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华
,
曹林
无机材料学报
以碳酸钙(CaCO3)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与热分解法合成了CaCO3纳米线,纳米线的制备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线状含Ca中间体,这种含Ca中间体是一维线状纳米结构;然后通过含Ca中间体热分解制得CaCO3纳米线,直径为50-80nm,长度达5μm以上,所得CaCO3纳米线为三方晶系,由纳米晶粒组装而成.
关键词:
CaCO3
,
nanowire
,
sol-gel process
,
thermal decomposition
黄琼珠
,
路贵民
,
汪瑾
,
于建国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306
利用综合热分析仪、电阻炉煅烧、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化学分析, 研究了MgCl2·6H2O的热分解机理及中间产物形貌. 研究发现: MgCl2·6H2O热分解过程分为六步, 在69℃时生成MgCl2·4H2O, 129℃时生成MgCl2·2H2O, 167℃时生成MgCl2·nH2O(1≤n≤2)和MgOHCl, 203℃时MgCl2·nH2O(1≤n≤2)水解与脱水同时进行生成Mg(OH)Cl·0.3H2O, 235℃时Mg(OH)Cl·0.3H2O脱水转变为MgOHCl, 415℃时MgOHCl直接分解生成MgO. MgOHCl颗粒形状不规则, 为多孔结构, Mg(OH)Cl·0.3H2O颗粒表面平整.
关键词:
MgCl2·6H2O
,
Mg(OH)Cl·0.3H2O
,
dehydration
,
hydrolysis
,
thermal decomposition
田彦文
,
高虹
,
翟玉春
,
张新
无机材料学报
用DTA和XRD研究了LiNiO2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为:LiNiO2(s)→(650~720℃)Li2Ni8O10(s)+4Li2O(s)+O2(g)→(850~950℃)Li2O(s)+8NiO(s)+1/2O2(g) →(1000~1150℃)NiO(s)+Li2O(g)用 Doyle-Ozawa法和 Kissinger法计算了各反应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 747.18±1.0 kJ·mol-1、932.46±1.0 kJ·mol-1和 1126.97±1.0 kJ·mol-1.用 Kissinger法确定了反应级数和频率因子,确定了三个阶段的动力学方程分别为 dα/dt=1.736x1039e-90000/T(1-α)1.057; dα/dt=1806×1039e-111500/T(1-α)0.844;dα/dt=4.262×1042e-135000/T(1-α)1.275
关键词:
LiNiO2
,
decomposition
,
kinetics
,
activation energ
李友竹
,
黄昭铭
,
王圣璋
,
王建勋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8.00121
以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锂为原料, 在120℃反应10~17d的水热条件下, 制备出Al(OH)3·xH2O前驱物. 此前驱物经400℃热分解1h, 得到了Al2O3纳米棒. 通过TEM、HRTEM、SAED和XRD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并以TGA分析Al(OH)3·xH2O前驱物受热分解时的热力学行为. 实验结果发现: 产物形貌为棒状, 呈现单晶特性. 纳米棒的成长符合Ostwald熟化与方向附着机制. 同时发现了碱液对纳米棒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以5mol/L KOH碱液取代原来的LiOH碱液时, 出现更细小形貌的纳米线, 尺寸为φ2nm×(10~25)nm.
关键词:
Al2O 3
,
nanorods
,
hydrothermal synthesis
,
thermal decomposition
江伟辉
,
肖兴成
,
周健儿
,
马光华
,
顾幸勇
,
胡行方
无机材料学报
深入研究了晶格常数的变化和钛酸铝热稳定性的关系.通过仔细分析钛酸铝的晶格常数随温度变化的特点,发现钛酸铝的晶格常数C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这一反常现象.提出了钛酸铝的稳定性与其晶格常数C的大小密切相关的论点.在钛酸铝中引入多种添加剂以改变其晶格常数.结果发现晶格常数C的大小反映了钛酸铝的稳定性.晶格常数C越大,钛酸铝就越稳定.钛酸铝稳定性提高的原因是:晶格常数c对应于钛酸铝晶体结构中畸变的[MeO6]八面体的高度,C值增大导致八面体的畸变程度降低,结果就使得钛酸铝更稳定.还研究了不同烧成工艺对钛酸铝的晶格常数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烧成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钛酸铝的晶格常数C增大,其稳定性也相应提高.
关键词:
钛酸铝
,
thermal stability
,
thermal decomposition
,
lattice const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