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范
,
冯其明
,
卢毅屏
,
欧乐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用油酸钠为捕收剂, 研究了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可浮性, 并对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油酸钠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捕收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控制, 在pH 4~7范围内, 为化学反应起主要作用, 在pH 7~10以形成离子-分子缔合物为主要因素; 在以油酸钠为捕收剂时, 矿物表面活性Al3+ 数量的不同导致了高岭石和一水硬铝石的可浮性差异, 这为铝土矿正浮选脱硅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捕收剂
,
一水硬铝石
,
高岭石
,
油酸钠
,
离子分子缔合物
李靖如
,
牛胜元
,
陆银平
硅酸盐通报
采用XRF、XRD等研究了淮北高岭石的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淮北高岭石为隐晶质结构,结晶有序度低,Hinckley指数仅为0.56.以此为原料,制备了高岭石/二甲基亚砜插层复合物,并对其进行表征.XRD和FTIR分析显示DMSO插入了高岭石层间,使晶层间距d(001)由0.720 nm增加到1.132 nm,插层率为87%.DSC-TG分析显示插层复合物的脱嵌与挥发发生在120 ~280℃,高岭石的脱羟基温度在插层前后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
高岭石
,
隐晶质
,
二甲基亚砜
,
插层复合物
张生辉
,
夏华
,
杨薇
,
赵顺平
,
韩利雄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4.03.007
以高岭石/DMSO作为前驱化合物,甲醇取代DMSO形成高岭石/甲醇插层复合物中间体,再用二次取代法成功制备了高岭石/对硝基苯胺插层复合物,产物用X射线粉晶衍射和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高岭石的层间距扩张到1.48nm,插层率达到了81.0%.高岭石/对硝基苯胺插层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明:对硝基苯胺分子中硝基上的氧原子与高岭石的内表面羟基形成氢键;氨基上的氢原子与高岭石的硅氧层面中的氧形成氢键;对硝基苯胺分子可能以单分子层垂直排列于高岭石层间.
关键词:
高岭石
,
对硝基苯胺
,
插层复合物
,
插层
赵顺平
,
王涛
,
徐衡
,
夏华
,
郭玉
硅酸盐通报
采用研磨法制备了高岭石/醋酸钠和高岭石/醋酸钾钠插层复合物,并用XRD、FI-IR、TG-DSC对插层复合物进行表征,探讨了阳离子不同对插层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K~+、Na~+的不同对插层结果有很大影响,与醋酸钾插层复合物只有一个1.365 nm衍射峰不同,醋酸钠插层复合物,出现了0.979 nm和0.765 nm两个衍射峰,醋酸盐分子在高岭石层间直立取向,阳离子和甲基可能进入到了复三方孔中.
关键词:
高岭石
,
醋酸盐
,
插层
,
研磨法
杨炳飞
,
刘杰
人工晶体学报
以高岭石替代叶蜡石为主要原料制作密封传压介质并进行了金刚石合成扩大试验.分别以试块密度、腔体直径和热处理工艺为因素进行了条件试验.根据平均单产量、粗粒级含量、高强度颗粒含量、锤耗以及合成稳定性对实验结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φ40 mm腔体与φ42mm腔体使用效果较好,而φ44mm腔体合成稳定性相对较差.通过三段升温,最高温度320℃的低温长时热处理工艺,φ44mm腔体密封传压介质稳定性明显增加.采用以上最优条件,φ44mm腔体高岭石质密封传压介质的使用效果为:平均单产120 ct,≥130 N晶粒所占比例为40%,≥50/60晶粒比例为80%,锤耗小于1.2 kg/1×104 ct,合成稳定性较好.通过以上结果得出结论:高岭石质密封传压介质合成金刚石的效果与叶蜡石质密封传压介质相当,试验中采用的高岭石适合制作金刚石合成用密封传压介质.
