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锰含量对无取向硅钢夹杂物析出的影响在线观察

吕学钧 , 张峰 , 陈晓 , 郑少波 , 赵丹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2.017

借助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线观察了不同Mn含量下无取向硅钢试样中的夹杂物析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Mn含量为0.77%、0.32%时,对应试样的夹杂物数量分别为1 000万个/mm3、1 600万个/rmm3.其中,0.77% Mn含量试样,夹杂物在1 115~1 098℃、1 068~1 032℃析出;0.32% Mn含量试样,夹杂物在1 086~1 068℃析出.0.77% Mn含量试样,优先析出球形、椭球形MnS夹杂,其析出夹杂数量较少,尺寸较大,能有效抑制AlN、CuxS夹杂析出;0.32% Mn含量试样,优先析出相当数量MnS夹杂,并作为AlN夹杂析出核心,形成MnS+AlN复合夹杂.这种复合夹杂物数量较多,尺寸也较大.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锰含量 , 夹杂物 , 析出 , 高温共聚焦显微镜 , 在线观察

先进贝氏体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的动态观察

胡海江 , 徐光 , 张玉龙 , 刘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一种先进贝氏体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动态过程进行了原位观察研究.结果观察到奥氏体晶粒长大的3种方式,分别为奥氏体晶界的迁移和扩张、多个晶粒合并成一个大晶粒以及周围晶粒通过分割和吞并中间晶粒长大.原位观察还发现,当奥氏体化温度高于1100℃时,奥氏体晶粒会发生粗化;而低于1000℃时,奥氏体晶粒无明显变化.此外,得到了描述奥氏体晶粒尺寸随保温时间变化规律的Beck方程,讨论了奥氏体晶粒尺寸对贝氏体转变后的组织形貌的影响.LSCM原位观察方法为奥氏体晶粒长大动态过程的观察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 高温共聚焦显微镜 , 原位观察 , 奥氏体晶粒长大 , 先进贝氏体钢

31CrMoV9钢夹杂物和组织观察

何志军 , 戴雨翔 , 刘吉辉 , 庞清海 , 赵啸 , 湛文龙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611

31CrMoV9是欧洲牌号的高淬透性合金钢,属于近几年国产化过程中新研制的钢种。为比较国内外成品钢质量的差距,提高中国该钢种的冶炼水平,选取不同产地的31CrMoV9钢,对其中的非金属夹杂物进行研究。电解钢样观察其中夹杂物的外观形貌,并对钢样进行金相观察和利用高温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钢样的组织变化。研究发现,单一成分的夹杂物多为长条状,而复合夹杂物多为球形。研究过程所选取的中国生产的钢材与德国钢材在夹杂物的数量和形态控制上存在差距,中国生产的钢材单位面积内夹杂物的数量更多,夹杂物的大小不均匀,形态控制不理想。就成分而言,德国钢材的夹杂物成分主要是以Al2O3、CaO、MnS等组成的复合夹杂物,而中国钢材的夹杂物存在着成分的波动性。共聚焦显微镜试验过程中发现,在升温过程中夹杂物会发生球化现象,降温过程中,钢样开始形成马氏体组织的温度有所不同,中国钢样为580℃,德国钢样为450℃,这与其本身晶体的成分有关,最后的组织为马氏体+碳化物颗粒+残余奥氏体。

关键词: 31CrMoV9 , 非金属夹杂物 , 组织结构 , 高温共聚焦显微镜

高强度船板钢中针状铁素体的原位观察

高立娜 , 张彩军 , 顾克井 , 朱立光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7.01.025

采用高温共聚焦显微镜对高强度船板钢中针状铁素体进行原位观察,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分析原位观察后其组织形态.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平均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大.保温时间为900s时获得的奥氏体尺寸更有利于针状铁素体的形核.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铁素体开始相变的温度先减小后增加,而铁素体的相变结束温度逐渐减小.

关键词: 船板钢 , 针状铁素体 , 高温共聚焦显微镜 , 夹杂物 , 奥氏体 , 晶粒尺寸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