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微氧化处理对球形石墨结构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简志敏 , 刘洪波 , 石磊 , 何月德 , 肖海河 , 匡加才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151

研究了微氧化处理对球形石墨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采用XRD、Raman光谱和SEM等手段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 并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粉末微电极技术和慢速扫描循环伏安法(SSCV)研究了微氧化前后石墨负极的电化学行为. 结果表明, 微氧化后石墨颗粒中的结构缺陷增多, 近表面区域的无序度增大, 面内平均晶粒尺寸La减小, 且菱形相含量降低, 石墨呈不规则的鳞片状, 部分层面的边缘有卷曲与刻蚀现象. 微氧化后石墨负极的第三次脱锂容量从345.5 mAh/g增加至381.4 mAh/g, 且其循环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同时, 微氧化后锂离子较容易从石墨中脱出, 脱锂过程中一阶Li-GICs(lithium-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 简称Li-GICs)向二阶Li-GICs的阶转变可在较低的电位下发生.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anode material , spherical graphite , oxidation treatment ,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2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田彦文 , 翟秀静 , 高虹 , 翟玉春

无机材料学报

本文介绍了以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镍为原料通过高温法合成镍酸锂的方法,并讨论了合成条件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Li/Ni摩尔比对镍酸锂电化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合成出具有电化学活性的镍酸锂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本文合成出具有高结晶层状结构的镍酸锂,其放电容量可达140mA.h/g;电化学性能比较理想。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cathodic material , synthetic LiNiO2 ,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碳钢在NaCl薄液膜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林翠 , 肖志阳

腐蚀与防护

在自建大气腐蚀薄液膜电化学测试装置上,采用极化曲线及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碳钢在NaCl薄液膜下的腐蚀电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液膜厚度较大时,氧扩散困难,腐蚀速率较慢;随着液膜厚度的减小,氧和腐蚀产物的扩散都相对容易,腐蚀速率增加.液膜厚度为350 μm时,腐蚀电流密度和极限扩散电流密度最大,腐蚀速率最大.液膜厚度继续减薄,阳极过程受到抑制,腐蚀速率减小.碳钢在350μm NaCl薄液膜下腐蚀初期阻抗谱由一个高频容抗弧和一个低频扩散阻抗组成,继续腐蚀阻抗谱由一个高频容抗弧和一个低频容抗弧组成,均表现为两个时间常数.由于Cl的强侵蚀性破坏和疏松多孔的腐蚀产物的生成,Rct不断减小,腐蚀速率增加.

关键词: 碳钢 , 薄液膜 , NaCl , 电化学行为 , 腐蚀

锌电积用铝基Pb-Ag-Co复合阳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杨海涛 , 陈步明 , 刘建华 , 郭忠诚 , 张永春 , 徐瑞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Al/Pb-0.3wt% Ag-0.01wt% Co和Al/Pb-0.3wt%Ag复合阳极材料.通过阳极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曲线和塔菲尔曲线技术研究了复合阳极材料在50g/L Zn2+,150g/L H2SO4溶液体系下的电化学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技术分析测试了表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钴的引入可以降低阳极析氧电位,并提高阳极耐腐蚀性.与铸造的Pb-0.3wt%Ag合金相比,复合阳极Al/Pb-0.3wt%Ag和Al/Pb-0.3wt%Ag-0.01 wt%Co的表面氧化层更加致密,晶粒更加细小.

关键词: 锌电积 , Al/Pb-Ag-Co , 阳极 , 电化学行为 , 微观结构

下贝氏体球墨铸铁在腐蚀介质中的磨粒磨损行为

孙挺 , 宋仁伯 , 杨富强 , 李亚萍 , 吴春京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4.00237

通过腐蚀磨损实验研究了下贝氏体球墨铸铁材料的腐蚀磨粒磨损行为,分析了影响腐蚀磨损失重率的主要因素.采用SEM和TEM对磨损表面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磨损表层纵剖面的显微硬度研究了材料表层在腐蚀磨损过程中的形变硬化效应,结合下贝氏体球墨铸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了载荷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下贝氏体球墨铸铁的腐蚀磨损机理为化学腐蚀失重和犁沟式磨粒磨损.载荷的提高对表面粗糙度、材料表面与磨粒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磨粒压入材料表面的深度有显著的影响,从而导致磨粒磨损失重率显著上升.较高的载荷作用下,材料表面出现分层组织和条带状石墨,形成局部微型原电池,促使腐蚀速率提高,同时分层组织的疲劳断裂也将促使失重率进一步提升.载荷的增加使得基体中残留奥氏体内部出现大量位错的缠结,促进材料表面硬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能.当载荷从10N增至200N时,腐蚀磨损失重率从0.16 g/(cm2·h)增至0.42 g/(cm2·h).当粗糙度Rs由0.12 μm增大到5.20μm时,腐蚀电流密度从0.56 mA/cm2上升至5.62 mA/cm2.下贝氏体球墨铸铁的腐蚀磨损失重曲线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磨损初期的点接触加速磨损阶段、磨损中期的面接触过渡磨损阶段、磨损后期的疲劳磨损阶段.

关键词: 下贝氏体球墨铸铁 , 腐蚀磨粒磨损 , 电化学行为 , 电偶腐蚀 , 失重率

氯化物熔盐体系共电沉积法制备Al-Li-Gd合金的研究

颜永得 , 杨晓南 , 张密林 , 李星 , 王丽 , 薛云 , 张志俭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4.00026

在773 K时,采用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研究了Gd(Ⅲ)和Al(Ⅲ)在LiCl-KCl-AlCl3-GdCl3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共电沉积制备Al-Li-Gd合金,并借助XRD,SEM-EDS对所得合金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d(ⅢI)在预先沉积的Al上欠电位沉积形成了两种Al-Gd金属间化合物,当电流密度超过-279.5 mA/cm2时,Al,Gd和Li能同时析出.通过调节熔盐中AlCl3的含量可以获得不同相的Al-Li-Gd合金.Al-Li-Gd合金含有Al2Gd和Al2Gd3,Gd在合金中分布不均匀,而Al的分布相对均匀.

关键词: 熔盐 , 电化学行为 , 共电沉积 , Al-Li-Gd合金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