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抗紫外PVDF基木塑复合材料的热分析

周箭 , 张启龙 , 杨辉 , 张国永 , 石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用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F3)、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TF17)对木粉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将改性木粉与聚偏氟乙烯(PVDF)熔融共混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考察氟硅烷偶联剂处理用量对紫外线辐照后WPC抗弯强度及冲击性能的影响,分析WPC经紫外线辐照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储能模量(E')、损耗因子(tanδ)、熔点(T_M)和结晶度(X_c)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wt% TF3改性木粉提高了WPC的力学性能,维持WPC经紫外线辐照后恒定的力学性能;TF17不能有效改善木粉与PVDF的界面性能及增强WPC的力学性能,但能促进经紫外线辐照后WPC内自由基之间的交联反应.TF3改性WPC经紫外线辐照后的交联反应发生在界面层和连续相,形成了有利于链段运动、支化程度高的分子链结构,Tg降低,损耗峰降低,松弛温度区间变窄.TF17改性WPC经紫外线辐照后的交联反应主要发生在连续相,在低温区间内储能模量增加,Tg提高,损耗峰降低,松弛温度区间变宽.当氟硅烷改性WPC经紫外线辐照后发生交联时,无定形区域周边的分子链重新排列,形成较为有序结晶,结晶熔融热(△H_f)增加,Xc增大.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 聚偏氟乙烯 , 氟硅烷 , 老化 , DMA , DSC

用DMA研究环氧预浸料的等温固化过程

谢旻 , 张佐光 , 顾轶卓 , 李敏 , 苏玉芹 , 郭凯 , 李涵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法(DMA)对648环氧预浸料的等温固化过程进行了表征分析. 以储能模量E'的相对增长率作为动态力学性能增长的指标, 研究了不同恒温温度下E'的增长规律, 并用Hsich非平衡热力学涨落理论、Avrami方程和等转变率3种方法研究了预浸料的等温固化动力学. 结果表明: 648环氧预浸料等温固化过程中E'的增长分为高温和低温2种增长模式, 低温下包含一个高温下没有的模量增长的过渡阶段, 该阶段与测试频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Hsich非平衡热力学涨落理论、Avrami方程可以对648环氧预浸料等温固化过程储能模量的相对变化进行分段描述. 对活化能的计算结果表明, 不同温度范围内恒温储能模量增长过程中活化能的数值及其变化趋势不同.

关键词: DMA , 动态力学性能 , 动力学 , 等温固化 , 预浸料

亚麻纤维/玄武岩(玻璃)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断面形貌和DMA的性能表征

杨越飞 , 郑峰 , 徐建锋 , 赖佳佳 , 宋剑斌 , 杨文斌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2.016

研究了亚麻纤维分别与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F/B和F/G)混杂质量比对混杂复合材料(B1-B3和G1-G3)的密度、力学性能和DMA性能.结果表明,随BF(玄武岩纤维)和GF(玻璃纤维)含量增加,F/G复合材料的理论密度和实际密度都增加,而F/B的理论密度降低,实际密度增大;B3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韧性分别比B1高40.7%,64.5%和39.4%,G3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韧性分别比G1高26.3%,48.0%和58.9%,复合材料F/G弯曲强度的比强度和储存模量的比模量与F/B相当,但F/G的冲击韧性和动态热机械性能都明显比F/B更好,同时F/G混杂体系的界面结合强度更高.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表明亚麻纤维与UP结合较差,BF与UP的界面结合不如GF与UP,因此F/G力学性能比F/B更好.

关键词: 亚麻纤维 , 玄武岩纤维 , 玻璃纤维 , DMA , 力学性能

涤纶短纤维在纺程中的XRS、DMA研究

孟家明 , 任夕娟 , 曾宪春 , 胡家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应用FRS-XRSA、SAXS、DMA等研究了涤纶短纤维在纺丝及后处理过程中的结晶、取向与超结构的形成与变化.并讨论了涤纶纤维在后加工过程中玻璃化温度(Tg)与纤维聚集态结构的关系.XRS结果指出,涤纶在纺丝与后处理过程中结晶分4步进行,且存在着"结构重整"现象,按两相模型考虑,晶区、非晶区均有重组.DMA结果表明,PET纤维在后加工过程中具有双重玻璃化转变,在晶区、非晶区之间还存在1个"过渡相",其高温Tg(u)主要是由中介态(取向非晶)造成的.

