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
,
张幸红
,
韩杰才
,
赫晓东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5.01.005
利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结合准热等静压技术制备了不同Cu含量的TiB2-Cu基金属陶瓷.为了得到金属粘结剂的最佳含量,研究了Cu含量对TiB2-Cu基金属陶瓷热力学、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Ti-B-Cu体系的燃烧合成过程中,可能存在TiB2、TiB和TiCu三个相.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TiB2是最稳定的相.随着Cu含量的增加,TiB2-Cu基金属陶瓷的绝热温度(Tad)和燃烧温度(Tc)逐渐降低.燃烧温度会影响产物中陶瓷相的形貌,TiB2颗粒的尺寸随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减小.TiB,-Cu基金属陶瓷的硬度(HRA)和弯曲强度随着Cu含量的增多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分别对应20wt.%和40wt.%的Cu含量.随Cu含量的增加,TiB2-Cu基金属陶瓷的孔隙率由于金属Cu良好的流动性而呈下降趋势,断裂韧性则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材料的韧化机制为裂纹尖端塑性钝化机制和裂纹偏转机制.TiB2-Cu基金属陶瓷的最佳金属粘结剂含量位于40wt.%~50wt.%.
关键词:
SHS/PHIP
,
TiB2-Cu基金属陶瓷
,
Cu含量
,
组织
,
性能
杨阳
,
李云国
,
刘相法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光学显微镜(OM)、热场发射(FSEM)和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不同含Cu量富铁Al-Si富镍相的演变,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合金主要高温耐热相由粗大块状或汉字状(T-Al9FeNi相+β-Al5FeSi相)转变为(δ-Al3CuFeNi相+γ-Al7Cu4Ni相)网状组织,进而演变为半环形的(δ-Al3CuFeNi相+θ-Al2Cui相);OM观察发现α-Al相由粗短枝晶逐渐转变为发达长轴晶,进一步演变为均匀分布的二次枝晶,由此促使合金中合金相由粗大聚集状逐渐演变为环状或半环状析出.
关键词:
活塞合金
,
Cu含量
,
微观组织
,
耐热相
,
热场发射
张梦贤
,
宋谋胜
,
黄斌
,
张曙光
,
李建国
,
姜启川
功能材料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原位合成了ZrC/Cu复合材料.利用DTA、XRD、FE-SEM等手段,研究了自蔓延高温合成ZrC/Cu复合材料的反应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Cu-Zr-C体系的燃烧温度逐渐降低,且合成产物中ZrC颗粒尺寸亦随之减小,其形貌从不含Cu时的无规则的大块状转变为含30%(质量分数)Cu时的纳米级的小球状.ZrC/Cu复合材料中只有ZrC颗粒和Cu两相存在,并无Cu-Zr中间相形成.DTA热分析的结果显示反应起始于912℃时生成的Cu10Zr7中间亚稳相,然后在987℃生成CuZr2中间相,当温度达到1022℃,将会生成部分的ZrC,继续加热到1098℃,Cu开始熔化,最后温度为1232℃时,Zr与C发生剧烈反应从而合成大量的ZrC.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
ZrC/Cu复合材料
,
反应行为
,
Cu含量
叶贤槐
,
厉梁
,
赵华
,
王海荣
,
张英
材料开发与应用
本文首先采用直接电解法测定了防污涂料中的Cu含量,然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直接电解后的溶液中残余Cu含量进行测定;将直接电解法得到的Cu含量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得到的溶液中残余铜含量求和作为防污涂料总Cu含量,提高了防污涂料中总铜含量检测的准确度.
关键词:
防污涂料
,
Cu含量
,
电解
,
原子吸收
宋贵宏
,
张晶晶
,
杨肖平
,
李锋
,
陈立佳
,
贺春林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50111
为研究纳米复合膜超硬机理和促进其商业应用,利用电弧离子镀制备了TiN-Cu纳米复合膜,并对其表面形貌、晶体结构、能谱、XPS谱和硬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膜仅含有TiN相和少量的Ti相,TiN相晶粒尺寸随薄膜Cu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尽管有的沉积膜中Cu原子数分数高达8.99%,但仍没有发现金属Cu相或Cu的化合物相衍射峰;沉积膜中Cu元素以金属Cu的状态存在,Ti主要以TiN相存在,少量以金属Ti相存在,但没有Ti2 N相;薄膜生长过程中, Cu、Ti和N共沉积,竞争生长,Cu的加入抑制了TiN晶粒的长大;沉积膜的硬度随Cu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最大值后下降,薄膜硬度随Cu含量变化与薄膜中TiN相或Cu相尺寸有关.
