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丹
,
王善禹
,
唐新峰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201
采用超声化学和后续还原热处理工艺合成了单相In4Se3化合物粉体, 并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了致密的块体材料. 对所得的块体材料的微结构和热电传输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块体样品的晶粒细小、排列紧密并存在显著的择优取向, 同时样品中存在大量精细的层状结构, 这使得块体样品的电热传输性能也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 由于具有较高的Seebeck系数和较低的热导率, 沿着SPS压力方向上样品表现出较好的热电性能, 其最大ZT值在700 K可达到0.56, 这与其它物理技术制备的In4Se3多晶材料的性能相当.
关键词:
In4Se3
,
sonochemicial method
,
anisotropy
,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马建华
,
孟祥建
,
孙璟兰
,
褚君浩
无机材料学报
采用金属有机分解法(MOD)在(111)Pt/Ti/SiO2/Si衬底上制备了含(117)成分的 c轴择优取向和a轴择优取向的Bi3.25Nd0.75Ti3O12(BNT)薄膜.实验发现, BNT薄膜的晶 型结构主要依赖于预退火条件.电学性能测试表明,a轴择优取向的BNT薄膜具有高的剩余 极化和矫顽场,较高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以及较大的电容调谐率;而c轴择优取向的则相 反. BNT薄膜具有同Bi4Ti3O12(BIT)薄膜相似的铁电各向异性行为.
关键词:
BNT薄膜
,
crystallinity
,
ferroelectricity
,
anisotropy
花福安邸洪双李建平刘相华王国栋
金属学报
基于多晶体黏塑性自洽方法, 建立了金属板材的Lankford 系数(r值)、屈服应力和屈服面的计算模型. 以fcc多晶体为例, 模拟分析了理想织构组分对宏观各向异性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 具有Cube和Goss织构的板材, 其r值在45°附近最小, Cube织构的r值具有对称性, 而Goss织构90°的r值远大于0°的r值; 具有Cu, Bs和S织构的板材, 其最大r值均出现在45°附近, 0°和90°的r值均具有一定的不对称性. 各理想织构的单轴拉伸屈服应力呈现出与r值相对应的变化规律, 屈服面的形状也表现出相应的变化. 上述模拟结果与Taylor--Bishop--Hill (TBH) 模型以及唯象方法的计算结果定性符合.
关键词:
晶体学织构
,
anisotropy
,
r value
,
yield locus
,
viscoplastic self--consistent model
柴青立
,
刘磊
,
潘浩
,
陈洁
,
余昂
,
徐玫瑰
,
涂洛
,
周幸福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1078
以铌金属为原料, 在NH4F和H2O2的体系中, 通过水热方法制备形貌可控的氧化铌纳米棒阵列薄膜. 采用XRD、SEM、TEM等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产物微观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水热时间、水热温度和NH4F浓度对最终产物及形貌的影响. 研究表明: 氧化铌在NH4F和H2O2共存下表现出各向异性生长特性. NH4F用量对最终产物及形貌起重要作用, 随着 NH4F浓度的增加, Nb2O5薄膜形貌由多面体状颗粒, 向近圆形纳米棒阵列和无规则的纳米颗粒团聚体演变. 当NH4F的浓度为0.5g, 水热反应温度为150℃反应10h, 氧化铌在铌金属表面定向生长为六边形的纳米棒阵列. 本文还提出了氧化铌纳米棒阵列薄膜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氧化铌
,
nanorods array
,
anisotropy
,
hydrothermal synthesis
李威宏
,
杨力
,
任静
,
蒋洪德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针对燃机带肋冷却通道发展了一种考虑近壁特性和远壁流动各向异性特点的代数各向异性涡黏模型.本文针对肋片处分离流动的各向异性特点,结合隐式代数应力模型和各向同性涡黏模型,推导各向异性因子修正三个正向涡黏系数,反映正雷诺应力的各向异性特点.同时,通过近壁分析完善k和ε封闭形式.将各向异性涡黏模型应用到,1)后台阶流动预测中,湍流流动预测精度提高约10%;2)带90°肋通道流动传热预测中,平均流动预测精度得到改善,传热预测精度提高6%~10%.结果表明,本文针对内冷通道的分离流动作出的各向异性修正是有效的.
