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勇
,
贾中华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2.01.023
采用真空阴极电弧沉积工艺在铌钨合金喷管内、外表面和铌钨合金试样表面沉积了Mo层,采用真空包渗工艺使Mo层硅化生成MoSi2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XRD、金相显微镜对Mo层和MoSi2涂层表面和断面微观形貌、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MoSi2涂层的相结构由外向内大致可分为外层(MoSi2)、中间层( NbSi2)和过渡层(Nb5 Si3).高温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MoSi2涂层在大气环境下1 800℃的静态抗氧化性能达到了30 h,室温至1 700℃循环热震1 376次.考核热试车情况:发动机在温度1 450℃累计工作了415s,在1 610℃工作了100 s,涂层状况完好.
关键词:
铌钨合金
,
喷管
,
Mo层
,
包渗
,
MoSi2涂层
,
高温抗氧化
,
发动机
颜建辉
,
张厚安
,
徐红梅
,
吴海江
,
唐思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喷雾干燥和真空烧结技术制备MoSi2团聚颗粒,以MoSi2团聚粉末为原料,通过大气等离子喷涂法制备二硅化钼涂层,借助XRD、扫描电镜及能谱对团聚体粉末在等离子焰流中的熔化特性和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团聚粉末在1200℃真空热处理1 h后,粉末的流动性和松装密度分别提高55.6%和42.0%,适合等离子喷涂用.MoSi2颗粒经过高温等离子焰流后,粉末熔化充分,大多数团聚体粉末发生烧结过程,颗粒的平均粒度减小,形成较致密的球形颗粒.在喷涂过程中,部分四方相MoSi2(t)转变为六方相MoSi2(h)或氧化形成了少量的Mo<,5>Si3相,涂层中的富钼相呈"网状"组织结构.
关键词:
MoSi2涂层
,
喷雾干燥
,
等离子喷涂
,
熔化特性
张中伟
,
王俊山
,
许正辉
,
李承新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7.01.015
为解决MoSi2和SiC线膨胀系数差异,在带有SiC外涂层的C/C复合材料表面采用等离子喷涂、电弧沉积和固渗等工艺制备MoSi2涂层.涂层表面形貌分析发现,等离子喷涂MoSi2涂层多孔不致密,电弧沉积MoSi2涂层易开裂剥落;而固渗MoSi2涂层致密均匀,且界面结合力好.氧化试验也表明,固渗MoSi2涂层性能较好.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MoSi2涂层
,
等离子喷涂
,
电弧沉积
,
固渗
吴恒
,
李贺军
,
王永杰
,
付前刚
,
魏建锋
,
王海鹏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防止Mo合金的高温氧化,本研究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Mo合金表面制备MoSi2抗氧化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分析手段,对涂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测试了涂层的抗氧化和抗热震性.结果表明:MoSi2涂层结构致密,仅有少量微裂纹存在,表现出良好的抗热震和抗氧化性能;经20次1300℃-室温循环热震实验后,涂层未出现开裂与脱落现象;涂层试样在1300℃氧化气氛下氧化180 h,失重率小于0.83%,分析揭示了涂层试样氧化失重的主要原因为氧扩散通过涂层与Mo基体发生反应,生成极易挥发的MoO、MoO2、MoO3,氧在涂层中的扩散速率决定了涂层的失重速率.
关键词: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
,
MoSi2涂层
,
微观结构
,
抗氧化
曹正
,
田晓东
,
李宁
,
王利捷
,
吕娜
表面技术
目的:在Nb-Ti-Si合金表面制备MoSi2涂层。方法先进行辉光离子渗Mo,再进行包埋渗Si。分析温度对渗Mo层表面形貌、厚度、元素互扩散的影响,以及渗Si后涂层的表面形貌和结构。结果在1100°进行辉光离子渗Mo,渗Mo层与基体形成了显著的互扩散。对渗Mo层进行包埋渗Si后,所形成的涂层组织致密,具有多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MoSi2层、NbSi2层和Nb5 Si3层,在MoSi2和NbSi2层之间存在( Mo,Nb) Si2互扩散区。结论通过辉光离子渗/包埋渗的方法,可以在Nb-Ti-Si合金表面制备MoSi2涂层,且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结合较好。
关键词:
Nb-Ti-Si合金
,
辉光离子渗
,
包埋渗
,
MoSi2涂层
吴恒
,
李贺军
,
王永杰
,
付前刚
,
何子博
,
魏建锋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392
以SiCl4和H2为原料,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渗硅法在Mo基体表面原位反应制备了MoSi2涂层,研究了沉积温度对MoSi2涂层微观形貌、物相组成、沉积速率、涂层的硬度、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100~1200℃下制备的涂层结构致密,由单一MoSi2组成,沉积速率、涂层的硬度以及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均表现为増加的趋势;当沉积温度高于1200℃,涂层出现开裂现象,由游离Si和MoSi2两相组成,涂层沉积速率、硬度和结合强度均出现下降的趋势.1100℃以下沉积的主要控制步骤为Si与Mo反应,而1100℃以上Si在涂层中的扩散对沉积过程起控制作用.
关键词:
LPCVD
,
MoSi2涂层
,
微观结构
,
性能
,
沉积温度
张厚安
,
古思勇
,
颜建辉
,
吴海江
,
徐红梅
机械工程材料
以自蔓延合成的MoSi2粉体为喷涂原料,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K403镍基合金表面制备了MoSi2涂层;采用XRD、SEM和EDS等仪器和高温氧化试验考察了喷涂功率对MoSi2涂层组织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中均含有MoSi2相、Mo5Si3相和钼相,随喷涂功率的增大,涂层的相组成由富硅相向富钼相转变;采用30 kW喷涂功率可制备出主相为MoSi2且致密度较高的涂层,可以明显提高基体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关键词:
MoSi2涂层
,
等离子喷涂
,
镍基合金
范华山
,
徐江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双阴极等离子溅射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制备了MoSi2和Mo(SiAl)2涂层,并在500℃的空气中进行了不同时间的等温氧化,研究了铝元素对MoSi2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涂层均由扩散层和沉积层组成,两者的厚度分别约为8,20 μm,涂层致密,并与基体紧密结合;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Mo(SiAl)2涂层的氧化质量增加缓慢,且明显小于MoSi2涂层的;MoSi2涂层在500℃下氧化5h后表面生成了板条状MoO3,氧化100 h后出现“PEST”现象,涂层表面出现大量裂纹;Mo(SiAl)2涂层氧化30 h后,表面生成了Al2O3、SiO2、MoO3,氧化100 h后表面完好且未出现明显的裂纹;铝元素的添加提高了MoSi2涂层的抗氧化性能.
关键词:
MoSi2涂层
,
抗氧化性
,
铝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