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瑾
,
谷南驹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1.04.017
为了研究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滞后效应,以Cu-Al10.61-Mn6.95(w(B)/%)合金(A合金)与Cu-Al11.05-Mn6.81-Zn0.21(w(B)/%)合金(B合金)为研究对象,应用电阻法测定其相变点,并利用X射线衍射谱标定其结构.结果表明,A合金主要由18R马氏体构成,B合金主要由9R马氏体构成,而9R马氏体结构的合金相变滞后温度远大于18R马氏体结构的合金.为了进一步研究变形对相变滞后温度的影响,对B合金进行了拉伸变形试验.研究发现,通过增大预变形量可以有效地提高滞后宽度.
关键词:
Cu基合金
,
马氏体相变温度
,
滞后
,
变形
倪志铭
,
王二敏
,
韩劲
,
杨根林
,
洪起虎
,
李贵发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真空感应法制备高铌含量Ni47Ti44Nb9形状记忆合金,结合电阻法测量和差示扫描量热法,探索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马氏体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冷的时效冷却方式能明显降低其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且随着时效温度的增加,Ms逐渐降低.进一步采用第一原理计算方法,通过计算NiTi(Nb)的形成热、结合能以及电子结构,表征和评判了Nb在NiTi基体相中的固溶方式,结果显示Nb元素优先置换Ti位,这种置换方式一方面增强了Nb-Ti和Ni-Ti之间的键合强度,提高了NiTi基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Ni/Ti原子比.
关键词:
时效
,
马氏体相变温度
,
固溶
,
第一原理计算
蔡波
,
于一鹏
,
张敬霖
,
卢凤双
,
张建生
,
张建福
金属功能材料
本文利用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热膨胀法、共振法研究稀土Ce对超低膨胀合金马氏体相变温度的影响,并对3种方法测试结果加以比较.研究发现,3种相变温度测试方法所得出的实验规律一致,即添加适量Ce,能降低超低膨胀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有助于提高超低膨胀合金的低温组织稳定性.热膨胀法和共振法所测得结果较为接近,两者的测试结果较DSC法所测得的结果更准确.
关键词:
超低膨胀合金
,
马氏体相变温度
,
DSC
,
热膨胀法
,
共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