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明
,
向军
,
赵清森
,
胡松
,
孙路石
,
许凯
,
卢腾飞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的方法,在线检测实验煤种在常压热重分析仪上气化时气体产物的释放过程.实验主要考察无烟煤的挥发分的析出、孔隙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对 N 析出与转化的影响,从反应机理上分析含 N 热解气化产物的转化规律.研究发现挥发分的析出速度对煤焦气化影响很明显,在原煤慢焦气化过程中,由于挥发分析出速度慢,形成的孔隙和孔容积较小,而且挥发分中含N量减少会导致焦炭 N 含量增加,从而使得 NH3 和 NO 的析出量增大.在快焦气化过程中,挥发分快速析出,形成的孔隙比表面积和孔容积都较大,导致活性 H 较快释放生成,所以仍然有一定浓度的 HCN 和 NH3.
关键词:
氮转化机理
,
热解气化
,
煤焦
,
HCN
,
NH3
郭啸峰
,
魏小林
,
李森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研究碱金属元素Na和K对NH3选择性非催化还原NO的影响,并组建Na-K-H-O-N详细化学反应机理解释其影响机制.实验表明,碱金属盐将“温度窗口”向低温方向扩展,并在较大温度范围内增加脱氮效率,效果与碱金属盐的种类和碱金属原子浓度几乎无关,但钠盐的作用强于钾盐;高温下碱金属对脱氮的促进作用较小,高浓度碱金属的脱氮效率比低浓度时略高.路径分析显示,NH2对还原NO起重要作用,OH是促使NH2生成的关键,Na的加入有利于在低温下促进OH自由基的生成,其主要反应为NaOH+O2 →NaO2 +OH、NaOH+M→Na+OH+M和NaO+H2O→NaOH+OH.相同形式的含K反应由于较高的活化能和较低的温度指数,反应速率较低,对OH生成的促进作用有限.
关键词:
碱金属
,
NH3
,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
详细化学反应机理
孙宇峰
,
刘少波
,
李会华
,
王萍
,
孟凡利
,
陈翌庆
功能材料
石墨烯独特的原子结构赋予其电学、热学、力学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氧化石墨烯不仅具有石墨烯结构特点,而且具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增强了对气体的吸附能力,更适合应用于气敏传感器。通过改进的Hummer方法制备了片状多层氧化石墨烯,并对不同浓度的NH3进行敏感特性测试。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对NH3具有良好的响应,在(1.5-3.5)×10^-4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
气体传感器
,
NH3
段伦博
,
任强强
,
周骛
,
屈成锐
,
陈晓平
,
赵长遂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水平管式炉上进行徐州烟煤在Ar和CO2气氛下的热解试验,研究CO2气氛对燃料N析出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气氛下,NH3的收率随温度的升高均先升高后减小,在800℃时达到一个最大值,Ar气氛下此最大值比CO2气氛下大很多;两种气氛下,HCN的收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两种气氛下随着温度的升高,HCN与NH3的收率比均升高,但在CO2气氛下收率比更大,说明CO2的氧化作用和气化作用促进了燃料N向HCN的转化.
关键词:
热解
,
CO2气氛
,
NH3
,
HCN
,
气化
闫艳
,
黄善波
,
姜烨
,
宋文霞
,
王新伟
,
张秀霞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O2/TiO2催化剂,对CeO2/TiO2催化剂上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NO转化速率与NO成一级反应,与NH3成零级反应,与O2成0.5级反应,反应主要遵循Eley-Rideal机理进行;该反应的活化能为51.2 kJ/mol.
关键词:
NO
,
选择性催化还原
,
NH3
,
CeO2/TiO2催化剂
,
动力学
王天泽
,
杨光玲
,
楚英豪
,
郭家秀
,
尹华强
材料导报
以硅铝比为38的分子筛为模板,蔗糖为前驱体,用模板法制备了中乳炭材料,并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重点探讨了以制备的碳材料为载体,Ce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的脱硝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碳材料存在部分中孔,平均孔径为2.9 nm;负载了Ce的催化剂,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性能比未负载的脱硝性能好,表明Ce具有催化作用;将制备的碳材料经硝酸预处理,发现Ce负载量为10%的催化剂脱硝活性最好,在380~450℃之间保持60%以上的NO转化率.
关键词:
中孔炭
,
模板法
,
CeOx
,
SCR
,
NH3
任强强
,
赵长遂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TGA-FTIR联用技术,考察了升温速率对生物质中氮热解转化成NH3和HCN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的升温速率影响生物质中氮转化的速率和转化的量,升温速率提高,NH3和HCN的生成量减小,NH3和HCN的起始释放温度及达到最大析出值的温度提高.慢速升温热解,HCN的析出与NH3的析出规律相似,但HCN的析出量明显小于NH3的析出量,生物质中氮主要以NH3的形式析出.
关键词:
生物质
,
热解
,
热重-红外联用
,
NH3
,
HCN
黎阳
,
高家诚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5.029
研究了γ辐照聚碳硅烷(polycarbosilane, PCS)先驱丝在Ar与NH3中的热解过程,探讨了气氛与温度对化学结构演变、元素组成、晶型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低于600℃时,气氛对化学结构无影响;热解温度达700℃时,Ar 中先驱丝的化学结构主要由 Si-O-Si 和 Si-CH2-Si 构成,而在NH3中发生了 N 与 C 的亲核取代反应,化学结构主要由 Si-O-Si、Si-N H-Si 和 Si-N H 2构成;1000℃时,Ar 中得到β-SiC 晶型的 SiC 陶瓷纤维, NH3中得到无定型Si3 N4陶瓷纤维。
关键词:
聚碳硅烷先驱丝
,
γ射线
,
Ar
,
NH3
程知萱
,
潘庆谊
,
董晓雯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5.02.010
以氯化铟为前驱体, OP-10为形貌控制剂,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In2O3粉体, 并以TG-DSC, XRD, TEM等多种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以此粉体为气敏材料, 采用涂敷烧结的方法制成旁热式气敏传感元件, 研究了该元件对三甲胺(TMA)的检测性能, 重点讨论存在NH3干扰情况下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 350 ℃煅烧1 h制备的In2O3粉体, 晶粒尺寸<20 nm, 呈立方晶型; 该粉体制成的气敏元件对TMA气体的检测灵敏度比起H2, C2H5OH等气体要高的多, 因此可用于选择性检测TMA; 此外, 该元件对NH3也有一定的响应, 进一步研究发现NH3存在对TMA检测的影响主要是NH3在In2O3材料表面的吸附所至.掺杂Pd2+可提高In2O3材料的检测灵敏度, 降低检测温度; Pd2+的掺杂量在质量分数0.2%~5% PdCl2-In2O3范围内变化对TMA检测灵敏度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气敏元件
,
纳米In2O3
,
三甲胺
,
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