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J4不锈钢及化学镀Ni-P和Ni-Cu-P镀层在液-固两相流中的冲刷腐蚀行为

方信贤 , 白允强 , 王章忠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09.00499

用质量损失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25和50℃)和不同冲刷速率(0.63-1.88 m/s)下,J4不锈钢,Ni-P和Ni-Cu-P合金镀层,及对比材料316L不锈钢在液-固两相流(20%H_2SO_4+20 g/L Al_2O_3)中的冲刷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不锈钢和镀层的抗冲刷腐蚀性能由高到低依次为镀态Ni-Cu-P,镀态Ni-P,热处理态Ni-Cu-P,316L,J4.提高两相流介质温度均使它们的冲刷腐蚀速率增大.316L不锈钢在25℃液-固两相流介质中的冲刷腐蚀速率分别为镀态Ni-Cu-P,镀态Ni-P和热处理态Ni-Cu-P镀层的8.5倍,8倍和2.6倍以上,而在50℃下分别为392倍,80倍和14.8倍以上;J4不锈钢在25和50℃液-固两相流介质中的冲刷腐蚀速率分别为316L不锈钢的28倍和13倍以上.在25和50℃,J4不锈钢分别为选择性腐蚀和均匀腐蚀,而316L不锈钢均为轻微选择性腐蚀,Ni-P和Ni-Cu-P合金镀层均为均匀腐蚀.

关键词: Ni-Cu-P , Ni-P , J4不锈钢 , 316L不锈钢 , 液-固两相流 , 冲刷腐蚀

镁合金化学镀Ni-Cu-P合金耐磨性研究

马壮 , 王茺 , 李智超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8.05.002

在AZ91D镁合金上直接化学镀Ni-Cu-P合金,得到了均匀、致密的镀层,有良好的结合力,其耐磨试验结果表明:Ni-Cu-P镀层的磨损量仅为基体的43%.X-射线衍射图表明热处理后,Ni-Cu-P合金镀层结构发生了变化,耐磨性有所提高,其磨损量仅为基体的15%.

关键词: 镁合金 , 化学镀 , Ni-Cu-P , 耐磨性

化学沉积Ni-P及Ni-Cu-P合金镀层晶化行为的比较

于会生 , 罗守福 , 王永瑞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2.04.006

利用DSC和XRD对化学沉积Ni-P及Ni-Cu-P合金镀层的晶化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磷Ni-P镀层直接转变为稳定相Ni3P,而低磷(高铜)Ni-Cu-P镀层则经生成亚稳中间相Ni5P2后再向稳定相Ni3P转变;高磷非晶态Ni-12.1%P(质量分数,下同)和Ni-17.96%Cu-9.29%P合金镀层均先形成亚稳中间相Ni5P2和Ni12P5后,再转变为稳定相Ni3P.但Ni-Cu-P合金镀层转变为亚稳相的温度比Ni-P镀层的高.

关键词: 化学沉积 , Ni-P , Ni-Cu-P , 晶化 , 中间相

XPS法研究高温弱酸性介质中化学镀Ni—Cu—P非晶态合金的腐蚀行为

徐建忠 , 魏宝明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利用XPS法研究了化学镀Ni-Cu-P非晶态合金在140℃、PH=5.0、CO2饮和Na2SO4溶液中片于不同电位下的表面膜组成。结果表明,处于不同电位下的Ni-Cu-P合金表面膜中皆有富P和富Cu现象发生,是膜中Ni选择性溶解的结果。H2PO2^-和HPO3^2-吸附层的存在是合金发生钝化的原因。 

关键词: 化学镀 , Ni-Cu-P , XFS , passivation

镁及镁合金化学镀Ni-Cu-P三元合金工艺

贾志华 , 王玉平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4.03.003

研究了镁及镁合金的化学镀Ni-Cu-P三元合金工艺, 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佳的镀覆条件.并对镀层的组织结构及其性能进行了测试,所得的Ni-Cu-P三元非晶态镀层结合力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蚀性能.

