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预退火对纳米晶Fe86Zr7B6Cu1合金显微组织和软磁性能的影响

唐建成 , 吴爱华 , 张萌 , 刘文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研究在常规退火前的高温短时间预退火对非晶Fe86Zr7B6Cu1合金晶化过程的影响,通过分析温度对形核速率和晶粒长大速率的影响规律,讨论预退火对非晶Fe86Zr7B6Cu1合金晶化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合适的预退火引起纳米晶Fe86Zr7B6Cu1合金中结晶α-Fe相的晶粒尺寸的减小和体积分数的增加.非晶Fe86Zr7B6Cu1合金经600℃退火1 h后的结晶α-Fe相的晶粒尺寸和体积分数分别为13.2 nm和65.2%,而在750℃保温2 min再在600℃退火1 h后的结晶α-Fe相的晶粒尺寸和体积分数分别为9.5 nm和72.4%.在750℃保温2 min再在600℃退火1h后的试样比常规退火得到的试样具有更为优良的软磁性能.

关键词: Fe86Zr7B6Cu1合金 , 纳米材料 , 磁性材料 , 显微组织 , 非晶相 , 结晶

钛基钌镧氧化物涂层结构对电化学活性的影响

龙萍 , 许立坤 , 李庆芬 , 薛丽莉 , 宋泓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RuCl3·3H2O和LaCl3·7H2O为前驱物,通过热分解方法制备Ti基Ru-La氧化物涂层,用循环伏安法(CV)、热分析(DSC-TG)法、X射线衍射(XRD)仪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测试手段对涂层电化学活性、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La使钌基氧化物涂层晶粒细化,扩大了活性表面积,从而使电化学活性得到提高.另外,La 提高了RuCl3热分解温度,并抑制了RuO2和RuOx(x>2)结晶和长大,其混合氧化物主要以非晶态形式存在.当La 含量达到30%(摩尔分数)时,晶粒尺寸达到最小值,其电化学活性最好.

关键词: 非晶相 , 氧化物涂层 , , RuO2 , 电化学活性

熔体快淬速度对Nd8 Fe73 Ti2 Zr2 B13.6 C1.4双相纳米晶永磁合金磁性能的影响

陈治安 , 罗骥 , 郭志猛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10.03.011

对名义成分为Nd8Fe73Ti2Zr2B13.6C1.4的合金,采用不同的甩带速度(6,8,10,12,15,18,20,30 m/s)及后续的热处理工艺制备出Nd2Fe14B/α-Fe纳米晶复合永磁带.结果表明:当冷却铜辊表面线速度Vs>12 m/s时,淬态带由非晶相组成.随Vs的减小,淬态样品的析晶峰之间的温度差距增大.退火态薄带的矫顽力随甩带速度降低而提高,6m/s淬态样品经680℃真空热处理10min后得到最大矫顽力Hci=1114 kA/m.随着甩带速度的提高,退火态带的剩磁比(Jr/Js)和磁能积(BH)m皆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最大剩磁比和最佳磁能积都出现在12 m/s淬态样品经780℃退火10 min状态下:Jr/js=0.749;(BH)m=84.6 kJ/m3;Hci=732 kA/m,此样品淬态时为部分非晶.

关键词: 甩带速度 , 纳米晶复合永磁 , 非晶相 , 矫顽力

Fourier过滤技术在半结晶高聚物两相共存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韩甫田 , 郭立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联用Rietveld方法和Fourier过滤技术,首先以标准试样PbSO4的实测X射线衍射全谱图数据进行精修和分离,获得其结晶相结构参数和低本底值.然后将此联用方法推广到半结晶聚酯(PET)试样中,精修其结晶相结构参数,并同时分离出非晶相的散射数据.在两相分离过程中,关键问题之一,是必须将非晶相的X射线散射曲线用多个非晶散射峰表征,此外还指出,评价结果的正确依据是,由两相分离同时获得的结晶相结构参数,和由被分离出来的非晶相散射数据所计算的径向分布函数(RDF)都必须合理.

关键词: 聚酯 , 结晶相 , 非晶相 , 结构 , Rietveld方法 , Fourier过滤技术

钛合金微弧氧化膜成分特性分析

金光 , 李玉海 , 张罡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5.11.018

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硬度大、耐蚀性好、电绝缘性好,可用于耐磨、耐蚀零件的处理.介绍了钛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现状,采用引进设备,通过控制电压、电流密度、电解液浓度等参数在Ti6Al4V表面生成了膜层;测试了膜层的厚度、粗糙度、显微硬度及绝缘电阻值;采用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并结合能谱仪研究了膜层的结构、形貌及元素;分析了膜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膜层厚度为22 μm,粗糙度Ra为2.0 μm,显微硬度为HV 2 200,绝缘电阻值为5 MΩ,包含非晶相和晶相-钛组织,是由膜层基体和大量的直径只有几微米的孔洞组成,主要包含O,Si,Ti和Al元素.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Ti6Al4V合金 , 膜分析 , 非晶相

金属基低压等离子喷涂界面的结合性能及微结构研究

李东飞 , 邵贝羚 , 刘安生 , 安生 , 朱其芳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1.04.001

