , 徐明厚 , 于敦喜 , 温昶 , 占中华 , 姚洪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将一种褐煤和一种烟煤进行不同混合比例(9∶1、7∶3、1∶1、3∶7和1∶9)和不同燃烧气氛(O2/N2和O2/CO2气氛)的沉降炉燃烧实验,采用低压撞击器(LPI)对燃烧生成的颗粒物进行收集,并对所收集的颗粒物开展生成浓度、元素组成等分析,研究了混煤燃烧减少细微颗粒物生成的作用机理及混煤比例、燃烧气氛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实验煤粉混合燃烧后,PM1的生成相比于理论计算值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说明不同煤种间矿物元素的交互作用抑制了燃煤过程中PM1的生成.煤粉混合比例和燃烧气氛对PM1生成的抑制程度有重要影响.在本实验研究中,当褐煤与烟煤的混合质量比为7∶3时,PM1的生成所受抑制程度最大;与O2/N2燃烧气氛相比,O2/CO2燃烧气氛下,混煤燃烧后矿物元素交互作用减弱,PM1生成所受抑制程度降低.与理论计算值相比,混煤后PM1中的Ca、Fe元素生成浓度减少,而PM10+中Ca、Fe、Si、Al元素生成浓度则增多,褐煤燃烧过程中生成的Ca、Fe等易气化元素与烟煤中大量硅铝酸盐的交互作用是混煤燃烧后PM1生成减少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煤燃烧 , 混煤 , 颗粒物 , O2/CO2 , 燃烧 , 交互作用

O2/CO2燃烧方式下煤中有机/无机硫的释放特性

吕当振 , 徐明厚 , 姚洪 , 刘小伟 , 顾颖 , 江维

工程热物理学报

温度范围反应完全;与之相反,低密度煤释放曲线平坦且无明显峰,在较长时间和较宽温度范围均有析出;相对于O2/N2气氛,O2/CO2燃烧方式促进了硫以COS/SO3等物相生成,同时提高了煤灰中矿物质自固硫能力,从而降低了SO2的排放.

关键词: 分密度煤 , 有机/无机硫 , COS , O2/CO2

O2/CO2条件下焦炭氮向NO的转化特性

黄晓宏 , 王定帮 , 史云烨 , 柳朝晖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以大同烟煤在固定床上制得的焦炭为研究对象,利用卧式管式反应器对不同工况下焦炭氮向NO的转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开展了18%O2/N2和18%O2/CO2气氛,分别在973 K、1073 K、1173 K、1273 K和1373K下的焦炭燃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18%O2/N2和18%O2/CO2气氛下,从973 K到1373 K,焦炭氮向NO的转化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1073 K出现峰值.和O2/N2下相比,O2/CO2下焦炭氮向NO的转化率均有所下降.

关键词: 煤焦 , NO , O2/CO2

O2/CO2条件下煤粉燃烧火焰特性的实验研究

黄晓宏 , 柳朝晖 , 刘敬樟 , 韩静怡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利用平面火焰曳带流反应系统,对O2/CO2气氛下的煤粉火焰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期通过此实验研究,对后期的实验室规模的实验研究起到指导作用.结果表明:O2/CO2气氛下CO2的存在、氧分压的大小以及煤中的水分含量均对煤粉火焰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O2/CO2 , 煤粉 , 火焰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