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亚慢性Sm(NO3)3暴露对小鼠肝脏的影响

阮琴 , 申秀英 , 饶和平 , 王芳 , 郑绍成 , 徐晓虹 , 俞世钢 , 姜科声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70311

探讨Sm(NO3)3亚慢性暴露对小鼠肝功能、肝脏组织结构、酶活的影响.ICR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分别自由饮用0,5,50,500,2000 mg·L-的Sm(NO3)3溶液90 d,测定小鼠肝功能指标及肝脏组织SOD,GSH-Px,CAT活力及MDA含量,肝脏光镜切片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显示60,90 d 2000 mg·L-1雌性组体重、雄性组肝脏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下降(P <0.05);2000 mg·L-1AST雌雄性组、ALT雄性组、Urea雌性组与对照相比具有显著升高(P<0.05),ALB雄性组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P<0.05);GSH-PX活力5,50 mg·L-雄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升高(P<0.01),而500,2000 mg·L 1组雄性鼠有极显著和显著下降(P<0.01,P<0.05),SOD活力在500,2000 mg·L-1雌雄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和极显著降低(P<0.05,P<0.01),MDA在50,500,2000 mg·L-1雌性组与对照相比有显著与极显著升高(P<0.05,P<0.01),CAT 500,2000 mg·L-1雄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500 mg·L 1组肝细胞肿大,胞质疏松,肝窦、中央静脉有狭窄,2000 mg·L-1细胞排列紊乱,细胞界限不清,部分肝窦狭小甚至完全闭塞,少数肝细胞有破裂现象.以上结果表明亚慢性Sm(NO3)3暴露可导致小鼠肝功能异常、肝组织结构损伤,并与暴露浓度、时间及性别相关;提示氧化损伤可能是亚慢性Sm(NO3)3暴露致小鼠肝脏毒性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 Sm(NO3)3 , 亚慢性暴露 , 肝功能 , SOD , GSH-Px , CAT , MDA , 肝组织结构

MDA催化加氢制备H12MDA的工艺研究

齐旺顺 , 胡爽 , 陈文波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z1.090

采用MDA催化加氢的方法,对H12MDA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RC系列负载钌催化剂进行了活性、选择性、寿命评价和筛选,并考察了温度、压力工艺条件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压力对吸氢速率有较大的影响.选择RC3-2作为MDA加氢催化剂,在8.0MPa,150℃的条件下,3~4h内MDA转换率可以达到99%以上,H12MDA收率大于90%,且反一反异构体含量低于24%.催化剂套用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5次套用,催化剂活性、选择性依然维持在较好的水平,证明该催化剂耐用性好,具有工业应用价值.通过减压精馏的方法,制得了纯度大于99.5%的H12MDA.

关键词: MDA , H12MDA , 钌催化剂 , 加氢

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的MDA和MDMA

王继芬 , 孙洪峰 , 叶能胜 , 谷学新 , 李文君 , 李瑛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1.026

建立了人体血液中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的微波萃取-气相色谱(GC)测定方法. 研究确定了血液中MDA、MDMA的最佳提取条件,即调节血样pH=13,以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于 30 ℃下微波提取10 min. 测定的MDA、MDMA平均萃取率分别达96.7%和101.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和5.3%(n=5),提取液经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检测,2种药物和基体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对血液中MDA、MDMA的检测限为5×10-8 g/mL. 该方法不必对药物进行衍生化,是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测定血液中MDA、MDMA的方法.

关键词: 微波萃取 , 气相色谱 , MDA , MDMA , 血液

低能N+离子预处理对水稻UV-B辐射的当代损伤效应的影响

赵帅鹏 , 黄群策 , 陈雪能

原子核物理评论

采用3种不同注量的N离子对供试材料进行了离子注入预处理,再用10.08 kJ/(m2·d1)增强UV-B辐射对其幼苗进行辐照试验,测定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N离子注入预处理的水稻材料受到UV-B辐射时其POD和SOD活性明显升高,并在注量为2.0×1017ions/cm2时活性达到最强;CAT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降低,GSH含量显著增加,而可溶性糖的含量则变化程度很小.从这些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经过一定注量离子注入预处理的水稻材料当受到UV-B辐射时能产生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防御能力,而且抗氧化系统优于碳水化合物系统而先于表达.由此可见,离子注入预处理对水稻UV-B辐射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相当明显.

关键词: 离子注入 , UV-B , POD , SOD , MDA , GSH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