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DZ125合金熔体超温处理过程中的弛豫现象

王常帅张军邹敏明刘林傅恒志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09.00846

采用熔体超温处理方法考察了DZ125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熔体超温处理中的弛豫现象. 结果表明: DZ125合金熔体超温处理中存在的弛豫现象对凝固组织有明显影响. 当恒温静置时间小于30 min时, 枝晶间距、偏析比、γ'相和γ+γ'共晶相的形貌及大小随恒温静置时间的增加均无明显变化. 然而, 进一步延长熔体恒温静置时间至60 min, 枝晶间距增大、偏析加重、γ+γ'共晶相明显增大、枝晶间γ'相明显粗化. 碳化物形貌以块状和非连续棒状为主, 且随恒温静置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变化.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合金熔体结构的平衡需要一定的弛豫时间, 恒温静置时间小于30 min时, 熔体结构随静置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大, 进 一步延长恒温静置时间至60 min熔体结构变化明显. 熔体结构的变化将影响凝固过程及最终的凝固组织. 因此, 随熔体恒温静置时间延长凝固组织发生明显变化.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 melt superheating treatment , relaxation ,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

基于三维CAFE法计算真空自耗电弧熔炼钛合金铸锭的凝固组织

寇宏超 , 张颖娟 , 李鹏飞 , 钟宏 , 胡锐 , 李金山 , 周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建立三维多尺度数学模型计算Ti-6Al-4V合金铸锭真空自耗电弧熔炼(VAR)过程中的温度场、流场及凝固组织的形成.该模型包括宏观质量、动量及能量守恒方程和介观晶粒形核生长模型.在传热与流动计算的基础上,模拟铸锭VAR过程中的三维凝固组织的形成.对比计算结果与实验观察可知,两者在晶粒结构与晶粒生长方式方面吻合较好.当考虑VAR过程中熔池表面的辐射换热后,铸锭项部的柱状晶被很好地呈现.最后,考察了自然对流对铸锭凝固组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自然对流对柱状晶-等轴晶转变(CET)及晶粒尺寸影响较大,表现为促进CET及细化晶粒.

关键词: VAR , 温度场 , 凝固组织 , 自然对流 , 钛合金

磁场对金属材料凝固的影响

张新德 , 王松伟 , 那贤昭

钢铁

控制并得到合适的凝固组织一直是材料工作者研究的方向.近年来人们对金属在磁场中的凝固做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介绍了磁场对金属凝固过程的影响,包括磁场驱动流体流动、控制宏观偏析、改善凝固组织等,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磁场 , 宏观偏析 , 晶粒 , 凝固组织

MgO-Al2O3-SiO2复合夹杂物对430不锈钢凝固组织的影响

田月美 , 陈兆平 , 徐迎铁 , 公茂涛 , 疏达

钢铁

通过真空感应炉试验,研究不同Mg含量处理所获得的不同MgO-Al2 O3-SiO2复合夹杂物对凝固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中Mg含量的增加,铸锭等轴晶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等轴晶尺寸和柱状晶宽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存在一个最佳的Mg的质量分数范围(5~13)×101,铸锭的等轴晶率在70%以上.夹杂物观测并结合热力学计算发现,随着钢中Mg含量的增加,MgO-Al2O3-SiO2复合夹杂物外层逐步析出MgO·Al2O3相;然而,Mg的质量分数高于13×10-6时,夹杂物外层开始析出2MgO·SiO2相.晶面错配度计算表明,MgO·Al2O3与δ-Fe的错配度为1.2%,2MgO·SiO2与δ-Fe的错配度为13%.可以判断,MgO·Al2O3相可促进等轴晶形成,抑制品粒长大,2MgO· SiO2相则起不到促进形核作用.从而解释了铸锭等轴晶率、晶粒尺寸随Mg含量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430不锈钢 , 等轴晶率 , 凝固组织 , 夹杂物

熔体过热处理对Cu-9Al-4Fe合金组织及高温力学性能影响

陈志浩 , 陈小冬 , 包晓东 , 蒋路路 , 孙宇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熔体过热处理方法,限定其它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熔体过热温度对Cu-9A1-4Fe铝青铜合金(QA19-4)的凝固组织及其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熔体过热处理后的铝青铜合金凝固组织晶粒尺寸明显细化、形貌等轴化;高温超塑性能得到改善,800℃下初始最大拉伸屈服应力降低约28%,最大伸长率δ提高了约36%;600℃下其稳态蠕变速率和蠕变变形量明显降低,抗蠕变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 熔体过热处理 , 熔体结构 , 凝固组织 , 超塑性 , 蠕变

STRUCTURE FORMATION OF UNDERCOOLED Fe-30Ni ALLOY

J.F. Li , J.G. Li , X.P. Zhang and Y.H. Zhou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030 , China)

金属学报(英文版)

Bulk Fe-30Ni alloy melt was nudercooled up to 337K by combining the glass fluxing technique with superheating-cooling cycle. Grain refinement at low undercoolings was observed in the experiment in addition to that at high undercoolings. The current grain refinement mechanisms were examined,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fined gains are all developed from dendrites, however the grain refinement at low undercoolings is due to chemical superheating, while that at high undercoolings due to rapid solidification contruction.

关键词: Fe-Ni alloy , null , null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