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新艳
,
丁慧芳
,
樊广燕
,
席国喜
,
朱桂芬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甘露醇辅助水热法合成了BiPO4光催化剂,并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其光催化活性.采用XRD、SEM、FTIR、UV-vis DRS和N2吸附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70℃水热24h条件下甘露醇的加入不改变产物晶型,而产物的形貌从棱柱状变为多面体,随着加入量的增多,多面体尺寸减小,继续增大加入量,产物形貌出现分级结构的趋势.水热温度低或时间短时,产物为六方相,呈端面有突起的棒状,水热温度升高或时间延长,产物为单斜相,呈多面体状.但结晶度均较高.单斜相产物的形成经历了六方相的转变过程.所得产物结构中不含甘露醇,但有结晶水.170℃下甘露醇辅助制得的单斜相BiPO4的光催化活性最高,无甘露醇的条件下得到的单斜相产物的光催化活性次之,110℃下甘露醇辅助制得的六方相产物活性最差,这可能与它们的光响应范围大小不同有关.
关键词:
甘露醇
,
BiPO4
,
水热法
,
光催化
,
罗丹明B
李海斌
,
黄国游
,
张健
,
付圣豪
,
王腾淦
,
廖红卫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7)60131-6
采用CTAB辅助水热法制备棒状单斜相BiPO4.通过光沉积在BiPO4表面负载MnOx纳米粒子,形成MnOx/BiPO4异质结.采用XRD、SEM、TEM、XPS、PL及UV-Vi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Mn/Bi摩尔比控制在较低水平时,MnOx纳米粒子牢固附着在BiPO4表面,形成具有有效界面的MnOx/BiPO4异质结.亚甲基蓝光降解实验结果表明,MnOx/BiPO4异质结相对BiPO4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这是因为异质结的形成,促进了界面电荷迁移,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获得更高的量子效率.而且MnOx/BiPO4异质结相对BiPO4在300~420 nm范围内具有更高的光吸收能力,这也有利于增强光催化活性.
关键词:
BiPO4
,
光催化
,
水热法
,
MnOx
,
异质结
,
光沉积
王丹军
,
何小梅
,
朱燕
,
岳林林
,
申会东
,
郭莉
,
付峰
人工晶体学报
以Sm(NO3)3、NH4H2PO4和Bi(NO3)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Sm3+掺杂棒状BiPO4光催化剂.采用XRD、SEM、UV-Vis吸收光谱、BET比表面积测试等手段对其组成、晶型、粒径、形貌及比表面积等进行了表征,并以金卤灯模拟可见光,以甲基橙和邻硝基苯酚为模型污染物,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和分析.XRD和SEM分析表明,Sm3+掺杂进入BiPO4的晶格,导致其晶胞参数发生变化,但对其物相结构和形貌的影响不明显;UV-Vis吸收光谱测试表明,Sm3+掺杂使BiPO4在紫外光区的吸收减弱,可见光区略有增强.光催化实验表明,Sm3+掺杂后BiPO4的光催化活性与掺杂量密切相关,当Sm3掺杂量为0.75at%时光催化活性提高较显著.根据实验结果和文献报道,论文对Sm3+掺杂后BiPO4活性提高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Sm3+掺杂后BiPO4光生电子-空穴分离效率提高是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BiPO4
,
Sm3+掺杂
,
活性增强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