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凤章
,
周丽红
,
刘平
,
郑茂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由于微米/纳米机电系统(MEMS/NEMS)尺寸方面的特点和制造方面的原因,当对其施加一静电场时,它除了受到静电力外还不可避免地受到真空量子效应力(Casimir力)和残余应力的作用.在这3种力的联合作用下,其变形行为也变得极为复杂.本文导出了微米/纳米微机电系统中桥式薄膜结构在这3种力联合作用下的挠度解析表达式.在不同条件下对其解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大的残余拉应力将促使微桥薄膜的挠度出现波状行为.
关键词:
Casimir力
,
静电力
,
残余应力
,
薄膜
,
挠度行为
赵海亮
,
由长福
,
黄斌
,
祁海鹰
,
徐旭常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微观可视化的高速摄像技术直接观察了燃烧源亚微米颗粒物间的相互作用形态,发现了亚微米颗粒间存在"吸引-旋绕-排斥"形态的相互作用.通过颗粒受力分析,认为传统所考虑的曳力、重力、库仑力、范德华力不能解释这种相互作用.根据亚微米颗粒荷电的不均匀性特征提出颗粒静电力应包括净电荷库仑力和感应偶极子间作用力两部分.感应偶极子间作用力是近程力,具有径向和周向两个方向,在颗粒比较接近的时候迅速增大,并能导致颗粒之间相互旋绕和排斥.该力与上述几种力综合起来可以很好地解释实验发现的这种颗粒相互作用形态.
关键词:
亚微米颗粒
,
颗粒间相互作用
,
颗粒受力
,
静电力
,
偶极子力
柳冠青
,
李水清
,
姚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了单个典型电站微米飞灰颗粒(粒径6μm)与石墨表面间的粘附力和静电力相互作用,获得了颗粒的表面能并考查了相对湿度对静电力的影响.在环境气氛下基本检测不到静电作用,而在真空下静电吸引作用显著.静电力主要来自颗粒一表面间的接触荷电,作用特性可以用一个简化的点电荷模型很好地定量描述.
关键词:
微米颗粒
,
粘附力
,
静电力
,
原子力显微镜
颜照东
,
李洋
,
张涛
,
刘志承
,
刘亚青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7.05.160505
为简单有效地制备高活性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基底. 本文采用静电纺丝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PAA)纳米纤维为支撑材料,通过直接浸泡的方法,利用金纳米棒与电纺纤维之间的静电力,使纳米棒在纤维表面自组装,得到了性能优异的SERS基底.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金纳米棒以及不同状态下的电纺纤维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金纳米棒均匀且密集地负载在纤维表面. 通过设置不同的浸泡时间确定了金纳米棒组装平衡的时间为12 h,并通过调控纺丝时间和金纳米棒的浓度发现随着纺丝时间和金纳米棒浓度的增加,复合纤维膜SERS增强效果随之提升. 该复合纤维膜具有优异的SERS均匀性,并且能够检测到浓度低至10-10 mol/L的4-氨基苯硫酚的存在.
关键词:
金纳米棒
,
电纺纤维
,
静电力
,
自组装
,
SERS基底
皋华敏
,
李铁
,
许磊
,
刘翔
,
王翊
,
周萍
,
王跃林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10.02.008
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静电力驱动的数字微流芯片.通过优化芯片的结构,采用硅为衬底,TiW/Au为微电极阵列,较薄的氮化硅和碳氟聚合物为介质层和疏水膜层,驱动电压大为降低.目前已成功实现了在30V的驱动电压下,对去离子水液滴的两维驱动,液滴移动速度可达96mm/s,同时也实现了对0.9%质量浓度NaCl溶液液滴的驱动.分析结果验证了液滴是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实现移动.
关键词:
数字微流芯片
,
静电力
,
液滴