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3--氨基--1, 2, 4--三氮唑自组装膜对 Cu--Ni合金缓蚀作用及吸附机理研究

万宗跃 , 张利 , 印仁和 , 徐群杰 , , , 朱律均 , 周国定

金属学报

3-氨基-1,2,4-三氮唑(ATA)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金属处理剂,以其在Cu-Ni合金表面制备了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用电化学方法研究ATA SAMs对Cu-Ni合金的缓蚀作用及其吸附行为.结果表明,ATA分子易在Cu-Ni合金表面形成稳定的ATA SAMs,抑制了Cu-Ni合金的阳极氧化过程,改变了电极表面双电层结构,使零电荷电位负移,固/液界面双电层电容明显降低,有良好的缓蚀效果,这与交流阻抗和极化曲线得到的结论一致.同时研究表明ATA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机理是典型的化学吸附.

关键词: Cu-Ni合金 , ATA , The SAMs , Anticorrosion , Adsorption

C2H4在Fe3C(100)表面吸附及脱氢裂解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王丙寅 , 于小虎 , 霍春芳 , 王建国 , 李永旺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703-7

采用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对C2H4在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活性相之一Fe3C(100)表面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分析了C2H4在Fe3C(100)表面进行脱氢和裂解反应的竞争性.结果表明,C2H4在Fe3C(100)表面的μ-bridging吸附比π、di-σ吸附更加稳定;C2H4与Fe3C(100)面的相互作用导致C2H4的C原子部分发生重新杂化(sp2→sp3),使C原子呈近四面体结构.在Fe3C(100)表面C2H4易于发生脱氢反应,C-C键裂解反应不具有竞争性.亚乙烯基CCH2和乙烯基CHCH2是Fe3C(100)表面最丰的C2物种,或是C2H4参与链增长的主要单体形式.

关键词: 乙烯 , 碳化铁 , 吸附 , 脱氢 , 裂解 , 费托合成 , 密度泛函理论

First-Principle Investigation of O2 Adsorption on the NiTi Alloy (110) Surface

Yingjie HUA , Xin LIU , Changgong MENG , Dazhi YANG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

The discrete-variational metho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O2 adsorption occurring on the surface of NiTi alloy.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O2 exhibits the adsorption state of Odelta2 (0.36

关键词: NiTi , null , null

碳纳米管的表征和重金属阴离子吸附性能

徐艺军 , 刘晰 , 苏党生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1)60066-8

通过化学修饰使碳纳米管表面富含各种氧功能团,利用XPS和TPD方法表征了碳纳米管表面氧功能团的化学物理特性.研究发现:对比于未修饰的碳纳米管,化学修饰后的碳纳米管对高毒性的铬酸根阴离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其优异的吸附能力归结于金属阴离子与纳米管表面氧功能团的相互作用.研究指出碳纳米管可以作为替代吸附材料用于处理废水中重金属阴离子.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铬酸根离子 , 吸附 , 化学修饰

基于聚轮烷的亲和膜制备及其吸脱附性能

董美美 , 刘春雨 , 曹雪梅 , 黄衡 , 邓盼姗 , 郭建辉 , 刘红斌 , 林立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5.05.022

以α-环糊精分子为主体,以修饰后的聚乙二醇分子为客体,利用两种主客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形成包结物,经封端工序后制备得到聚轮烷;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为基膜材料,以聚轮烷为功能颗粒,将染料配基偶联至膜中构建新型亲和膜.通过红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对膜的分子结构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型亲和膜呈非对称指状孔结构,聚轮烷在膜内分布均匀,配基成功引入膜中;同时,对膜的动态吸附脱附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膜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吸附平衡后,通过调节缓冲溶液的pH值实现脱附、富集.

关键词: 亲和膜 , 聚轮烷 , 牛血清白蛋白 , 吸附

NO在Cu(111)表面吸附和分解的XPS和TPD研究:不同氧物种的影响

陈博昊 , 马运生 , 丁良兵 , 年令顺 , 邬宗芳 , 袁青 , 黄伟新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585-3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程序升温脱附谱研究了NO在清洁和预吸附氧的Cu(111)表面上的吸附和反应.通过改变NO的暴露量和退火温度,在Cu(111)表面可以制备出不同种类的化学吸附氧物种,其O 1s的结合能分别位于531.0 eV (O531)和529.7 eV(O529).表面O531物种的存在对NO的不同吸附状态有着显著影响,同时使得大部分NO吸附分子(NO(a))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分解并以N2O和N2形式脱附;而表面O529物种对NO(a)的解离脱附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对于O531物种来说,O529物种对NO吸附表现出更强的位阻效应.上述结果表明,NO在Cu(111)表面的吸附和分解行为与预吸附氧物种的种类和覆盖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一氧化氮 , Cu(111)表面 , 氧物种 , 吸附 ,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程序升温脱附谱

油泥经热化学处理转化成多孔炭材料的可行性

Shohreh Mohammadi , Nourollah Mirghaffari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5)60192-5

研究燃油储罐中产生的油泥转化为多孔炭材料的表征和可行性。油泥含有80%碳,主要以脂肪族化合物形式存在。经600℃热处理和KOH存在下的热化学裂解得到2种碳质材料。热化学处理可显著提高所制多孔炭的织构特性,即微孔和介孔结构。该多孔炭表面积、总孔容与微孔比表面积分别为327.95 m2·g-1、0.21 cm3·g-1和89.10 m2·g-1,其在水溶液中对Cd的吸附性能优于商业活性炭。油泥经热化学转化的多孔炭吸附剂能应用于污水处理,是一种转化废弃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油泥 , 多孔炭 , 热化学处理 , 吸附

通过再活化浸渍金属盐的活性炭来发展中孔结构

乔文明 , 宋燕 , 尹圣昊 , 持田勲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5.03.002

研究了在椰子壳活性炭上浸渍金属盐(硝酸铁和硫酸铁)后,在二氧化碳气氛中催化活化对中孔结构的影响.发现硝酸铁对活性炭比表面积(-1 930 m2/g)的增加和中孔结构(-10 nm)的发展更有效.改性活性炭具有发达的中孔结构,显示了更大的维生素B12吸附容量(是改性前的5倍~8倍)和更快的吸附速度.中孔结构的发展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1)在活化过程中,浸渍在活性炭微孔内的金属盐分解所释放的氧化性气体与微孔碳壁反应,扩大了孔径;(2)在高温下,来自于金属盐的金属氧化物被碳还原,扩大了孔径;(3)在金属铁存在下,碳壁被催化活化,大大提高了活性炭的中孔率.由此提供了一种廉价的从商业活性炭制备中孔活性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活性炭 , 中孔结构 , 气化 , 吸附

凹凸棒石/炭对低浓度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吴雪平 , 徐艳青 , 张先龙 , 吴玉程 , 高鹏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_5805(15)60176_7

通过水热处理凹凸棒石和纤维素获得凹凸棒石/炭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该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考察吸附条件对吸附行为的影响,以及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符合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吸附等温方程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值表明,亚甲基蓝在该复合材料上的吸附是自发、吸热的过程。

关键词: 凹凸棒石/炭 , 亚甲基蓝 , 吸附 , 动力学 , 热力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