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模拟宋代银制品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王菊琳 , 栾莉 , 张治国 , 马清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2008年南京长干寺出土的北宋七宝阿育王塔鎏金银基体和腐蚀产物成分,并根据银基体成分自行冶炼、加工出模拟的银试样.用电化学、XRD、XRF、SEM-EDS技术研究并比较了银试样在不同浓度NaCl环境中的腐蚀电位与电流,腐蚀产物成分、形貌、尺寸等.结果表明:NaCl浓度由较小的0.1%(质量分数,下同)升高到较大的3.5%时,自腐蚀电位Φc负移47.5 mV,自腐蚀电流密度ic升高0.0015 μA/cm2,腐蚀热力学倾向和动力学速度没有大幅度增加.腐蚀活化区电流密度迅速升高,致钝电流密度ip为ic的7.2×103~7.6×104倍,钝化区的银试样以71.2~308.8mm/a的腐蚀速率维持钝态.在0.1%、3.5% NaCl溶液中分别恒电位+0.12 VscE极化不同时间后,腐蚀产物为AgCl,且基体发生了孔蚀,随着NaCl溶液浓度由0.1%增大到3.5%,试样表面Cl-腐蚀活性中心增多,AgCl晶体生长速度增大,生成的颗粒尺寸由1~2 μm减小到100 nm;腐蚀产物层的颜色逐渐由灰白色变为黑色;在0.1% NaCl中可清晰观察到AgCl颗粒主要为棱柱状五面体结构,且随着极化时间延长,颗粒逐渐长大.

关键词: , 腐蚀 , 电化学 , AgCl , 宋代

镀银后银的置换回收

材料保护

对于浓度较高的废银液,可采用铁屑或锌粉将银置换出来进行银回收,步骤如下: (1)将银离子变成氯化银沉淀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往废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或饱和食盐水,充分搅拌使Ag+变成AgCl沉淀,静置6—8h后过滤,反复多次清洗沉淀,以除去可溶性杂质,洗涤时必须避光。

关键词: 银回收 , 镀银 , 置换 , 饱和食盐水 , AgCl , 沉淀 , 氯化银 , 银离子

AgCl与Cu2+共存纳米溶胶的制备与表征

冯秀丽 , 董相廷 , 李秀芹 , 闫景辉 , 王进贤 , 刘钟馨 , 洪广言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AgCl与Cu2+共存的纳米水溶胶,油酸萃取并包覆AgCl与Cu2+共存的纳米水溶胶,制备了AgCl与Cu2+共存的纳米有机溶胶,对水溶胶和有机溶胶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TEM分析表明,AgCl纳米粒子呈球形,粒径约50 nm,粒度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ED分析表明,AgCl纳米粒子为多晶结构,其中有少量的单晶存在.表面包覆油酸的AgCl纳米粒子易溶于弱极性溶剂,难溶于极性溶剂.

关键词: AgCl , Cu2+ , 水溶胶 , 有机溶胶 , 纳米粒子

纳米AgCl粉体的室温固相制备技术研究

张燕 , 宋玉苏 , 王源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8.011

以KCl和AgNO3为原料,通过加入分散剂并采用其对产物层层包覆的方式对传统的室温固相反应进行改进,制备出纳米AgCl粉末,并通过TEM及XRD对颗粒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包覆"式固相反应制备工艺获得的AgCl呈规则球形,立方晶型结构,分散性高,平均粒径约20 nm,较传统方法制备的颗粒更加均匀细小.

关键词: 固相反应 , 分散剂 , 纳米 , AgCl

纳米AgCl水溶胶的制备与表征

董相廷 , 冯秀丽 , 王进贤 , 闫景辉 , 刘钟馨 , 洪广言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5.01.012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AgCl纳米粒子水溶胶,对制备水溶胶的条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TEM分析表明,AgCl纳米粒子呈球形,粒径小于30 nm,粒度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ED分析表明,AgCl纳米粒子为多晶结构,其中有少量的发育较好的单晶颗粒存在.

关键词: Ag , AgCl , 纳米粒子 , 水溶胶 , 沉淀法

银纪念币表面滋生白斑机理研究

康今哲 , 于宏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XPS等方法对银质纪念币在大气中放置出现的白斑的成份、结构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分析检查,并结合湿热加速试验及银币生产现场情况,综合分析白斑的生成机理.结果表明:在湿润环境中,Cl-、O2、H2S是导致银币表面产生白斑的主要物质;银币表面白斑腐蚀产物主要由AgCl、Ag2O和Ag2S构成,腐蚀产物的颜色并不随腐蚀白斑长大而改变;银币表面存在的供氧差异腐蚀电池是银币表面白斑形核、长大的主要诱因.

关键词: 银纪念币 , 白斑 , AgCl , Ag2O , Ag2S , 电化学腐蚀

银纪念币表面滋生白斑机理研究

康今哲 , 于宏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XPS等方法对银质纪念币在大气中放置出现的白斑的成份、结构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分析检查, 并结合湿热加速试验及银币生产现场情况, 综合分析白斑的生成机理. 结果表明: 在湿润环境中, Cl-、O2、H2S是导致银币表面产生白斑的主要物质; 银币表面白斑腐蚀产物主要由AgCl、Ag2O和Ag2S构成, 腐蚀产物的颜色并不随腐蚀白斑长大而改变; 银币表面存在的供氧差异腐蚀电池是银币表面白斑形核、长大的主要诱因.

关键词: 银纪念币 , white spot , silver chloride , silver oxide , silver sulfide ,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氯化银光引发聚合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杨莹 , 赵岩 , 颜雨坤 , 张劲松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11901/1005.3093.2016.098

以氯化银颗粒为光引发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稳定剂,在紫外光辐照下引发苯乙烯单体聚合制备了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光诱导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了聚苯乙烯微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这种聚合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反应机理研究证明,该聚合反应属于自由基聚合,乙氧基自由基(CH3CH2O·)为引发聚合反应的活性基团.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这种氯化银立方体颗粒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 氯化银 , 光引发 , 聚苯乙烯微球 , 聚合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