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成
,
詹马骥
,
郎经纬
,
王若民
,
陈国宏
,
杜晓东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9.019
目的:研究老旧高压输电耐张线夹内部交流腐蚀。方法截取已运行35 a的耐张线夹并解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腐蚀区的微观形貌,采用X 射线衍射仪、能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腐蚀区元素及物相进行分析鉴定,分析线夹内部腐蚀损伤演化过程。结果线夹内表面与铝线表面局部出现大量白色腐蚀产物和黑色覆盖物,白色腐...
关键词:
耐张线夹
,
交流腐蚀
,
点蚀
,
微观形貌
,
腐蚀产物
,
热分解
张平
,
童开平
,
屠海波
,
程明
腐蚀与防护
陕京三线输气管道工程对受交流干扰的区段采用了集中接地、故障屏蔽、固态去耦合器接地等交流干扰防护新技术,通过现场干扰程度调查与测试、防护效果检测评价、固态去耦合器运行参数、持续干扰防护接地点优化调整与测试等工作,获得了详细的实际数据,对固态去耦合器接地方式新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防护点的优化等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固态去耦合器
,
交流干扰防护
,
效果评定
,
交流腐蚀
,
接地
卿永长
,
杨志炜
,
鲜俊
,
许进
,
闫茂成
,
吴堂清
,
于长坤
,
于利宝
,
孙成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030
采用微生物分析方法研究了交流电(均方根电流密度50 A/m2, 频率50 Hz)对土壤浸出液中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SRB)的生理影响; 通过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交流电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对Q235钢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利用SEM观测了试样表面腐蚀产物和腐蚀微观形貌. 结果表明, 均方根电流密度为50 A/m2, 频率为50 Hz的正弦交流电对SRB的生理未造成很大影响, 但交流电的交变电场降低了微生物膜的吸附性, 促进了微生物膜的脱附. 实验前期, 活性生物膜抑制金属腐蚀, 实验后期, 微生物代谢产物促进金属腐蚀. 金属在交流电作用下, 由于整流效应、交变电场作用以及点蚀的自催化效应等, 腐蚀速率加快, 腐蚀产物疏松.
关键词:
交流腐蚀
,
硫酸盐还原菌(SRB)
,
电化学
,
微生物腐蚀
,
整流效应
张慧
,
杜艳霞
,
李伟
,
路民旭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566
通过交流腐蚀模拟实验考察了X70钢在4种环境介质中的交流腐蚀行为,获得了X70钢在4种介质中的腐蚀速率Kd。结果表明,腐蚀速率>>>。采用SEM、EDS和XRD对腐蚀产物膜的表面/截面微观形貌、元素和物相成分进行了表征与分析,探讨了X70钢在相同交流电流密度下,不同介质中腐蚀速率差异的原因:在Na2SO4和NaCl介质中,腐蚀产物膜比较疏松,侵蚀性离子SO42-和Cl-的存在会加速X70钢的腐蚀,Na+不会影响腐蚀产物膜的形成;在MgCl2和CaCl2介质中,Ca2+和Mg2+的存在有利于形成保护性好的致密腐蚀产物膜。
关键词:
X70钢
,
交流腐蚀
,
环境介质
,
腐蚀速率
,
腐蚀产物膜
卿永长
,
杨志炜
,
鲜俊
,
许进
,
闫茂成
,
吴堂清
,
于长坤
,
于利宝
,
孙成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030
采用微生物分析方法研究了交流电(均方根电流密度50 A/m2,频率50 Hz)对土壤浸出液中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的生理影响;通过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交流电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对Q235钢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利用SEM观...
关键词:
交流腐蚀
,
硫酸盐还原菌(SRB)
,
电化学
,
微生物腐蚀
,
整流效应
王若民
,
王夫成
,
詹马骥
,
陈国宏
,
杜晓东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6.03.024
目的:研究高压输电耐张线夹用铝在0.1 mol/L的中性Na2 SO4溶液中的交流腐蚀行为。方法在耐张线夹端部截取块状腐蚀试样并包覆、打磨、清洗,利用自制设备测量试样在交变电流腐蚀作用下的Tafel曲线、交流阻抗谱和腐蚀速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微观腐蚀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
关键词:
中性溶液
,
交流腐蚀
,
铝
,
腐蚀形貌
,
电化学腐蚀
,
腐蚀产物
李炳
,
邹慧慧
,
吴凯
,
董亮
,
崔伟
,
王修云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608018
通过管体外观检查、土壤环境测试、阴极保护与交直流干扰检测、腐蚀产物分析等方法,对某埋地钢管3PE防腐蚀层缺陷处管体的腐蚀情况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防腐蚀层缺陷处管体的腐蚀形貌与交流腐蚀类似,且该管线与电气化铁路交叉穿越,腐蚀点处最大交流电流密度达到100 A/m2,发生交流腐蚀的可能性较大.
关键词:
3PE涂层
,
腐蚀
,
电气化铁路
,
交流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