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笙
,
李春娥
功能材料
低角X射线衍射是研究LB膜结构的有力工具,它能确认LB膜中成膜分子的排列规则性,确定LB膜的等同周期,计算LB膜厚,确定LB膜类型,成膜分子在基片上的倾斜角度和两种分子在混合LB膜中的排列,研究成膜分子在LB膜上的聚合,LB膜在酸碱环境下的稳定性,衍射峰的奇偶起伏现象等.
关键词:
LB膜
,
X射线衍射
,
C60
,
花生酸
,
10,12-二炔廿五碳酸
伍维成
,
沈永嘉
功能材料
合成了带双羟烷基及双甲酸甲酯基取代的两种双二硫代亚乙基四硫代富瓦烯(BEDT-TTF)的衍生物及其它们与 TCNO的CT-络合物.制备了它们的LB膜并测试了膜的导电率.由干单分子膜与各层膜相比分子排列紧密程度不同,平行于LB膜方向的导电率比垂直于LB膜方向的导电率高近107个数量级.
关键词:
四硫代富瓦烯
,
cT-络合物
,
LB膜
,
导电率
崔海精
,
蔡继业
,
郑辉
,
欧阳健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LB膜技术将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和胆固醇的混合液转移到疏水云母上,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在空气中表征了LB膜的性质.结果表明,当C(DPPC):C(cholesterol)=2.6:1,膜压15 mN/m时,能形成有缺陷的LB膜.并分析了这种缺陷LB膜的形成过程.此法制得的LB膜接近受损伤的肾上皮细胞膜,用于诱导晶体生长,从而建立受损伤的肾上皮细胞膜导致肾结石形成的化学模型.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
LB膜
,
缺陷
,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
胆固醇
柯善明
,
刘来君
,
唐波
,
樊慧庆
材料导报
LB(Langmuir-Blodgett)薄膜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材料设计,是实现分子工程的重要手段.LB膜可以方便地沉积纳米级的功能微粒和薄膜,也是制备梯度功能材料的方法之一.简要综述了LB薄膜技术在功能晶体、纳米半导体及铁电体等尖端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相关应用研究的重要前景.
关键词:
LB膜
,
功能晶体
,
纳米半导体
,
铁电体
郑华靖
,
徐建华
,
蒋亚东
,
杨亚杰
功能材料
采用LB膜诱导沉积法制备PEDOT高度有序导电聚合物薄膜,采用的工艺是将十八胺(ODA)与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先形成ODA包裹PEDOT-PSS纳米粒子的组装体,然后再将其铺展于气/液界面,制备PEDOT-PSS复合LB膜.实验表明,PEDOT-PSS纳米粒子对单分子层具有包裹作用,形成了稳定的复合单分子膜;不同膜压下制备的膜表面形貌不同,较高膜压下得到颗粒紧密排列的薄膜,亚相温度23℃、PEDOT-PSS浓度1×10-3mol/L、压缩速率5mm/min、拉膜速率为1mm/min的条件下薄膜具有较好的成膜性能.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
聚3
,
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
,
LB膜
李宗耀
,
李建辉
,
赵春梅
,
王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从三氯均三嗪出发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4-(9-蒽基)-6-十六烷氧基-2-氨基-1,3,5-三嗪(AHTA),并通过红外、核磁、质谱、高分辨质谱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AHTA分子在基态下分子的蒽环与三嗪环不共平面,激发态下表现为ICT的荧光发射.由于分子间氢键作用的存在,AHTA在自组装膜和LB膜中均形成H-聚集体.
关键词:
4-(9-蒽基)-6-十六烷氧基-2-氨基-1,3,5-三嗪
,
荧光
,
LB膜
,
H-聚集体
李季
,
唐冬雁
,
刘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胶体化学的方法获得PZT溶胶,利用LB技术制备PZT超细陶瓷微粒/硬脂酸复合LB膜,热处理后得到PZT超薄膜.由π-A曲线确定了具体的拉膜工艺参数和条件,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AFM照片对复合LB膜和超薄膜进行表征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超薄膜中PZT超微粒排布较均匀,覆盖度较高;复合膜层均匀,在194 nm和256 nm处均有较强的吸收峰.
关键词:
PZT
,
陶瓷微粒
,
LB膜
,
超薄膜
韩祝平
,
许永娟
,
叶鹏
,
王新平
功能材料
LB(Langmuir-Blodgett)膜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控制膜厚及分子取向,是实现新型功能材料设计和开发的重要手段。将具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质引入LB膜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仿生膜及生物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近几年关于LB膜法固定化蛋白质的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并展望了相关的研究应用前景。
关键词:
LB膜
,
酶固定化
,
蛋白质
,
生物传感器
,
功能材料
唐冬雁
,
李莹
,
李季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胶体化学的方法获得PZT溶胶,利用LB技术制备PZT超细陶瓷微粒/硬脂酸复合LB膜,热处理后得到PZT超薄膜.研究了PZT超微粒/硬脂酸复合LB膜的成膜条件,有效改善复合膜和超薄膜的性能:亚相浓度为0.01 μmol·mL~(-1)可以获得与硬脂酸有效复合的稀溶胶体系,滑障速度为6~8 mm·min-1可以获得紧密的复合单分子体系,转移膜压为30~35 mN·m~(-1)和pH值为7.0可以获得较理想的转移比,提拉速度为5~9 mm·min~(-1)有利于有序多层膜的制备.工艺条件中崩溃压和单分子面积的变化反映了硬脂酸分子和超微粒的有效作用.复合LB膜及PZT 超薄膜的AFM粒径分析结果表明,吸附于硬脂酸上的PZT超微粒子的平均半径为30.508 nm,经过焙烧得到的PZT超微粒子平均半径为30.412 nm.
关键词:
PZT
,
LB膜
,
超薄膜
,
成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