采用奴氏印痕法、X射线衍射技术(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量散射谱(EDS) 等方法研究了 Ni/Fe,Cu/Ni 低压等离子喷涂材料的喷涂界面结合性能及微结构特征.喷涂界面的结合性能与其微结构、微成分特征密切相关.Ni/Fe 试样具有结合良好的界面,界面层为在晶态(Fe,Ni)氧化物上弥散分布着纳米级(Fe,Ni) 金属间化合物细晶的结构,界面区有明显的元素扩散;Cu/Ni 试样喷涂界面层为典型的非晶相,界面区未见明显的元素扩散.不同微观特征的喷涂界面对应的宏观界面结合性能有明显差异,Ni/Fe 喷涂界面结合强度明显优于 Cu/Ni 喷涂界面.对 Ni/Fe、Cu/Ni 喷涂界面断裂的微观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微结构 , 结合强度 , 低压等离子喷涂 , 非晶相

X射线衍射法测定高炉渣中非晶相含量的研究

戴晓天 , 郭培民 , 齐渊洪 , 张春霞 , 严定鎏

钢铁

用X射线衍射法对高炉渣中非晶相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晶态衍射峰和非晶包的积分面积分别表征高炉渣中晶体和非晶体的衍射强度,在此基础上找出晶体与非晶体的质量比(mc/ma)和晶态与非晶衍射峰的面积比(Ic/Ia)呈线性关系的区域,并通过线性回归求出比例系数K.实验发现,不同的炉渣mc/ma和Ic/Ia.呈线性关系的区域不同,它们的K值也各不相同;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非晶含量较高、采用急冷处理的高炉渣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的绝对误差<4%、相对误差<5%.

关键词: 高炉渣 , 非晶相 , 定量分析 , X射线衍射 , 线性回归 , 干式粒化

放电等离子烧结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

刘耀东 , 赵占奎 , 舒海生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8.02.010

用机械合金化法(MA)制备了Ti-45%Al纳米晶合金粉末,并对其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烧结时间仅为5 min.用D-maxIIA型X射线衍射仪、JEM-2000EX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粉末和烧结块体的微观组织及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Ti和Al的粉末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粉末有明显的细化趋势,球磨5 h即有非晶产生,球磨20 h后得到接近完全非晶相;采用SPS烧结技术,在1200℃下能够制备出较高硬度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块体材料.

关键词: 硬度 , 机械合金化 , SPS烧结 , 非晶相

X射线全谱拟合法在水泥研究中的应用

甘延玲 , 金头男 , 聂光临 , 崔素萍 , 郭军

硅酸盐通报

采用X射线全谱拟合法结合TOPAS软件对硅酸盐水泥矿物物相组成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X射线全谱拟合法研究了硫酸铝作为促凝剂对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准水泥中各晶相C2S,C3S,C3A,C4AF和非晶相的含量分别为9.391%,48.615%,2.749%,9.493%和26.782%,非晶相含量较高,不可忽略.与不掺加Al2(SO4)3· 18H2O的空白实验相比,掺加1%的Al2(SO4)3·18H2O使得水化1d的净浆试样中C3S剩余量降低了5.25%,促进水泥水化,钙矾石生成量提高30.69%,使得水泥净浆1d抗压强度提高了9.24%;但掺加4%的Al2(SO4)3· 18H2O反而使1d水化产物中C3S剩余量升高15.17%,抑制C3S水化,C-S-H生成量降低22.38%,使1d抗压强度低于掺加1%Al2(SO4)3· 18H2O净浆的1d抗压强度.掺加1%和4%的Al2(SO4)3· 18H2O使得28d水化产物中C3S含量分别增加3.19%、6.22%,钙矾石的生成量分别提高了64.40%、191.50%,C3S的水化受到抑制和钙矾石的大量生成均会降低水泥净浆后期强度.

关键词: X射线全谱拟合法 , 定量分析 , 非晶相 , 水化 , 促凝剂

添加B对LaFe_(11.5)Si_(1.5)快淬带残余α-Fe相以及磁热效应的影响

谢鲲 , 刘立强 , 余丽艳 , 宋晓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微观分析研究添加B对LaFe_(11.5)Si_(1.5)快淬带中α-Fe杂相的影响,并探讨LaFe_(11.5)Si_(1.5)B_x (x=0.5,0.7,1.0)化合物的磁相变和磁热效应.与LaFe_(11.5)Si_(1.5)比较, 加入B后快淬薄带的显微组织显著细化, 在较高B含量的快淬薄带中还得到了非晶态结构.经1000 ℃回火2~10 h后,快淬试样均结晶为立方NaZn_(13)型的La(Fe,Si)_(13)化合物结构.含B快淬薄带经过较短时间的热处理就能得到单相结构,而且残留的α-Fe含量显著降低.磁性能测试表明,随着B含量的增大,LaFe_(11.5)Si_(1.5)B_x (x=0.5,0.7,1.0)化合物的居里温度略有升高;当B含量较低时,化合物具有一级磁相变特征并表现出与LaFe_(11.5)Si_(1.5)化合物相同的巨大磁热效应.

关键词: NaZn_(13)型金属间化合物 , 第二相 , 非晶相 , 巨磁热效应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