关键词: , 镁合金 , 化学镀 , Ni-Cu-P

Ni-P和Ni-Cu-P化学镀层对比研究

赵芳霞 , 刘琛 , 张振忠 , 丘泰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6.03.020

利用SEM、DSC、XRD、中性盐雾试验和显微硬度分析等手段,对Ni-10.54%P及Ni-9.25%Cu-10.23%P化学镀层的组织特征、相结构转变、热稳定性、耐蚀性和硬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两种镀层均匀致密,均为胞状结构和非晶态组织;(2)Ni-P镀层仅发生从非晶相向稳定的Ni3P相转变,而Ni-Cu-P镀层则先生成Ni-Cu固溶体和亚稳中间相Ni5P2,再向稳定相Ni3P转变;(3)Ni-Cu-P镀层的热稳定性高于Ni-P镀层;(4)镀态和低温热处理条件下两种镀层的硬度相差不大,Ni-P镀层经400 ℃、60 min热处理时硬度达到最高值981.1 HV,但Ni-Cu-P镀层经500 ℃、60 min热处理时硬度达到最高值1 144.8 HV;(5)镀态时Ni-Cu-P镀层的腐蚀速率只有Ni-P镀层腐蚀速率的2.85%;经过400 ℃、120 min相同条件的热处理,Ni-Cu-P镀层的腐蚀速率仅为Ni-P镀层腐蚀速率的0.351%.

关键词: 化学镀 , Ni-P , Ni-Cu-P , 热稳定性 , 硬度 , 耐蚀性

镀层Cu含量对Ni-P-Cu镀层性能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徐扬 , 邹勇 , 栾涛

功能材料

通过调整镀液中Cu离子浓度和添加剂成分,得到了具有不同Cu含量的Ni-Cu-P三元镀层.使用SEM、XRD、DSC、电化学测试等设备和手段研究了镀层性能,总结了Cu含量对Ni-Cu-P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含量越高的镀层具有越小的沉积颗粒和越致密的镀层结构.Cu元素的加入会降低镀层中P的含量,增加镀层的有序度.极化曲线测试表明,由于镀层结构和化学组成的改变,Cu含量较高的镀层具有更低的孔隙率,更高的耐蚀性.交流阻抗测试证实了该结果,并表明随Cu含量增大,三元镀层的腐蚀行为随之变化.

关键词: 化学镀 , Ni-Cu-P , 热稳定性 , 极化曲线 , 交流阻抗

铜含量对镁合金化学镀Ni-Cu-P镀层性能的研究

马壮 , 王茺 , 李智超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8.01.012

为研究镀液中不同铜离子含量对镁合金AZ91D化学镀Ni-Cu-P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硫酸镍为镍源,在镁合金化学镀Ni-P的镀液中加入不同含量的铜离子,可直接得到不同的Ni-Cu-P镀层,但都较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经过耐醋酸腐蚀、磨粒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铜含量为0.5g/L的镀液中获得的Ni-Cu-P镀层,较基体的耐蚀性提高了0.84倍,耐磨性提高了0.56倍.由此得出结论:镀液中硫酸铜含量为0.5g/L,所得到的镀层性能最佳.

关键词: 镁合金 , 化学镀 , Ni-Cu-P , 耐磨性 , 耐蚀性

J4不锈钢及化学镀Ni-P和Ni-Cu-P镀层在液-固两相流中的冲刷腐蚀行为

方信贤白允强王章忠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09.00499

用质量损失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25和50℃)和不同冲刷速率(0.63-1.88 m/s)下,J4不锈钢、Ni-P和Ni-Cu-P合金镀层, 及对比材料316L不锈钢在液-固两相流(20% H2SO4+20 g/L Al2O3)中的冲刷腐蚀行为. 结果表明:不锈钢和镀层的抗冲刷腐蚀性能由高到低依次为镀态Ni-Cu-P, 镀态Ni-P,热处理态Ni-Cu-P, 316L, J4. 提高两相流介质温度均使它们的冲刷腐蚀速率增大. 316L不锈钢在25℃液-固两相流介质中的冲刷腐蚀速率分别为镀态Ni-Cu-P, 镀态Ni-P和热处理态Ni-Cu-P镀层的8.5倍, 8倍和2.6倍以上, 而在50℃下分别为392倍, 80倍和14.8倍以上; J4不锈钢在25和50℃液-固两相流介质中的冲刷腐蚀速率分别为316L不锈钢的28倍和13倍以上. 在25和50℃, J4不锈钢分别为选择性腐蚀和均匀腐蚀, 而316L不锈钢均为轻微选择性腐蚀, Ni-P和Ni-Cu-P合金镀层均为均匀腐蚀.

关键词: Ni-Cu-P , Ni–P , J4 stainless steel , 316L stainless steel , liquid–solid two–phase flow , erosion and corrosion

TL电刷镀Ni-Cu-P非晶态合金工艺研究

张天顺 , 张晶秋 , 黄重华 , 张兆国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1.06.004

采用电刷镀技术,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光衍射仪等测试手段,对三元Ni-Gr-P合金刷镀溶液的配方组成、施镀工艺、镀层组织结构及成份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三元NNi-Cu-P镀液的组成及刷镀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该镀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并可镀厚,且镀层表观光泽平整.

关键词: 电刷镀 , Ni-Cu-P , 非晶合金 , 工艺研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