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
,
李晓延
,
贺定勇
,
陈俐
,
巩水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Nd∶YAG激光进行了5A90铝锂合金3 mm厚薄板对接接头的激光焊接试验,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水平面和横截面焊缝组织的晶粒形态及晶粒取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A90铝锂合金激光焊缝金属在熔合线附近形成了非常狭窄的等轴非枝晶区(non-dendritic equiaxed grain zone,EQZ),在焊缝的其余区域形成了晶粒取向随机分布的等轴枝晶组织.由于焊缝熔合线附近EQZ的存在,焊缝金属晶粒没有继承母材晶粒的取向而外延生长,而是形成了一种非联生结晶生长的模式.焊缝区等轴枝晶的非均匀形核质点来源于平衡四方相β (Al3Zr)粒子,等轴枝晶的形态取决于固液相前沿较高的成分过冷,5A90铝锂合金的成分及激光焊接工艺特点促进了非均匀形核.
关键词:
5A90铝锂合金
,
激光焊缝
,
晶粒形态
,
晶粒取向
,
电子背散射衍射
张盼
,
叶凌英
,
顾刚
,
蒋海春
,
张新明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4.09.009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以及高温拉伸实验研究了工业化制备的5A90铝锂合金超塑性板材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变形机理.结果表明:在高温拉伸前对板材进行450℃/30min再结晶退火后,在温度为475℃、应变速率为8×10-4s-1的适宜超塑性变形条件下,可使伸长率由原始状态的480%提高至880%.整个超塑性变形过程展现出不同的变形机制:初始阶段(ε≤0.59),板材以形变组织为主,晶粒取向差逐渐增大,位错运动为该阶段的主要变形机制.当真应变达到0.59时,动态再结晶开始发生,晶粒取向差继续增大,晶界滑动开始启动.当真应变大于1.55时,晶粒继续长大,但长大幅度不大且保持等轴状,该阶段变形机制以晶界滑动为主.
关键词:
5A90铝锂合金
,
超塑性
,
变形机理
,
显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