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清
,
魏丹
,
俞莹滢
,
白真权
,
冯耀荣
,
马秋荣
,
赵文轸
表面技术
针对兰州石化某常减压装置换热器管束(主要材质为10#碳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腐蚀的问题,通过浸泡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壳程介质中的Cl-浓度对10#碳钢在含盐污水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弱碱性溶液中的OH-与Cl-竞争吸附,使得Cl-浓度的变化对碳钢的腐蚀速率基本没有影响,其腐蚀速率在0.145~0.185 mm/a之间.
关键词:
10#碳钢
,
Cl-浓度
,
含盐污水
,
腐蚀速率
王文明
,
张毅
腐蚀与防护
针对H2S、CO2、Cl-同时存在的高温、高压腐蚀环境,选择22Cr、25Cr双相不锈钢和028铁-镍基合金、G3镍基合金进行对比试验,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H2S/CO2分压、温度、液体流动等条件一致,仅Cl-浓度变化),分析Cl-含量对各种耐蚀合金管材发生均匀腐蚀与点蚀的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60℃,CO2分压为4.13MPa,H2S分压为2.66MPa,流速为3m/s的条件下,随着Cl-浓度增加(25g/L、100g/L、120g/L、250g/L),UNS S32205和UNS S32750两种双相不锈钢的均匀腐蚀速率和局部腐蚀速率增加;028和G3两种镍基合金的均匀腐蚀速率变化不大,且无局部腐蚀发生。UNS S32205、UNS S32750双相不锈钢试样表面钝化膜的主要成分为Cr2O3和/或Cr(OH)3;028和G3镍基合金试样表面钝化膜的主要成分为NiO、Cr2O3和/或Cr(OH)3。
关键词:
双相钢
,
镍基合金
,
耐蚀合金
,
油井管
,
腐蚀试验
,
Cl-浓度
黄雪松
腐蚀与防护
通过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普光气田集输环境,研究H2S和CO2分压及Cl-浓度对普光气田用集输管线钢L360QCS钢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失重法测试腐蚀速率,用四点弯曲法进行应力腐蚀试验,结合宏观形貌观察和扫描电镜(SEM)微观观察及能谱(EDS)分析,进行了综合研究。在H2S和CO2分压比固定的情况下,随着H2S压力升高,腐蚀速率先降后升。压力较低时,L360QCS应力腐蚀试样表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氢鼓泡,当压力升高时,氢鼓泡减少或者消失。腐蚀速率随着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达到临界值后,腐蚀速率随着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低浓度条件下,Cl-浓度的增加会促进点蚀的发生,进而诱发裂纹的产生;而当Cl-浓度增加到临界值时,腐蚀产物的沉积可以抑制点蚀的生成,从而使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降低。
关键词:
H2S和CO2分压
,
Cl-浓度
,
腐蚀速率
,
应力腐蚀开裂
崔霞
,
周贤良
,
欧阳德来
,
宋龙飞
,
刘阳
,
陈凌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60107.005
采用浸泡模拟实验方法、电化学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技术,研究了Cl-浓度对SiCP/Al复合材料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iCP/Al复合材料在Cl-介质下钝化现象不明显,腐蚀过程主要为点蚀腐蚀.随Cl-浓度增加,SiCP/Al复合材料腐蚀速率增加,点蚀电位降低,且复合材料的腐蚀过程机制表现为由单纯电荷传递过程机制向电荷传递过程与腐蚀产物扩散共同作用的混合机制转变.电化学阻抗谱随Cl-浓度增加呈现出2种类型:单一容抗弧类型、高频区容抗弧和低频区一条与实轴呈45°直线(经典Warburg阻抗)组合的复合类型.
关键词:
Cl-浓度
,
极化
,
阻抗
,
腐蚀
,
SiCP/Al复合材料
郭隽弢
,
刘静
,
胡骞
,
黄峰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6.009
采用恒电位极化方法研究了X70钢在NaHCO3溶液中的缝隙腐蚀行为,分析了Cl-浓度和极化电位对X70钢缝隙腐蚀萌生及发展的影响,探讨了X70钢在NaHCO3溶液中的缝隙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在-0.4V恒电位极化下,缝隙内X70钢在NaHCO3溶液中可以发生局部腐蚀.缝口处首先发生酸化,并逐渐往缝底扩展.随着腐蚀的发展,酸化加剧,后期发生析氢反应,阴极反应由溶解氧的还原转变为H+的还原.加入Cl-不改变缝内X70钢的腐蚀机理,但随着Cl-浓度的增大,缝内腐蚀速率增加.随着极化电位的提高,缝隙内X70钢的腐蚀部位逐渐往缝底移动,同时发生点蚀.而缝隙腐蚀的萌生区域由极化电位及电位下降的程度决定.
关键词:
管线钢
,
缝隙腐蚀
,
Cl-浓度
,
极化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