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仁利
,
常新龙
,
张晓军
,
方鹏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微波固化技术,对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固化试验研究,运用红外测温方法、差示扫描量热仪、力学拉伸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试验手段分析其固化行为及微观形态,对固化试样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并与热固化试样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固化能显著提高固化反应速率,相比热固化缩短了78%的固化时间;微波固化复合材料具有比热固化复合材料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微波固化试样的拉伸强度能达到热固化试样的85%,而面内剪切强度却要高于热固化试样约5%.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微波固化试样树脂基体与纤维的粘接情况要稍好于热固化试样.
关键词:
微波固化
,
玻璃纤维
,
环氧树脂
,
固化行为
,
力学性能
李继新
,
刘金麟
,
郭立颖
,
白世阳
,
马秀云
,
黄鹏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首先采用阳离子开环聚合法合成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PECH),然后将其与N-乙基咪唑反应,制备咪唑型聚醚离子液体(PIIL),并用红外和核磁谱图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再将咪唑型聚醚离子液体与通用型环氧树脂(EP)进行共混,在苯胺固化剂作用下固化成型.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PECH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用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离子液体与环氧树脂复合产物(PIIL/EP)进行了结构表征及热性能测试,研究了PECH相对分子质量及聚醚离子液体的含量对EP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咪唑型聚醚离子液体是目标产物,当PECH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左右时,冲击强度较好.随着PIIL含量的增加,改性后的EP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当PIIL用量为EP的50%时,冲击强度高达14.86kJ/m2,固化后的EP明显具有橡胶的弹性.
关键词:
功能化离子液体
,
环氧树脂
,
改性
,
冲击强度
张雅
,
柴春鹏
,
罗运军
,
王鲁
,
李国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Fe3O4气凝胶/超支化环氧化合物(EHBP)/环氧树脂(EP)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热行为及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Kissinger和Ozawa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各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并利用Crane模型计算出固化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通过固化体系的DSC数据确定了体系的固化工艺为100℃2h--120℃2h--140℃1.5h;通过确定的工艺参数制备了Fe3O4气凝胶/EHBP/EP复合材料并进行了力学及吸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较低含量的Fe3O4气凝胶填料可保持纯环氧树脂基体的力学性能及低密度,同时在此基础上材料具有吸波性能,当Fe3O4气凝胶质量分数为1%时,Fe3O4气凝胶/EHBP/E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61.67MPa,冲击强度为16.36 kJ/m2,密度为1.204 g/cm3,8~18 GHz的范围内的反射率均小于-10dB.
关键词:
Fe3O4气凝胶
,
环氧树脂
,
固化动力学
,
力学性能
,
反射率
邢云亮
,
李云涛
,
赵春霞
,
何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磷酸铵(APP)-聚苯乙烯(PSt)核壳微球(CSP),并研究了CSP对环氧树脂(EP)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测试结果证实CSP为粒径0.7~1.1 μm规整微球,具有明显核壳界面.将CSP引入EP中制备阻燃复合材料.当CSP引入量为15%时,材料具有最佳阻燃效果,热释放速率峰值由1163.1 kW/m2降低到337.2 kW/m2.热重测试结果表明,引入CSP后EP的初始分解温度降低,促进高温成炭量增加.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CSP的引入可提高EP拉伸强度.
