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
,
迟燕华
,
王栋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7.00040
采用醋酸镍、醋酸钴和草酸,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 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固相化学反应, 于60℃水浴恒温2d, 获得前驱物; 经热分析后, 610℃分解. 用XRD、SEM对热分解产物进行表征, 获得了多种不同微观形貌的NiCo2O4复合氧化物. 进行了不同聚合度和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多种制备体系产物形貌影响的对比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表面活性剂在合成过程中充当了软摸板剂, 对产物形貌的构成产生了明显作用.
关键词:
钴酸镍
,
surfactant
,
solid state reaction
,
topography
闻雷
,
孙旭东
,
马伟民
无机材料学报
以Y(NO3)3和NH3·H2O为原料,并在Y(NO3)3溶液中添加少量(NH4)2SO4,采用沉淀法制备出化学组成为Y2(OH)5(NO3)·nH2O的先驱沉淀物.先驱沉淀物在1100℃下煅烧4h,得到了平均粒径为60nm的氧化钇原料粉体.Y2O3粉体与Al2O3、Nd2O3超细粉球磨混合后,采用固相反应工艺,经1700℃真空烧结5h,制备出透明的Nd:YAG陶瓷,同时对Nd:YAG透明陶瓷的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YAG
,
transparent ceramics
,
solid-state reaction
,
optical properties
李智敏
,
仇卫华
,
胡环宇
,
赵海雷
,
高长贺
无机材料学报
运用动态多重扫描速率法,根据四条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SC曲线,计算出在空气气氛下动态合成LiMn2O4过程中的动力学参数,据此提出一个优化的LiMn2O4固相合成工艺,采用固相分段焙烧法制备LiMn2O4正极材料,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温度分别设在600和830℃.用XRD对合成的粉体材料进行了相结构分析;用恒电流充放电仪对LiMn2O4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样品具有良好的尖晶石相结构,在充放电循环时初始放电容量达122mAh/g,同时具备良好的容量保持能力.
关键词:
正极材料
,
LiMn2O4
,
synthesis kinetics
,
solid state reaction
刘学建
,
李会利
,
黄政仁
,
王士维
,
江东亮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1159
以Al2O3和AlN为原料, 在氮气气氛下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工艺合成氮氧化铝(AlON)粉体, 借助XRD分析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及原料配比等工艺参数对反应产物相组成的影响并探讨了反应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主要受热力学控制, 动力学因素也具有重要作用, 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AlON粉体的合成均具有重要影响. 在相对较低的反应温度下, 通过AlN固溶进入Al2O3晶格形成富氧(O-rich)的AlON相; 在相对较高的反应温度下, 产物中少量残余的AlN通过进一步扩散固溶进入O-rich-AlON晶格形成富氮(N-rich)的AlON相(N-rich-AlON); 在1950℃时, 合成单相的AlON粉体.
关键词:
氮氧化铝(AlON)
,
powders
,
solid-state reaction
,
reactive kinetics
,
reactive mechanism
刘少友
,
吴林冬
,
赵钟兴
,
冯庆革
,
王翔
,
杨朝德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902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 通过钛酸丁酯与六水氯化镍的固相反应直接合成了镍掺杂的二氧化钛(Ni-TiO2)介孔材料. 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N2脱附-吸附、红外、紫外以及拉曼光谱仪等分析技术对材料进行了物相与表面织构表征;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材料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同时研究了材料对甲基橙的光降解性能. 结果表明, 所得的介孔材料是锐钛矿型, 金属镍已进入了二氧化钛骨架, 镍的含量为3.62wt%; 孔壁是由无定形的晶界与微晶组成, 并伴有结构缺陷和痕量的金属镍氧化物; 其BET比表面积为102.4m2/g, 孔半径分布中心为2.4nm. 在298K下, Ni-TiO2介孔材料对甲基橙溶液的紫外光降解行为遵循准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其反应速率常数比纯TiO2粉体大二倍, 且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
关键词:
镍掺杂二氧化钛
,
mesoporous material
,
solid-state reaction
,
methyl orange
,
photodegradation
,
kinetics
蔡舒
,
王彦伟
,
李金有
,
关勇辉
,
姚康德
无机材料学报
以二水磷酸氢钙(CaHPO4·2H2O)与碳酸钙(CaCO3)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α-磷酸钙(α-TCP)粉末,系统研究分散介质去离子水和乙醇,以及添加剂氟化钙(CaF2)的加入对合成α-TCP的影响及相转变的作用。结果表明: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混合料球磨后由结晶较差的非化学计量的碳羟基磷灰石组成;经高温煅烧,由这种羟基磷灰石所制得的高温相α-TCP具有较好的室温稳定性。本实验在CaHPO4·2H2O与CaCO3的混合料中加入1.0或1.5wt%CaF2,分别在1350-1450℃和1250-1480℃煅烧,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可获得高纯α-TCP粉末。CaF2可以降低β-TCP向α-TCP转变的相变势垒,有利于高温亚稳相α-TCP保留至室温,α-TCP的稳定性与CaF2的添加量有关。
关键词:
α-磷酸钙
,
solid-state reaction
,
calcium fluoride
,
furnace cooling
刘少友
,
唐文华
,
冯庆革
,
李举志
,
孙建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921
采用固相反应法分别合成了铁掺杂二氧化钛(Fe-TiO2)及氮和铁共掺杂二氧化钛(N-Fe-TiO2)纳米材料. 并对材料进行了XRD、SEM、UV-Vis、XPS、AAS及全自动元素分析等技术的物相织构及元素组成表征, 同时研究了催化剂对喹啉的可见光降解性能. 结果表明, 在球形的N-Fe-TiO2纳米材料中, N以阴离子(N3-)进入二氧化钛晶格, Fe3+以同晶取代方式占据TiO2晶格中Ti的位置,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红移到600nm. N/Fe投料比的增大有助于N-Fe-TiO2催化剂晶型的转化. 在25℃、pH=6.5下, 所制得的光催化材料对喹啉的可见光降解行为均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并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而纯TiO2对喹啉不降解. N-Fe-TiO2 (n(N2H4.H2O):n(FeCl3.6H2O)=1:9)催化剂对喹啉的可见光降解速率常数比Fe-TiO2大.
关键词:
氮铁共掺杂
,
titanium dioxide
,
solid state reaction
,
quinoline
,
visible light degradation
李群伟
,
桑丽霞
,
胥利先
,
马重芳
,
孙继红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6.01263
以KNO3、Fe(NO3)3·9H2O、TiO2为原料, 通过固相反应, 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材料K-Fe-Ti层状金属氧化物, 通过XRD、SEM以及TEM等分析表征, 考察了不同配比, 不同反应温度对产物结构和晶型的影响, 发现配比为K:Fe:Ti=0.4:0.5:1.3(摩尔比)在1000℃反应温度下合成的催化剂结晶度和纯度都是最高的. 并初探了这种新型层状金属氧化物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催化制氢反应性能,产氢速率达到338.4μmol/h, 表明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同时表现出显著的可见光吸收特性, 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型光催化材料.
关键词:
层状金属氧化物
,
solid-state reaction
,
photocataly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