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晶晶
,
王永成
,
蔡君
,
金燕子
,
王环江
,
甘延珍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037-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UB3LYP方法对Co+在三重态及五重态势能面上催化N2O与C2H6进行循环反应的两态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运用Harvery方法优化了两自旋态势能面5个最低能量交叉点(MECP),计算了MECP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采用Landau-Zener公式计算了自旋翻转处的系间窜越几率,各MECP处均可发生有效系间窜越.通过应用Kozuch提出的能量跨度模型, Co+催化N2O与C2H6在298K下反应生成CH3CHO时有最大的TOF值3.35×10-21 s-1.
关键词:
一氧化二氮
,
乙烷
,
循环反应
,
密度泛函
,
两态反应
,
系间窜越
,
能量跨度
,
转化频率
袁德玲
,
李新勇
,
肇启东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614-7
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i/Ti摩尔比的Ni-Ti-O混合氧化物,考察了它们在富氧条件下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运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吡啶吸附、程序升温脱附和原位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Ti摩尔比为1的催化剂表现出最佳催化活性,430℃时NOx转化率达68%.该催化剂具有锐钛矿结构,比表面积较高(149 m2/g),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其表面Lewis酸性位有利于硝酸盐物种的吸附,而硝酸盐物种是该反应的重要中间体.
关键词:
镍钛混合氧化物
,
选择性催化还原
,
一氧化氮
,
程序升温脱附
王晓波
,
伍士国
,
邹伟欣
,
虞硕涵
,
归柯庭
,
董林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1115-9
本文制备了一系列 Fe-Mn/Al2O3催化剂,并在固定床上考察了其 NH3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NO的性能.首先考察了不同 Fe负载量制备的催化剂的脱硝性能,优选出最佳的 Fe负载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 Mn负载量对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最后,对优选催化剂的抗 H2O和抗 SO2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对催化剂由于 SO2所造成的失活机制进行了考察.采用 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能量弥散 X射线谱、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的 Fe和 Mn负载量均为8%,所制的8Fe-8Mn/Al2O3催化剂在150°C的脱硝效率可达近99%;同时,在整个低温测试区间(90–210°C)的脱硝效率均超过了92.6%. Fe在催化剂表面主要以 Fe3+形态存在,而 Mn主要包括 Mn4+和 Mn3+; Mn的添加提高了 Fe在催化剂表面的积累,促进了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和活性物种分散,改善了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和对 NH3的吸附能力.催化剂的高活性主要是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高度分散的活性物种、增加的还原特性和表面酸性、较低的结合能、较高的 Mn4+/Mn3+和增强的表面吸附氧.此外,8Fe-8Mn/Al2O3的催化性能受 H2O和 SO2影响较小,抗 H2O和 SO2能力较强.同时,反应温度对催化剂的抗硫性有重要影响,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催化剂抗硫性更好; SO2造成催化剂活性降低主要是由于催化剂表面硫酸盐物种的生成.一方面,表面硫酸铵盐的生成造成催化剂孔道堵塞和比表面积降低,减少了反应中的气固接触从而导致活性降低;另一方面,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物种被硫酸化,造成反应中的有效活性位减少,从而降低了催化剂活性.
关键词:
一氧化氮
,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
铁-锰催化剂
,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二氧化硫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李裕
,
李军平
,
薛泽慧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7)60105-7
采用晶种浸渍和二次水热法制备了Silicalite-1/ACF复合催化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N2吸附和脱附等手段进行样品表征.结果表明,炭纤维表面清晰可见Silicalite-1包覆层,Silicalite-1/ACF复合材料的BET比表面积为826 m2·g-1,孔体积为0.42 cm3·g-1,平均孔径约为0.64 nm.在室温下研究了Silicalite-1/ACF复合催化材料对NO催化氧化NO2的催化活性,相对湿度高于25%时,NO催化转化率超过38%,Silicalite-1/ACF复合催化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水汽性能和催化活性,主要是由于包覆的Silicalite-1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
关键词:
Silicalite-1/ACF复合材料
,
制备
,
NO
,
催化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