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纬
,
刘建军
,
左胜利
,
于迎春
,
郝郑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7.00931
采用不同的醇溶剂, 以六亚甲基四胺为沉淀剂, 以TiCl3为前驱体, 通过溶剂热的方法控制合成出纳米级的锐钛矿型、金红石型和板钛矿型的二氧化钛. 通过XRD、TEM、UV-Vis光谱和XPS能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醇的种类、 六亚甲基四胺的量对二氧化钛相组成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发现, 以甲醇为溶剂, 酸性条件有利于生成锐钛矿相, 碱性条件有利于生成金红石相和板钛矿相. 溶剂热条件下可以得到氮掺杂的TiO2-xNx.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活性结果表明锐钛矿和板钛矿混晶具有最好的光催化活性.
关键词:
溶剂热
,
titania
,
phase composition
,
photocatalysis
孙学通
,
姜兆华
,
李延平
,
辛世刚
,
姚忠平
无机材料学报
在NaAlO2溶液中,采用微等离子氧化法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出含α-Al2O3相高硬度陶瓷膜。利用显微硬度计分析了膜层的硬度及其分布,用落球冲击法、耐热循环冲击法研究了膜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情况,并探讨了在微等离子体氧化过程中电解液浓度和负相/正相电流比(Ic/Ia)对膜层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浓度较高的铝酸钠溶液中(0.15-0.20mol/L)得到的膜层含有大量α-Al2O3相且随着Ic/Ia比例减小α-Al2O3相的含量增加,此种膜层硬度为1100-1600Hk50g;而在低浓度溶液中(≤0.050mol/L)得到的膜层只含有Al2TiO5和金红石型TiO2,硬度仅为500-850Hk50g。横截面硬度分布:从界面处到膜的表层硬度逐渐增大并在达到最大值后缓慢下降。利用SEM观察了经落球冲击后膜层的表面的状态,发现膜层表面无裂纹及脱落的现象,膜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另外,在耐热循环冲击试验中厚度最低的膜层热冲击循环次数最高。
关键词:
微等离子氧化
,
phase composition
,
titanium alloy
,
coating
周宗辉
,
程新
,
杜丕一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6.00939
按配方(1-x)BaO· xSrO·0.7TiO2·0.3Nb2O5制备不同Sr/Ba比的钙钛矿/钨青铜复相陶瓷, 用XRD和SEM研究其组成和结构与Sr/Ba比的关系. 结果表明, 改变Sr/Ba比对两相稳定共存没有影响; 受同一体系中两相不同固溶能力控制, 钙钛矿相中Ba2+和Sr2+之间的置换几率远大于钨青铜相中, 其Sr/Ba比随体系Sr/Ba比变化, 而钨青铜相的Sr/Ba比维持约0.667基本不变; 控制体系Sr/Ba比偏离该值, 钙钛矿相的晶格常数相应偏离标准值, 而钨青铜相基本不变; 提高Sr/Ba比, 钙钛矿相晶粒尺寸减小, 而钨青铜相变化不明显. 两相共存体系中, 当两相都可形成固溶体但固溶能力不同时, 固溶度大的一相优先参与置换, 并抑制另一相的固溶.
关键词:
BSTN复相陶瓷
,
Sr/Ba ratio
,
phase composition
,
microstructure
付贵忠
,
孔德军
,
王文昌
,
张垒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阴极弧离子镀方法在TiC基金属陶瓷刀具表面沉积了AlCrN涂层,进行了900℃下2h高温氧化试验.通过SEM、EDS、XRD、XPS等手段分析了AlCrN涂层高温氧化前后表面形貌、元素组成、物相组成及元素结合能,并讨论了AlCrN涂层高温氧化及失效机理.结果表明,氧化前AlCrN涂层由AlN、CrN和Cr2N物相组成,其中CrN表现出(200)的择优取向,氧化后其物相转变为抗高温的Al2O3、Cr3O4和Ti4O3氧化物;氧化前AlCrN涂层中Al和N以Al-N键、Cr和N以Cr-N键存在,氧化后Al与O以Al-O键、Cr与O以Cr-O键方式存在,在涂层-基体结合界面处形成了致密的扩散层.
关键词:
阴极弧离子镀
,
AlCrN涂层
,
高温氧化
,
物相组成
,
光电子能谱分析
张绍强
,
张茂才
,
乔祎
,
刘敏霞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5.005
分别利用电弧炉法和籽晶引导生长的区熔法制备了Tb0.3(Dy1-xrx)0.7Fe196(0≤x≤0.6)化合物的纽扣锭样品和定向凝固棒状样品.对于纽扣锭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测量样品的结构,带能谱分析功能的电子扫描显微电镜(SEM-EDS)分析其物相组成,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其磁化强度σ.对于定向凝固样品,利用XRD测量其部分样品取向,标准电阻应变计测试样品在低场下的磁致伸缩性能λ.测试结果表明,随着Pr元素的添加,化合物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当x<0.3,化合物的主相为REFe2相和少量富稀土相.当x=0.3时,REFe3相开始出现.至x=0.6时,REFe3相成为化合物的主相.化合物的磁化强度则从x=0.1时的71.28 A·m2 ·kg-1,逐步下降到x=0.6时的13.47 A·m2·kg-1,分析认为是组成化合物的各物相的比例发生变化及物相的磁学性质不同所导致的.定向凝固样品的取向随着Pr含量增加而发生变化,表明TbDyPrFe化合物的定向凝固工艺需要根据具体的Pr含量而进行制定.添加了Pr元素后,化合物仍然具有较大的磁致伸缩性能.在2 MPa压力、80 kA·m-1磁场下,x=0.1的样品,λ值达到483.2×10-6.而随着Pr元素的进一步添加会引起化合物晶格常数与物相组成的变化,导致样品的λ值发生下降.
关键词:
TbDyPrFe化合物
,
定向凝固
,
物相结构
,
磁化强度
,
磁致伸缩
郭永春
,
程乐
,
吴永兴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4.010
为了研究Mg-Zn-Gd系合金中的相组成,采用热力学计算软件Pandat和Mg热力学数据库,外推计算了Mg-Gd-Zn系合金富镁角的水平截面图与垂直截面图,用Mg-6Gd-2Zn和Mg-6G d-4Zn两种合金对该外推相图进行验证和修正,并在200℃下对该铸态合金保温480h进行平衡处理,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差热分析(DSC)对该平衡处理后的合金的平衡相组成及凝固过程的相变温度点进行分析.通过计算相图可知Mg-Gd-Zn系合金富镁角的平衡组织为α-Mg,Mg5Gd,MgZn三种平衡相;通过XRD可知该系合金中主要有α-Mg,Mg5Gd,MgZn 3种平衡相;通过DSC可知,Mg-6Gd-2Zn与Mg-6Gd-4Zn合金的液相线、固相线及过饱和固溶体析出相的相变温度的实验测定值与计算值误差分别为1.92%,4.99%,3.68%和0.05%,3.67%,0.16%,说明计算相图得到的相与XRD,DSC实验结果测得的相相符,证明此数据库外延计算相图可以使用;通过SEM照片及EDS分析可知Mg-Zn-Gd合金晶界处有板块状的Mg5 (Gd,Zn)化合物与颗粒状Mg(Gd,Zn)化合物;通过计算得到的Mg-Gd-Zn系平衡相图的平衡组织为α-Mg+ Mg5 Gd+ MgZn,而修正后的平衡组织为α-Mg+ Mg5 (Gd,Zn)+ Mg(Gd,Zn).
关键词:
Mg-Gd-Zn系合金
,
Pandat软件
,
显微组织
,
相组成
,
相图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