关键词:
带肋通道
,
分离流动
,
各向异性
,
涡黏模型系数修正
张福豹
,
许晓静
,
张允康
,
张振强
,
吴瑶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6013型铝合金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反复镦压工艺制备细晶材料,消除合金各向异性的可行性.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研究了6013型铝合金反复镦压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复镦压使合金内部产生取向各异、彼此交错的变形带,有利于细化合金组织,经480℃,2h的退火处理后,合金发生再结晶,合金晶粒等轴化,大小分布均匀,与未反复镦压合金组织相比,晶粒显著细化,减轻了组织各向异性;合金强度随镦压道次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对镦压后的合金进行T6处理(560℃,2 h+191℃,4h),反复镦压3道次和12道次合金的硬度分别为1418.5和1503.5MPa.研究表明:反复镦压工艺可以有效细化晶粒,消除组织各向异性,多道次镦压后,合金强度有所提高.
关键词:
反复镦压
,
6013
,
铝合金
,
各向异性
,
退火
骆雨萌
,
刘金旭
,
李树奎
,
李沐
,
高伶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XRD织构测试、金相及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对热轧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准静态和动态加载条件下,930℃热轧TC4钛合金均具有显著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表现为沿轧向加载材料具有最高的塑性,沿横向加载具有最高的静、动态屈服强度,沿法向加载时材料的塑性和强度介于轧向和横向之间.微观分析表明,经热轧变形后,TC4钛合金中形成了强度较弱的{0002} 〈1(1)00〉面织构;原始晶粒沿轧向被拉长而形成纤维组织;具有板状特征的片层集束,其面积最大面趋向于平行T面分布.TEM分析表明,热轧后TC4钛合金晶粒内形成了大量平行于横向的位错.以上4点原因共同引起了热轧TC4钛合金静、动态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
关键词:
TC4
,
热轧
,
各向异性
,
组织
,
力学性能
丁言国
,
汪玲
,
包汉波
,
史宏声
,
秦来顺
,
舒康颖
人工晶体学报
利用Bridgman法生长掺杂铈离子浓度为3at%的LaBr3晶体,将其加工出具有(100)和(001)晶面的晶体样品,尺寸为9 mm ×9 mm×14 mm.为了研究Ce∶ LaBr3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效应,分别测试了晶体沿[001]和[100]方向上的荧光光谱、能量分辨率、相对光输出以及衰减时间,同时晶体解理面的XRD测试表明实验中晶体样品的一个面为(100).实验结果表明Ce∶ LaBr3晶体的荧光光谱、能量分辨率、衰减时间以及相对光输出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效应.
关键词:
LaBr3晶体
,
各向异性
,
布里奇曼法
,
闪烁性能
刘永康
,
黄海友
,
谢建新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4.00363
研究了连续柱状晶组织CuNi10Fe1Mn合金板试样沿平行柱状晶生长方向(SD)和垂直柱状晶生长方向(PD)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讨论了连续柱状晶组织各向异性对合金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样沿SD和PD均具有[100]择优取向,但沿SD所有晶粒的取向均分布于[100]附近,平均Taylor因子m值约为2.17,而沿PD部分晶粒的取向分散于[001]-[011]之间,具有一定的取向分散性,(m)值约为2.93.低取向分散性、无横向晶界约束等组织特征使试样沿SD变形时应力分布均匀,各晶粒沿拉伸方向变形一致,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85和215 MPa,断后伸长率达到42%,具有典型韧性断口;由于存在一定的取向分散性和横向晶界,使得PD试样变形时出现明显的晶界应力集中和表面凹凸起伏,屈服强度明显增加,为115 MPa,断后伸长率下降至36%,具有混合型断口.连续柱状晶组织CuNi 10Fe 1Mn合金的晶粒取向和晶界分布的各向异性是造成变形行为各向异性的原因.
关键词:
连续柱状晶
,
Cu-Ni合金
,
各向异性
,
力学性能
,
变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