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丽
,
王绍荣
,
聂怀文
,
王元松
,
温廷琏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6.01121
较低的催化活性大大地限制了La0.85Sr0.15Cr0.9Ni0.1O3-δ(LSCN)作为直接碳氢化合物燃料SOFC阳极材料的应用. 本文尝试用Pechini法合成LSCN,并按重量比1:1向其中加入纳米Ce0.8Sm0.2O1.9(SDC)作为阳极材料. 经1500℃高温烧结12h后, LSCN与SDC以及电解质YSZ仍可以保持各自独立的相结构. 加入SDC没能提高阳极的电导率, 但由于改善了阳极电解质界面的结合状况, 扩展了电极反应的活性区域, 使阳极材料的极化性能有了提高. 显微结构观察显示, LSCN-SDC阳极在甲烷气氛中使用时没有碳沉积现象.
关键词:
LSCN-SDC
,
microstructure
,
conductivity
,
polarization
应皆荣
,
万春荣
,
何培炯
无机材料学报
研究了工作频率和温度对TiO2-K2O-LiZnVO4陶瓷薄膜湿敏元件感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湿区,元件的阻抗随频率增大、温度升高而减小,感湿灵敏度随频率增大、温度降低而显著减小,感湿特性曲线出现平台;在高湿区,频率和温度对元件感湿特性的影响可以忽略,感湿特性曲线线性良好.分析了陶瓷薄膜的极化现象,发现极化现象导致薄膜的微观电容在低温低湿时对湿度变化不敏感.据此解释了极化现象引起频率和温度对元件感湿特性影响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陶瓷湿敏元件
,
frequency
,
temperature
,
polarization
罗学涛
,
陈立富
,
黄前军
,
吴清良
,
洪艳萍
无机材料学报
以高度定向的BaTiO3晶须作为活性相、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基体制备了压电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介电和电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BaTiO3作为活性相的晶须复合材料与粉末复合材料相比,其介电常数(ε)、压电常数(d33)和剩余极化率(Pr)大大提高,而其损耗因子(tanδ)具有相反的趋势.对晶须复合材料,沿晶须定向方向的ε、d33和Pr的值比晶须平行方向要高得多.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
关键词:
压电复合材料
,
BaTiO3 whiskers
,
dielectric properties
,
electromechanical properties
,
polarization
贲勋
,
易红亮
,
谈和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瞬态效应和偏振特性对于短脉冲激光在散射性介质中的传输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蒙特卡洛法来求解一维散射性介质内的瞬态偏振辐射传输问题.采用拒绝法确定光束的散射方向.定义了瞬态矢量辐射传输矩阵(TVRTM)来描述瞬态偏振辐射的传输特性,并以此得到了Stokes矢量的角度与时间分布.在蒙特卡洛模型中采用时间平移和叠加原理,可大幅度提高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关键词:
短脉冲
,
瞬态辐射
,
偏振
,
Mie散射
,
蒙特卡洛
于瑶
,
王旭升
,
李艳霞
,
姚熹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40360
本工作所采用的样品为锆钛酸铅陶瓷PZT-5H与PZT-8,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测试了极化前后PZT-5H与PZT-8在不同力学荷载频率下的杨氏模量和内耗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PZT-5H和PZT-8的铁电-页电相变温度(瓦)分别为438 K和550 K.极化前后PZT-8的杨氏模量都高于PZT-5H,这是由于硬性取代导致PZT-8的内应力大于PZT-5H.极化后,PZT-5H与PZT-8的杨氏模量增大,本文研究了极化前后压电效应对模量变化的影响.测试得出两种样品都存在一个弛豫内耗峰.分析表明,PZT-8的弛豫内耗峰由氧空位的扩散引起,而PZT-5H弛豫内耗峰的形成机制则比较复杂,与畴壁运动及畴壁在运动过程中与点缺陷的相互作用有关.计算得出极化后两种样品的弛豫激活能增加,原因是极化导致局部内应力升高,空间电荷沿极化电场排列,两种因素都会对畴壁及空位的运动产生钉扎效应,从而使弛豫过程更加困难.
关键词:
杨氏模量
,
内耗
,
DMA
,
PZT
,
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