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铜含量对高碳TWIP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易炜发 , 朱定一 , 杨泽斌 , 林淑梅

钢铁

采用真空熔炼法制备了Fe-20Mn-XCu-1.3C系高强度高塑性合金钢。通过单向拉伸试验和OM观察,研究了铜含量的变化对该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20Mn-XCu-1.3C系合金拉伸变形前后均为单相奥氏体组织。随着铜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屈服强度和伸长率提高,而抗拉强度降低,Fe-20Mn-3.0Cu-1.3C合金的抗拉强度为1256MPa,伸长率为77.6%,强塑积达到97465.6MPa·%,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铜含量的增加提高合金的层错能,推迟了变形过程中孪晶的形成并降低了孪晶的形成速率,使位错滑移更容易发生。Fe-20Mn-XCu-1.2C系合金具有较高的加工硬化速率水平,其加工硬化速率随着铜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TWIP钢 , microstructure , stacking fault energy , mechanical property , work hardening rate

自回火温度对20MnSi钢筋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

张朝晖,鲁思渊,巨建涛

钢铁

对不同合金成分20MnSi钢进行控轧控冷和不同温度自回火处理后,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和多功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不同自回火温度下不同硅、锰含量20MnSi钢筋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自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筋的表层显微组织逐渐得到改善,并最终得到珠光体组织,使20MnSi钢筋的强度与韧性得到良好配合; 20MnSi钢筋的淬透性随钢筋中Si、Mn元素含量的提高而提高,从而显著增强钢筋的力学性能。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在标准范围内适当提高硅、锰含量,并在轧后进行高温自回火,可在不额外加入Nb、V等微合金元素的基础上进行HRB400钢筋的生产。

关键词: 20MnSi钢筋 , selftempering temperature , alloying element , microstructure , mechanical property

回火温度对Q960级高强结构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卢峰 , 康健 , 王超 , 王昭东 , 王国栋

钢铁

以屈服强度960MPa级高强调质结构钢板开发为目标,研究了在相同轧制及淬火条件下,回火温度对试验钢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强度下降,韧塑性总体上呈现升高趋势,其中在300~450℃范围内出现一个韧塑性能的恶化区。当回火温度为600℃时,试验钢呈回火索氏体组织,屈服强度为1030MPa,抗拉强度为1080MPa,伸长率为15.9%,-40℃冲击功达144J,各项指标均满足国标GB/T 16270—2009要求。并对试验钢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强钢 , tempering temperature ,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 microstructure , mechanical property

42CrMo小规格棒材感应加热调质工艺分析

冀鸰,邵淑艳

钢铁

采用感应加热淬火加电炉高温回火的方式对规格为45mm的42CrMo钢棒材进行了调质处理,并通过3种不同的工艺对比分析了加热温度、冷却强度、均热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棒材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42CrMo棒材经900℃感应加热、均热60s淬火、570℃电炉回火后,显微组织均匀细小,回火索氏体含量较高,综合性能最好。

关键词: 42CrMo , induction heating , quenching-and-tempering , microstructure , mechanical property

低成本工程机械用Q690E级高强钢的热处理工艺与工业化

康健 , 王昭东 , 王国栋 , 刘丽华 , 梁川

钢铁

以低成本、高附加值Q690E级调质板开发为目标,研究了亚温热处理与调质热处理工艺参数对试验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810℃亚温淬火处理的前躯体中存在大块状的铁素体时,易导致试验钢的低温冲击韧性恶化;以板条马氏体为前躯体经相同亚温淬火后,显微结构为更加细小的马氏体和以条状形态呈平行趋势分布在马氏体之间的铁素体两相混合组织,试验钢的-40℃冲击功值高达247J,但强度较低;常规调质热处理后的试验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修正后的工艺参数,工业试制6~60mm规格产品的强韧性能均明显超过相关标准要求。

关键词: 高强钢 , intercritical quenching , quenchedtempered process , microstructure , mechanical property

碳含量对690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强化机制

周思源 , ,郑文杰,宋志刚,张立波,丰涵

钢铁

研究了不同碳含量对脱敏态690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合金的强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质量分数在0.011%~0.033%的范围内时,随着其含量的增加,脱敏态690合金的晶界析出物形貌由细小半连续的颗粒逐渐转变为粗大分散的颗粒;主要析出物为M23C6富铬碳化物,M23C6析出物的质量分数从0.181%增加到0.541%。同时,随碳含量的增加,脱敏态690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从23μm减少到10μm;室温抗拉强度从702.5MPa增加到810MPa;屈服强度从300MPa增加到402.5MPa。细晶强化是690合金的主要强化方式。

关键词: 碳含量 , microstructure , mechanical property ,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 M23C6

Nb-Ti微合金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

陈俊,周砚磊,唐帅,刘振宇,王国栋

钢铁

通过双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Nb-Ti微合金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确定了应变诱导沉淀析出前Nb-Ti微合金钢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并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采用面积法及积分-能量法计算的软化率,很好地反映了微合金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及应变诱导沉淀析出行为。应变诱导沉淀析出的鼻尖温度在900~925℃之间,静态再结晶的临界温度(SRCT)高于950℃。

关键词: 微合金钢 , static recrystallization , activation energy , kinetics model , microstructure , precipitates

热轧条件下Nb-Mo及Nb微合金化X100管线钢的

组织特征及力学行为周平 , ,杜林秀,周民,刘相华

钢铁

采用实验室热轧、显微分析及力学性能检测手段,对Nb-Mo及Nb微合金化X100管线钢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组织特征及力学行为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Nb-Mo复合成分试验钢影响较大,控轧控冷工艺条件下Nb-Mo及Nb微合金化X100管线钢力学性能均能达到API 5L中X100管线钢要求,但Nb-Mo复合成分力学性能富余量较大,性能较优。随冷却速度的增加及终冷温度的降低,试验钢强度增加,韧性及塑性恶化。板条马氏体与贝氏体复相组织较板条马氏体可大大提高试验钢的塑性及低温冲击韧性。

关键词: X100管线钢 , controlled rolling and controlled cooling , microstructure , mechanical property

B对X100/X120高强度管线钢连续冷却相变组织的影响

王炜,赵征志,王莹,朱涛

钢铁

利用热模拟技术(DIL805A热膨胀仪)和显微分析方法,对不同成分体系X100/X120高强度管线钢在连续冷却转变下的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B钢,随冷速增加,组织中依次出现多边形铁素体(PF)、粒状贝氏体(GB)、贝氏体铁素体(BF)和马氏体(M)。B元素的添加使得管线钢相变开始温度降低到500℃左右,抑制了多边形铁素体的形成,促进了贝氏体的形成。为了获得高级别管线钢X100的复相组织,无B钢的冷却速度应控制在20~30℃/s,而含B钢的冷速只需控制在5~15℃/s,简化了冷却工艺。

关键词: 连续冷却转变 , microstructure , cooling rates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