关键词:
核壳微球
,
聚磷酸铵
,
聚苯乙烯
,
阻燃
,
环氧树脂
陈绪煌
,
陈新泰
,
陆杰
,
尹应乐
,
邢为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随着光学、生物、电子、军事等领域对材料的透紫外性要求越来越高,高透紫外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文中综述了含氟聚酰亚胺、无定型含氟聚合物、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环氧树脂类聚合物、有机硅聚合物等5种高透紫外线材料的制备方法,聚合物结构对紫外透过率的影响以及在光学行业,电子工业上的应用,并展望了高透紫外线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含氟聚酰亚胺
,
无定型
,
丙烯酸酯
,
环氧树脂
,
有机硅
张晓灵
,
霍娜丽
,
杨加栋
,
张杰
,
胡春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环氧树脂(E-54)为原料,分别以Cr3+、AlCl3和AlCl3·HMPA为催化剂,在100℃合成了聚(口恶)唑烷酮/异氰脲酸酯.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异氰脲酸酯与(口恶)唑烷酮的反应历程,用热重分析表征了(口恶)唑烷酮/异氰脲酸酯的比例与耐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首先快速催化氨基甲酸酯/脲基甲酸酯以及异氰脲酸酯三聚环的生成;(口恶)唑烷酮环逐渐形成,随着受热时间延长,氨基甲酸酯/脲基甲酸酯和异氰脲酸酯逐渐解聚与环氧反应转化为(口恶)唑烷酮环.材料的耐热性能随(口恶)唑烷酮含量的增加而增强,最大热失重温度较环氧树脂提高了50℃,达434℃,且750℃时的残炭率提高了3倍.
关键词:
低温合成
,
环氧树脂
,
催化剂
,
(口恶)唑烷酮
,
异氰脲酸酯
卢林刚
,
陈英辉
,
王舒衡
,
杨守生
,
董希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磷腈为基础单元合成阻燃剂六(4-DOPO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DOPOMPC),将其与聚磷酸铵(APP)复配添加至环氧树脂(EP)制备出阻燃复合材料(DOPOMPC/APP/EP).为进一步提高阻燃环氧树脂的阻燃及力学性能,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蒙脱土(MMT)制出新型阻燃环氧树脂材料(DOPOMPC/APP/MMT/EP).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水平燃烧、锥形量热、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蒙脱土与DOPOMPC的协同效应.实验结果表明,EP4(10% DOPOMPC/10% APP/3% MMT/77% EP)各项燃烧参数得到了最佳改善,复合材料综合表现最优.其中LOI值达到38.2%;热释放速率峰值较未经MMT处理的阻燃复合材料EP1(10%DOPOMPC/10% APP/EP)下降了29.1%;比消光面积平均值和一氧化碳释放率平均值分别降低了72.7%和65.5%;火势增长指数、发烟指数和毒性气体生成速率指数较EP1降幅分别达到38.2%、13.1%和34.0%;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比EP1分别提高了25.4%、12.7%和1.97倍,呈现出良好的阻燃、抑烟、抑毒性能.炭层宏观和微观形貌表明,添加MMT的阻燃材料在燃烧初期能够形成更致密、坚硬的优质炭层.
关键词:
膨胀阻燃剂
,
蒙脱土
,
环氧树脂
,
协同作用
,
力学性能
刘世念
,
王成
,
范圣平
,
卢国华
,
王福会
材料研究学报
采用物理混合的方法在Q235碳钢表面制备一种环氧树脂基导电复合涂层.结果表明,E51环氧树脂清漆涂层存在大量的微泡,严重影响涂层的防护性能.导电复合涂层的微泡数量显著降低,经2000 h盐水浸泡和盐雾腐蚀实验结果表明,涂层未出现起泡、剥落等破坏,涂层下的Q235碳钢未发生腐蚀.电化学交流阻抗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E51清漆涂层的阻抗急剧降低,而复合涂层的阻抗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表现出一定的自修复功能.复合涂层的电阻率和附着力分别为103Ω·cm数量级和9.12 MPa.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材料失效与保护
,
耐蚀性
,
导电性
,
Q235钢
,
环氧树脂
陈燕燕
,
马寒冰
,
尹苗
,
李秀云
,
杨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水为核,OP-10为表面活性剂,环氧树脂为壳,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核-壳”型环氧树脂微球,真空干燥除去水得到中空的环氧树脂微球,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对微球进行了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当OP-10质量分数约为4%、乙二醇初始温度为50℃时,制备的环氧微球具有较好的中空结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环氧树脂中空微球固化较完全;热失重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中空微球在失重10%时的温度为342℃,质量保存率为16%;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表明,环氧微球粒径分布范围为10 μm~800 μm,体积加权平均粒径为285 μm.
关键词:
原位聚合
,
环氧树脂
,
中空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