关键词:
高岭石
,
密封传压介质
,
金刚石合成
,
扩大试验
郭伟
,
李东旭
,
陈建华
,
杨南如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在分析研究煤矸石化学与矿物组成的基础上,利用XRD、IR、NMR等手段研究了煤矸石在热活化过程中的结构渐变过程,结果表明,当温度从500℃升高至700℃时,煤矸石中的煤发生燃烧、高岭石结构逐渐向偏高岭石转变,至900℃时,偏高岭石的结构已完全破坏,并于1100℃时,形成了莫来石.指出煤矸石中高岭石转变为偏高岭石的模式为:随羟基的不断脱除,高岭石结构中部分A1原子的配位方式由六配位经五配位转变为四配位,而[SiO4]4-四面体聚合状态仍保持Q3结构.
关键词:
煤矸石
,
结构
,
NMR
,
四面体
,
高岭石
郭鹏
,
纪阳
,
王定
,
刘钦甫
硅酸盐通报
以张家口高岭土为原料,采用多次置换插层的方法制备了高岭石-季铵盐插层复合物.XRD分析表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分子进入高岭石层间,并使其层间距d001扩大至3.50 nm.利用TG、DSC分析数据对高岭石-季铵盐插层复合物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两步反应,第一步是插层剂分子于200.50℃发生脱嵌反应,第二步为高岭石于518.88℃发生脱羟基反应.针对第一阶段的脱嵌反应,采用“特征点分析法”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并计算得到了活化能E =218.327 kJ/mol,指前因子A=2.392×1022 s-1,机理函数为f(α)=2×(1-α)3/2.
关键词:
高岭石
,
季铵盐
,
脱嵌
,
热动力学
王定
,
张帅
,
何广武
,
颜培岩
,
刘钦甫
材料导报
对比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高岭石插层复合物的热行为,发现高岭石复三方孔对其插层复合物层间距具有重要影响.与纯高岭石相比,插层复合物脱羟基温度降低,可能与插层作用降低了晶层之间连结力有关,这对于高岭石的剥片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高岭石插层复合物热分解机制的理论知识仍然有待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
高岭石
,
插层复合物
,
复三方孔
,
热行为
,
脱羟基温度
谢襄漓
,
王林江
材料导报
利用高岭石的高硅含量和层状结构特征,于600℃煅烧24h得到变高岭石,用25mass%的稀硫酸选择性浸取变高岭石2h制备微孔氧化硅.用化学分析、XRD、FTIR、TG、SEM和BET吸附等技术研究了制备过程和材料特性.化学分析表明,变高岭石经80℃稀硫酸选择性浸取2h后,产物中SiO2含量为92%,Al2O3仅余2%.浸取产物的比表面积为320m2/g,孔容达到0.25ml/g,平均孔径为1.8nm.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酸处理产物中含有硅氧烷键,微孔存在于SiO4四面体层之间的层间区域.热重分析表明,样品的总失重为13.15%,显示其良好的吸附特性.高岭石的层状结构特征是形成微孔的有利条件,但酸处理时间过长会导致比表面积和孔容下降.
关键词:
高岭石
,
变高岭石
,
酸处理
,
微孔氧化硅
刘春艳
,
张生辉
,
贺少峰
,
吴爱峰
硅酸盐通报
采用多次置换插层法制得高岭石-甲醇插层复合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对产物的结构和热分解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甲醇插入到高岭石层间,高岭石层间距由0.71 nm扩大到0.93 nm,插层率为100%.插层复合物中,甲醇分别以与高岭石内表面范德华力结合、氢键键合及嵌入复三方孔穴三种形态存在.在加热过程中,插层复合物分三步分解.第一步分解发生于30~120℃,为层间范德华力结合的甲醇分子的脱嵌过程;第二步发生于120~350℃,是氢键键合的甲醇的脱嵌过程;第三步发生在400~ 600℃,对应于高岭石脱羟基和嵌入高岭石晶格内部的甲醇的脱嵌过程.计算得到复合物体系中高岭石与甲醇的分子摩尔比为1∶0.7,其中以范德华力结合、氢键键合和嵌入复三方孔穴的甲醇的摩尔比为5.2∶11.8∶1.
关键词:
高岭石
,
甲醇
,
置换插层
,
结构
,
热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