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继岗
,
樊自拴
,
孙冬柏
,
俞宏英
,
李辉勤
,
王旭东
,
孟惠民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5.09.014
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技术,在0Cr13Ni5Mo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Fe基非晶合金涂层,结果表明,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成功制备了一种高非晶含量的Fe基非晶合金涂层.涂层各个区域的组织均匀,孔隙率小,呈典型的层状分布;其孔隙率约为2.2%,具有很高的硬度,平均显微硬度为1065.0HV50.并且所获得的非晶合金涂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596.0℃以下使用,不会发生晶化过程.
关键词:
非晶合金涂层
,
显微硬度
,
孔隙率
,
超音速火焰喷涂
,
铁基涂层
王允
,
罗强
,
焦津
,
曲寿江
,
沈军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5-8192.2015001
利用新型超音速火焰喷涂(AC-HVAF)技术,在304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Fe49.7 Cr18 Mn1.9Mo7.4W1.6B15.2C3.8 Si2.4 Fe非晶合金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显微维氏硬度仪、动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非晶合金涂层的结构、硬度、耐腐蚀性能以及电极反应动力学过程.通过与304不锈钢的对比,研究了Fe基非晶合金在中性介质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该Fe基非晶合金涂层具有较高的非晶含量,较均匀的组织,较高的硬度和在氯化钠溶液中较高的耐腐蚀性能.
关键词:
非晶合金涂层
,
动态极化曲线
,
电化学阻抗谱
,
腐蚀行为
李刚
,
贾孟东
,
况军
,
刘丽
,
侯俊英
腐蚀学报(英文)
依照非晶形成能力的三判据原则及非晶成分团簇线定律法则,选取在常规非晶合金制备过程中呈现较强非晶形成能力的Ni60Zr20Nb15Al5合金成分,研究其在不同激光功率条件下在45#钢表面得到的熔覆层的微观组织和力学及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熔覆涂层由熔覆层、结合区和热影响区组成,物相包括非晶相及Al3Zr5、Al3Nb11Ni9、Al2O3等晶体相;当功率为3600 W时,熔覆层表面硬度高,达到HK1796.4,涂层耐蚀性最好,致钝电流密度和维钝电流密度都达到最小,分别为3.0669 mA/cm2和0.2556 mA/cm2.
关键词:
激光技术
,
激光熔覆
,
非晶合金涂层
,
微观组织
,
腐蚀
王刚
,
陈静
,
黄仲佳
,
朱协彬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6.034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Fe基合金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腐蚀等测试技术研究了喷涂距离对涂层表面形貌、结构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涂距离对于涂层形貌和结构有较大的影响,喷涂距离过长或者过短都不利于非晶涂层的获得。耐腐蚀试验表明,Fe 基非晶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表面形貌观察表明,合金涂层的腐蚀产物随喷涂距离的增加而增多,并伴有大量腐蚀坑和脱落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
热喷涂
,
喷涂距离
,
非晶合金涂层
,
耐腐蚀性
陈庆军
,
胡林丽
,
周贤良
,
华小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方法、交流阻抗谱(EIS)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Fe44Cr16Mo16C18B6非晶合金涂层在不同浓度NaOH(质量分数为10%,20%,30%)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Fe44Cr16Mo16C18B6非晶合金涂层在NaOH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出现了宽的钝化区,并且发生了二次钝化,钝化区随着NaOH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变窄.EIS图谱由高频感抗弧和低频容抗弧构成,利用R(RL)(Q(R(CW))等效电路模型能有效地解释此合金涂层的腐蚀性能.SEM观察发现,Fe44Cr16M016C18B6非晶合金涂层的表面腐蚀产物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变厚,并伴有脱落的现象.
关键词:
非晶合金涂层
,
极化曲线
,
交流阻抗谱
傅斌友
,
贺定勇
,
蒋建敏
,
李晓延
材料热处理学报
用电弧喷涂技术在低碳钢基体上制备一种高非晶含量的Fe基合金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显微硬度仪分析测量涂层的组织和性能.采用湿式橡胶轮磨粒磨损试验机测试涂层耐磨粒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涂层呈典型的层状组织结构,由变形良好的带状粒子相互搭接堆积而成.涂层结构致密.孔隙率低,氧化物含量较少,并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相对耐磨性在同等实验条件下为低碳钢的15.2倍.
关键词:
非晶合金涂层
,
电弧喷涂
,
组织与性能
穆晓冬
,
向兴华
,
刘正义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3.05.009
对等离子喷涂含Cr,Ni,W,Mo,C,Si等合金元素的Fe-B基非晶合金涂层进行了100~730℃不同温度4h热处理试验.差热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的急剧结晶温度在590℃附近.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450℃以下热处理时,涂层仍基本保持非晶态,硬度变化不大.在450~610℃之间热处理时,随温度升高,涂层逐渐晶化,析出以Fe23(C,B)6和Fe23B6相为主的硬质相和富Fe相,在590℃左右获得晶粒尺寸约为20nm纳米晶组织,涂层硬度随温度升高急剧增大,在610℃左右硬度达到最大值,约1270HV.在630~730℃之间热处理时,富Fe相逐渐成为主要相,并有Fe23(C,B)6,Fe23B6,Fe3B和FeB等多种硬质硼化物相形成,晶粒尺寸随温度升高长大并形成树枝晶,涂层硬度逐渐降低.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
非晶合金涂层
,
晶化
李刚
,
贾孟东
,
况军
,
刘丽
,
侯俊英
腐蚀学报(英文)
依照非晶形成能力的三判据原则及非晶成分团簇线定律法则, 选取在常规非晶合金制备过程中呈现较强非晶形成能力的Ni60Zr20Nb15Al5合金成分, 研究其在不同激光功率条件 下在45#钢表面得到的熔覆层的微观组织和力学及腐蚀性能. 结果表明: 熔覆涂层由熔覆层、结合区和热影响区组成, 物相包括非晶相及Al3Zr5、Al3Nb11Ni9、Al2O3等晶体相; 当功率为3600 W时, 熔覆层表面硬度高, 达到HK1796.4, 涂层耐蚀性最好, 致钝电流密度和维钝电流密度都达到最小, 分别为3.0669 mA/cm2和0.2556 mA/cm2.
关键词:
激光技术
,
laser cladding
,
amorphous alloy coating
,
microstructure
,
corro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