关键词: FRS-XRSA , SAXS , DMA , PET纤维 , 玻璃化温度 , 结晶度 , 取向 , 超结构

PCI-9820高速数据采集卡在材料超声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杨党纲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6.10.015

本研究采用最高采样率为120MS/s,采样精度为14位,PCI总线的高速A/D数据采集卡PCI-9820构造了数据采集模块,实现了数字超声检测系统中A扫描波形数字化、存储、处理功能.还介绍了采用WD-DASK和Microsoft Visual C++ 在Windows XP下的编程应用.

关键词: 超声检测系统 , 高速A/D数据采集 , PCI总线 , DMA , 多线程

受限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镓颗粒熔化行为的动态力学分析

何豪 , 田永涛 , 苏金瑞 , 费广涛 , 水嘉鹏 , 崔平

材料导报

通过动态力学分析仪对分散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不同尺寸的镓颗粒的熔化行为进行了研究,观察到镓颗粒4个固液相变力学损耗峰,分别对应于镓稳态相(α-Ga)和3个不同亚稳相(β-Ga、γ-Ga和δ-Ga),结果证明不同尺寸颗粒的熔化行为不同.建立了一个唯像模型以解释固-液相变力学损耗峰形成的机理.

关键词: DMA , 镓颗粒 , 熔化 , 力学损耗

纤维增强改性阻尼材料研究

洪暄清 , 王旭升 , 姚熹 , 孙召进 , 郭建强 , 王韶君 , 赵民

材料导报

随着高性能机械设备和高速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阻尼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噪声和振动问题.研究了添加不同纤维对阻尼材料性能的影响.在阻尼浆和环氧树脂两种基体中添加了有机纤维和玻璃纤维,使用DMA测试仪对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纤维增强机理.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纤维较玻璃纤维对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好,其中PET纤维表现出较优良的阻尼性能.

关键词: 纤维增强 , 阻尼 , DMA , 复合材料

三官能度甲基丙烯酰氧基单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张静 , 杨冬芝 , 聂俊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用甲基丙烯酰氯分别与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反应合成了两种三官能度甲基丙烯酰氧基单体.以实时红外光谱(RT-IR)法研究了两种单体的光聚合动力学性质,考察了不同单体、不同引发剂和引发剂浓度、不同光强对聚合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测试了光固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增大,单体转化率、最大反应速率都增大,随着光强的增大,单体转化率、最大反应速率都降低.与二苯甲酮(BP)相比,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1173)对两种单体具有较好的引发效果.两种单体加入三缩四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SR209)中后,对体系光固化后的产物力学性能有不同影响.

关键词: 单体 , 光聚合 , 动力学 , RT-IR , DMA

极化对锆钛酸铅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于瑶 , 王旭升 , 李艳霞 , 姚熹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40360

本工作所采用的样品为锆钛酸铅陶瓷PZT-5H与PZT-8,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测试了极化前后PZT-5H与PZT-8在不同力学荷载频率下的杨氏模量和内耗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PZT-5H和PZT-8的铁电-页电相变温度(瓦)分别为438 K和550 K.极化前后PZT-8的杨氏模量都高于PZT-5H,这是由于硬性取代导致PZT-8的内应力大于PZT-5H.极化后,PZT-5H与PZT-8的杨氏模量增大,本文研究了极化前后压电效应对模量变化的影响.测试得出两种样品都存在一个弛豫内耗峰.分析表明,PZT-8的弛豫内耗峰由氧空位的扩散引起,而PZT-5H弛豫内耗峰的形成机制则比较复杂,与畴壁运动及畴壁在运动过程中与点缺陷的相互作用有关.计算得出极化后两种样品的弛豫激活能增加,原因是极化导致局部内应力升高,空间电荷沿极化电场排列,两种因素都会对畴壁及空位的运动产生钉扎效应,从而使弛豫过程更加困难.

关键词: 杨氏模量 , 内耗 , DMA , PZT , 极化

非标准视频图像信号的实时采集与稳定显示

张怀柱 , 孙大军 , 向长波 , 宋建中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8.01.014

设计了基于PCI总线的非标准视频图像信号的实时采集处理系统.首先由主机对非标准视频图像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提取出同步信号的参数,及时传递给DSP,然后通过行频调整、自动锁相等环节对同步信号的参数进行调整,由DSP产生高精度的同步信号,经倍频锁相后得到图像采集所需的采样脉冲.系统与主机之间采用PCI总线接口芯片PCI9054以DMA方式进行通讯,利用PCI总线的高速传输的特性完成图像的实时采集与显示.实验结果表明,系统采集传输速度达到25 MB/s,能够快速实现非标准视频图像信号的实时采集与稳定显示.

关键词: 视频图像采集 , PCI总线 , DMA , 频谱分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