关键词:
TiN-Cu薄膜
,
纳米复合膜
,
硬度
,
XPS谱
,
Cu含量
,
电弧离子镀
廖郁国
,
韩晓祺
,
曾苗霞
,
金曼
上海金属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Cu对7XXX系铝合金在30%、60%、90%变形量变形时再结晶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Cu含量在0 ~ 1.6wt%范围内增加时,合金经轧制后粗大的第二相数量明显增加,这些粗大相在固溶过程中促进合金再结晶形核,Cu含量增加,合金的再结晶分数增大;变形量增大,合金再结晶分数也增大.
关键词:
Al-Zn-Mg-Cu
,
Cu含量
,
变形量
,
再结晶
何立子
,
张晓博
,
孙秋霞
,
崔建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浸泡腐蚀实验和电化学实验研究了强化元素Cu含量的改变及不同时效制度对Al-Mg-Si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并利用XRD和SEM对腐蚀产物的构成及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观察。 浸泡腐蚀实验结果表明: 在峰时效的状态下, 在0.5%Cu以上的合金中可观察到明显的晶间腐蚀, 而且随着Cu含量的增加, 合金最大腐蚀深度增加; 在欠时效状态下, 1%Cu以上的合金中观察到了微弱的晶间腐蚀; 在过时效状态下, 所有实验合金均只出现点蚀。 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Cu含量的增加, 合金的φcorr向正的方向变化, Jcorr增加, 欠时效状态下的φcorr比峰时效状态下的负, 腐蚀电流密度较小。
关键词:
Al-Mg-Si合金
,
晶间腐蚀
,
Cu含量
,
时效
李士炉
,
姚美意
,
张欣
,
耿建桥
,
彭剑超
,
周邦新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0.00352
用高压釜腐蚀实验研究了添加0.05%-0.5%Cu(质量分数)对M5(Zr-1%Nb)合金在500℃/10.3 MPa过热蒸汽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用TEM和SEM分别观察了合金基体和腐蚀后氧化膜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Cu含量低于0.2%时,随着Cu含量的增加,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继续提高Cu含量则对进一步改善合金耐腐蚀性能的作用不明显.Cu含量不超过0.2%时,Cu主要固溶在α-Zr基体中;当Cu含量高于0.2%时,Cu除了固溶在α-Zr基体中之外,其余的Cu主要以Zr2Cu型第二相析出.固溶在α-Zr基体中的Cu,在α-Zr被氧化后可以延缓氧化膜中空位扩散凝聚形成孔隙和孔隙发展成为微裂纹的过程,增加氧化膜的致密度,从而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可见,对M5合金耐腐蚀性能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固溶在α-Zr中的Cu,而不是含Cu第二相.
关键词:
锆合金
,
Cu含量
,
耐腐蚀性能
,
显微组织
姚美意
,
张宇
,
李士炉
,
张欣
,
周军
,
周邦新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236
采用静态高压釜腐蚀实验研究了Zr-0.80Sn-0.34Nb-0.39Fe-0.1 Cr-xCu(x=0.05-0.5,质量分数,%)合金在500℃,10.3 MPa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利用TEM观察了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添加(0.05-0.5)Cu对合金在500℃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影响不大.当x ≤0.2时,合金中的第二相主要为hcp结构的Zr(Fe,Cr,Nb)2和含Cu的正交结构的Zr3Fe;当x>0.2时,除了Zr(Fe,Cr,Nb)2和含Cu的Zr3Fe外,还有四方结构的Zr2Cu析出.Zr(Fe,Cr,Nb)2比较细小,而含Cu第二相的尺寸较大.即使在添加0.05Cu的合金中也有含Cu第二相析出,说明Cu在该合金α-Zr基体中的固溶量很低.因此,添加(0.05-0.5)Cu对该合金在500℃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影响不大的原因可能与固溶在α-Zr基体中的Cu含量低有关.
关键词:
锆合金
,
Cu含量
,
耐腐蚀性能
,
过热高压蒸汽
,
显微组织
邢军
,
陈康华
,
陈送义
,
陈运强
,
余芳
,
刘德博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11868/j.issn.1005-5053.2016.000226
采用力学拉伸实验、焊接实验、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阳极极化曲线(Tafel)以及金相和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Cu含量对2219铝合金锻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Cu含量,有利于减少2219铝合金基体内的残余结晶相,并有效抑制在合金焊接过程中粗大Al2Cu相的析出,使基材和焊件的伸长率显著提高,强度略有下降;Cu在铝基体中形成Al2Cu相诱导合金发生局部腐蚀,使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变差,降低Cu含量能够减小合金的腐蚀倾向,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关键词:
2219铝合金
,
Cu含量
,
Al2Cu相
,
腐蚀
,
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