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海
,
成来飞
,
栾新刚
,
刘永胜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969
采用以B-C陶瓷为基体自愈合改性组元的2D-C/[SiC-(B-C)]以及经过硅硼玻璃改性的2D-C/[SiC-(B-C)]制备浮壁瓦片, 分别在1000、1200、1350℃下对其进行发动机燃烧室环境考核. 对考核后的浮壁瓦片进行取样, 并在室温下进行拉伸强度以及三点弯曲强度测试. 结果发现: 经过环境考核试样的力学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拉伸强度和三点弯曲强度随着考核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其中三点弯曲强度的升高速率更快. 通过SEM观察, B-C自愈合组元氧化生成的玻璃相以及改性硅硼玻璃相在考核过程中有效地封填了试样的孔隙和裂纹. 最后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结合SEM观察, 初步分析了两种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的愈合机制.
关键词:
2D-C/[SiC-(B-C)]
,
C/SiC
,
self-healing
,
glass phase
,
B-C component
,
oxidation
牛焱
,
晏人芸
腐蚀学报(英文)
研究了纯Fe、纯Y、Fe-15Y和Fe-30Y合金在600~800℃高硫压(10-3Pa)-低氧压(10-19Pa于600℃或10-15Pa于700℃和800℃)混合气中的腐蚀行为.Y在600℃和700℃发生加速腐蚀,但在800℃形成的腐蚀膜有保护性.加入Y能够降低合金的腐蚀速率,但在所有条件下,合金都形成FeS最外层膜、由两金属的化合物组成的中间层和由α-Fe和Y的硫氧化物的细微混合物所组成内硫化-氧化区.Fe似以相当高的速率穿过中间层形成FeS外层.在合金/氧化膜界面内侧不产生Y的贫化现象.从Y在Fe
关键词:
Fe-Y合金
,
yttrium
,
sulfidation
,
oxidation
王福会
,
楼翰一
,
吴维(山文)
金属学报
研究了溅射Co-30Cr-6Al-0.5Y涂层中缺陷对涂层抗高温氧化,热腐蚀及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条件下,缺陷导致Al的内氧化,在1100℃时,由于Al的大量内消耗,涂层表面已不能形成单一的氧化铝膜,使氧化性能下降;在热腐蚀条件下,缺陷成为硫向涂层中扩散的通道,导致涂层及基体的硫化;在冷热疲劳条件下,缺陷成为裂纹源,在交变应力作用下,裂纹向基体中扩展,降低了涂层的热疲劳性能。
关键词:
CoCrAlY涂层
,
defect
,
oxidation
,
hot corrosion
,
thermal shock
牛焱
腐蚀学报(英文)
研究了三种Fe-Cu合金(含Cu分别为25、50和75wt%)在600~80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它们的氧化均遵循近似的抛物线规律且氧化速率低于组成合金的两纯金属.合金生成颇复杂的氧化膜.基于合金显微组织的双相特征和两金属生成氧化物热力学特性的差异,对氧化过程作了详细地讨论.
关键词:
Fe-Cu
,
iron
,
oxidation
,
air
宋永忠
,
翟更太
,
史景利
,
李贵生
,
郭全贵
,
宋进仁
,
刘朗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8.00519
以在不同氧化温度下制备的氧化中间相沥青为原料制备了具有不同密度的炭/石墨材料, 根据对样品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的研究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 以150MPa压制的坯体经过2200℃石墨化后得到具有高密度(2.02g/cm3)、低孔率(2.03%)、大体积收缩(44.86%)、高的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70.3和123.3MPa)的样品. 该样品具有均匀致密的结构. 实验证明, 氧化中间相沥青是制备高性能炭石墨材料良好的前驱体.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
,
carbon/graphite
,
oxidation
,
mechanical properties
许昕睿
,
庄汉锐
,
李文兰
,
徐素英
,
张宝林
,
江国健
无机材料学报
探索了AlN陶瓷基板表面氧化状态对敷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敷接过程中Cu[O]共晶液体对未经氧化处理的AlN陶瓷基板的浸润性较差,不能形成牢固的结合;AlN陶瓷表面经氧化处理后能够显著改善与Cu[O]共晶液体的浸润性,其界面结合强度与氧化工艺密切相关,受热应力的影响,空气条件下氧化试样的敷接强度大于湿气氛下(N2:O2=10:1)氧化试样的敷接强度;空气下1300℃氧化30min制得的AlN-DBC试样,敷接强度达2.8kg·mm-2,其界面反应层的厚度约2~3μm,生成界面产物CuAlO2,从而获得了较高的敷接强度。
关键词:
AIN陶瓷
,
copper
,
oxidation
,
direct bonding
刘持栋
,
成来飞
,
梅辉
,
栾新刚
,
周俊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8.00729
采用应力比为0.1, 频率为3Hz的正弦波分别在室温和1300℃水氧环境对2D 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拉-拉疲劳试验.结果表明, 若取循环基数为105, 室温和高温水氧环境下的疲劳极限分别为244.8MPa和93.3MPa, 高温下的水氧腐蚀是材料失效的主要原因.根据疲劳断口特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在高温水氧环境下, 足够大的外载荷将会显著削弱SiO2层的封填裂纹效果, 导致氧化性气氛通过外力拉开的微裂纹扩散进入材料内部.外载荷越大, 气体在材料内部的扩散越快, 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越短.
关键词:
2D C/SiC复合材料
,
fatigue
,
high temperature
,
oxi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